茶文化
茶垢安全嗎?許多人常年飲茶,茶壺內茶垢已經很厚,特別是茶壺嘴內的茶垢更不易清洗,用井水、天然水泡茶,都會有茶垢。因為裏面有礦物質和金屬元素,而茶葉中的有一種成分叫茶多酚,會與其氧化反應生成沉澱,也就是形成茶垢。而純淨水裏面沒有那些金屬物質和礦物元素,茶垢就比較少見。
台灣半發酵茶的製茶技術一流,享譽國際。
擂茶別名「三生湯」,相傳是客家人招待來賓的茶點。
茶、咖啡與可樂並稱為世界三大飲品,消耗量最大的是茶和咖啡。咖啡在西方人的生活中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無論是在學校、公司、商場還是在家裏,無人不拿著咖啡杯樂在其中;而茶深深根植於中國人的生活中,它不僅是一種飲料,更承載著中華文化。茶和咖啡代表了中西方兩種不同的文化。
《神農食經》記載:「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而品味『與炭火交陪』的台灣老茶後,最純正的物質與精神,會在甘醇的陳韻香氣中,讓人安神養氣,輕鬆達到身心「輕安」。因此當「茶禪一味 」的境界不再是遙不可及,而是融入日常的品茗當中時,誰能抗拒得了天天享用老茶呢!
「天時」、「地利」決定茶的品種,「人和」決定老茶的風味,會做老茶的人,必須是有德之人,才能真正疼惜老茶、昇華老茶的生命價值。製茶師的專業展現於烘焙過程,烘焙時必須「看天烘茶、看茶焙茶」,豐富的經驗是基本素養,純真、純善的「心」念才是烘焙老茶時,決定品質好壞的專業素養,製茶師的心越純淨,越能將老茶溫潤的醇味展現出來。
烏龍茶是半發酵茶,據研究半發酵存放良好的烏龍老茶風味最好。有良好的醇化條件,經過歲月的轉化作用,風味會有更多轉變,因此越老價值越珍貴,稱為「台灣之寶」一點也不為過。
台灣十大死因中的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慢性腎臟病等8項死因都與肥胖有關。肥胖成為健康的隱形殺手,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然而採用不正確的減重方式對健康而言是更重的傷害,可說是賠了健康又傷財,在中醫藥典《本草拾遺》一書提到「茶,久食令人瘦,去人脂。」用茶防患於未然,既天然又輕鬆,更可以減少身體機能的磨損。
當我從內心深處去讀懂龍眼木炭之美,與炭火之間有了心靈交流之後,終於突破老茶的炭焙技術,找到了「技術之源」。尋尋覓覓這麼多年,到現在才找到心中的好茶。
想喝瓶裝茶但又怕苦澀或含糖增加熱量負擔嗎?沒問題!今年夏天有數支標榜無糖或微甜的「簡單茶味」新品上市,味道較淡、口感更順,瞄準上班族及年輕族群,分食一年約600億元的飲料市場商機。
(據民視新聞報導)小籠包向來是觀光客來台旅遊,必吃的美食!不過現在有小籠包業者,把台灣知名的烏龍茶結合到小籠包裡,不但外皮有淡淡茶香,就連內餡也有茶味,深受日本觀光客喜愛,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賣4、50籠。
清幽的香氣,濃郁回甘的滋味,烏龍茶可謂台灣珍寶。
雖然筆者對茶瞭解不多,但看到漢普斯敦的包裝上有「Demeter有機認證」和「公平貿易」這兩種認證標籤時,便相信這一定是品質上乘的良心好茶。
興起於維多利亞時代的下午茶,如今已成為英國人鍾愛的習慣。它不僅詮釋了英國的文化,更體現出一種生活的美學。
誰說夏季茶不好喝,誰說平地不能種好茶,現今有一種茶完全顛覆了這觀念。它讓國外有錢都不見的買的到,還讓國外某作家,蜜月旅行首站,即到台灣品嚐好茶,它便是現今名氣愈加響亮的「桃映紅茶」。
不是烘焙科班出身的洪賜哲喜歡吃鳳梨酥,進而學習做鳳梨酥給自己吃,不料卻一舉拿下關廟台灣鳳梨酥大賽的傳統組評審第1名,他勇於開發新口味,除將綠茶融進鳳梨酥外,計畫研發「純米皮」鳳梨酥,並已進軍國際市場獲得訂單。
