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行家】技法篇——情‧境 創作過程

作者:李招治
李招治,《初夏的歡唱》,(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125
【字號】    
   標籤: tags: , ,

習畫,創作的過程,不外乎師師,師古,師自然,師心源。

師師,師古,是入門,學的是老師及古人的技法、構圖、色彩……由於是依樣畫葫蘆,顯然簡單多了,也容易得心應手。師自然,師心源,就往創作的路途邁進,過程顯然艱困許多。

當大自然的美成為靈感的泉源,創作的源動力時,如何將這美麗的「境」、「景」、「物」,投入主觀的「情」,透過彩筆予以呈現!是創作時,必須修習的重要課題。

大自然無聲卻有情,當心靈走了進去,我們不只聽到了大自然的聲,看到了大自然的色,聞到了大自然的味,領受到了大自然的悸動,那屬於大自然的美麗畫面也跟著走了出來。只是,當我們在創作時,面對繁複龐雜的大自然,即使看見了叫人悸動的景物,如何提煉、精簡、去蕪存菁,再附以新意,加強個人的精神深度、思想、內涵,則是創作時,創作者必須斟酌再三的歷程。

李招治,《飄盪》,(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
李招治,《飄盪》,(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

繪畫創作,不只停留在「寫實」和「紀錄」的層次,創作有如懷孕、生產的過程。一件作品,從受到大自然的感動,到意念的醞釀、琢磨到沈澱,創作者就像孕育胎兒一樣,小心翼翼,誕生前還要經過相當程度的焦慮不安,斟酌、掙扎構圖、色彩計畫及意念的呈現。

一旦作品誕生了,以形式美的方式呈現,總是希望畫面能夠達到簡潔、統一,又富有節奏韻律變化的美,更意圖超越物象的捕捉,而企及心靈意念的境界,甚至於呈現個人生命的本質,強調個人風格的展現。

個人由於電腦操作能力弱,創作時,總以多張照片組成心中預期「胸有成竹」的畫面,做法也許有一點LKK,但也不失為一種模式。這種方法最大的好處是大自然完全受創作者駕馭,依據創作者意念賦予大自然提供的素材更多的隨心所欲,大自然的「境」隨創作者的「情」游移,要風、要雨、枝葉動態、花朵位置,可以配合創作者乾坤大挪移,只為了追求畫面的「必需」!創作者是畫面的主人,所以畫作完成時,那種快意、成就感非筆墨所能形容!

(原載:水彩藝術資訊 第十六期)
責任編輯:周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畫家的作品如果不能讓人記得人間的溫情、土地的芬芳、歷史歲月的痕跡、鳥兒的歡唱、和四季的容顏以及增進人類生活品質的美感經驗,那有什麼崇高的價值可言呢? —品華
  • 大自然的奧妙就在於它總是默默陪伴著你撫慰著你,不會硬要強加什麼給你,只是耐心等待你去親近它。多年來巡禮東海岸,讓我從中領會很多。我重複的畫沙灘,學習它的「柔軟」;畫岩石,學習它的「堅毅」;畫大海,學習它的「包容」;畫大山,學習它的「沉穩」;太多隱藏的道理與美感值得我們去發掘。 —品華
  • 倘若你沒頂著烈日,在蒸烤過的土地上勞作過。或者你也不曾眼睜睜地看著風災土石無情地蹂躪一家子的未來。也或許你突然覺察到:家鄉的種種美好已似父母之身若殘蠋般一點一滴流逝得心慌…
  • 如果不曾耕作,又怎能理解扒光碗中飯粒是對農民尊嚴的禮敬;這並非惜物或習慣的養成問題,而是一份「感同身受」的美感覺知。「土地」絕不僅僅只是供人行、居甚或予取予求的空泛對象,倘若認知正確,著眼角度自然不凡。
  • 「發現美」與「發現不美」同等重要,如何在紛亂龐雜的大自然中找到美,靠的是「慧眼」與「觀看方式」;如何發現不美,靠的是對自己美感系統的深入理解與創作經驗。
  • 對於一位18世紀女性藝術家來說,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藝術生涯非同尋常。她出生於瑞士一個貧寒的畫家之家,作為獨生女,她仍接受了廣泛的教育,在十幾歲時就已展現出肖像畫和歌劇演唱的驚人天賦。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語、法語、意大利語和英語,這為她日後在國際上取得成功──成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義藝術家、歐洲上流社會的傑出女性奠定了基礎。
  • 一生嗜茶,精於茶道的陸羽,被譽為茶聖,奉為茶仙,親自踏訪考察各地茶鄉,從種茶、制茶、焙茶、飲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質、土壤、氣候等環境因素,如何影響茶葉的生長和氣味,更講求煮茶技藝、飲茶的配置與器皿,因而寫就世界首部茶學專著――《茶經》。
  • 美國風景畫家阿爾伯特‧比爾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成了溝通東西兩岸的一座橋梁。他憑藉對這片土地的原始之美、希望與力量的深刻感知,捕捉到了美國西部的精神,為那些永遠不會親自冒險西行的觀眾開啟了一扇窗,讓他們得以一窺落基山脈的雄偉壯麗。
  • 1990年林布蘭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風暴》在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竊,還有其它兩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