日本茶道源自中國,是在唐宋茶藝與精神道德觀的基礎上發展演變面成,是日本傳統文化與民族性情最具代表性的典範,它將茶藝與禮儀、為人的道德倫理觀、審美觀完美結合,成了一門陶冶身心、培養道德情操與高雅審美意識的文化藝術活動。
年二月筆者在北加州藝術小城辦了一個茶席,消息發布短短幾天,所有茶位都被定了。近幾年,東方茶飲已成為美國精英的愛好,說不定哪天茶成了美國人的國飲,取代化學方程式組合的可樂。如果人人體會喝茶哲理,世界或因茶而美好。
根據研究發現:喝茶喝得多的人比較少患心臟病,已有心臟病的人如果喝茶,復發的機率較低。
(大紀元記者吳雪兒香港報道)德祥茶莊是在香港開業四十多年的老字號,老闆張先生19歲入行。時至今天,張先生和兒子共同打理茶莊,多年的累積,如一些陳年的普洱已非金錢能擁有,而是成了「鎮莊之寶」。
「戒逸豫,戒奢華,但願飽餐長久飯。敦慈和,敦孝友,務須多種吉祥花。」這是源氏家族的祖訓,世代留傳。從顏料廠的成功經營,到為平民大眾贈醫施藥,反映的正是一個家族的價值,薪火相傳。
(大紀元記者韓憶蓮香港報道)第一次到明茶房(MingCha),認識了茶坊的老闆。本想來尋找有機茶,與她的一席話,發現天然種植、傳統製法才能做出茶應有的味,而在認識茶的過程中,也是在啟發著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回歸。
即日起至12月27日止,座落於大龍峒城區的臺北孔廟每周二至周日上午9點推出「舞動儒風」活動,安排改編自佾舞的雅樂舞之祭儀演出,並推出儒家風格「禮」與「書」的體驗活動。另外,即日起也將推出「君子茶禮」,每場限額50名,報名網址:www.tct2560.com。
東亞茶文化研究所所長樸東春博士精研韓國飲茶文化三十年,談起茶,信手拈來皆成趣,一如她所手製的茶,蘊含著瀟灑淡泊的韻味與芳香……她所製作的茶也免費提供給來此拜訪的後援會會員、僧侶及研究生。「茶文化已有數千年了,經過無數人投入研究,才有今天的成果。我不能為了個人的利益,利用前人先賢的苦心。無論如何都不能違反自己的良知,做出賣茶的事來。」
歷經三代「養土」的宜興紫砂泥,在陶師巧手打造下成了一把會呼吸的壺。且看資深茶道師沈武銘如何掌握壺、茶、水的頻率,譜出和諧的旋律,泡出一泡令人內心悸動的好茶。
(大紀元記者陳文敏台灣苗栗報導)古人云:「美酒千杯難成知己 清茶一盞可為益友」,茶道的奧妙與精髓盡在其中。3日上午在縣立圖書館白宜芳「天人合一現代茶席」講座,吸引很多茶友前來取經。
茶道是日本傳統文化之一,它通過禮法使人達到修心養性、善待他人。並且品茶者能靜心、靜神,陶冶情操、去除雜念。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靈魂。今天,學習茶道已成為日本婦女出嫁前的必修功課,茶道文化已貫通於日本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大紀元記者李容耕台北報導)華山創意文化園區12日邀請陶藝家蔡忠南老師以「水」為主題做專題演講,吸引許多愛好茶藝的觀眾前往聽講,這是繼鬥茶比賽後的另一盛事,老叢茶圃主人吳慧珠表示,「煮茶論藝、創心生活」其原意乃是希望在簡單生活中,以微觀茶藝文化創作的角度,觸發生活中不簡單的感動處,正所謂—講究不將就、生活即享受。蔡忠南老師以水為茶話題的茶文化講座,受到茶藝界...
茶文化淵源流長,綿亙幽深,而對於茶道的推崇從古至今,連綿不絕,耐人尋味。品茶論道自古被認為是君子所為,而茶室歷來為文人雅士相約之所。
在階級明顯的英國,從喝下午茶的飲食內容,就可以看出階級之別。
共有約 134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