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
【曾国藩·乱世自警】与众不同的财富观
身为封疆大吏,朝廷重臣,有人想着赶紧捞钱,趁着还在权位,为子孙多办家产。曾国藩和曾国荃兄弟二人,一个封侯爵,一个封伯爵,在当朝风光无限,家门显赫。然而在钱财问题上,曾国藩做出了与众不同的选择。
颜氏家训(3)思想激荡的时代 择中道而行
值得深思的是,颜之推对子孙的叮咛中,还包涵了心灵的信仰与生命的最终归向。
颜氏家训(2)读圣贤书涵养德行 教养方式重视细节
《颜氏家训》中,没有光鲜的妙论,没有高调的奇想,中心思想就是“德行”。
颜氏家训(1)剧变的时代 一个父亲的叮咛
为人父母,总想把最珍贵的东西留给孩子。百年之后,我们最想留给子孙的是什么呢?是田宅华厦?还是黄金珠宝?
智慧故事:浪子的一个善念使全村免于饥荒
我们的“智慧故事”系列,旨在启发人们对古老美德的珍视,这些美德让我们心灵升华,帮助我们回归传统。 我们希望您会喜欢阅读本文。
师道小故事:竭诚育人子弟 天赐兰桂齐芳
在中国古代,有不少老师尽心教书,竭诚育人,成就了许多家庭的子孙。西方有谚语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冥冥之中,慈悲的上天嘉奖这些老师,将兰桂齐芳的昌荣显达赐予其子孙。代代相传的民间懿行,古朴的师道故事,讲述着“成就别人,也成就着自己”。
儒雅的大明朝文人(下)
明朝的整个教育体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完备的一个朝代。因此,在这种教育体制下造就出来的人才也一直被后世所称道。
儒雅的大明朝文人(上)
明太祖朱元璋戎马得天下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太祖敕令京城设立国子学堂(国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或称太学),令九品以上官员的子弟及民间通文义的少年俊秀到国子学堂当学生。天下平定后,太祖诏令恢复科考制度,各府、州、县考选秀才及举人入国子学。并特地赐给少年举人(14岁左右)李扩、赵惟一、董昶等衣服蚊帐等日用品,其中特别聪慧的李扩等人还被召入文华殿及武英堂说书,太祖谓之曰“小秀才”。
《幼学》故事(38)佛祖与老子
这是该教材节选的最后一课,回顾整部教材内容,从混沌初开,女娲造人,讲到三皇五帝留下的历史文化,各代的医药、技术,莫不体现神传的特点,到了这最后一课,就只有讲到佛道两大修行文化的始祖。
《幼学》故事(37)鲁班的天命
公输班削竹木制成老鹰,飞上天空三日都还没有落下;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龙,画上眼睛之后,雷电交加,墙上的龙破壁而出,腾空飞上天。
《幼学》故事(36)神医扁鹊
卢医、扁鹊是古代的名医;郑虔、崔白都是古代著名的画家。东晋的郭璞得到《青囊经》,所以擅长于占卜;唐朝的孙思邈得到龙宫的药方,能够医好龙的病,拔除梗在老虎喉咙的骨头。
《幼学》故事(35)蔡伦造纸
造纸术,堪称中国四大发明之一。蔡伦千百年来备受人们尊崇,被奉为“纸神”。美国科学家麦克.哈特撰写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排在哥伦布和爱因斯坦之前。可见其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贡献之大。
《幼学》故事(34)罗盘与浑天仪
周公发明了指南车,而罗盘是他遗留下来的规制;南朝刘宋时的钱乐,奉命制造张衡创制的浑天仪,观察天体运行,从事天文历法研究的人自此才有所依据。
《幼学》故事(33)燧人氏钻木取火
神农氏遍尝百草,了解草药的寒热温和等性质,相互配合的禁忌,才有医药的药方;后稷教导人民播种五谷,让粮食有了保障。燧人氏钻木取火,使人民开始吃熟食,懂得烹饪;有巢氏架木为巢,发明了建造房屋的方法,开始了宫室的建筑。
化之以德 理之上也
《忠经》的第七章谈的是政理。开章的第一句:“夫化之以德、理之上也。”让笔者穿越了时空想起了小时候课本里面说的:“以德报怨”,那时说的是对待战败的日本。不管这四个字的原则带给日本人民多少的恩泽,但对学生们来说确实留下了不复仇与善待侵略者的教育影响力。
《幼学》故事(32)黄帝规制汉服
一直到黄帝时,各种冠服衣着的等级制度才趋于完备;黄帝的妻子元妃嫘祖发明了采桑养蚕治丝的方法,并教导民众如何织布制衣。
《幼学》故事(31)伏羲出自华胥国
在五千年有系统史料记载之前,也就是在黄帝之前,存在着一个漫长的三皇时期,这段时期大多以神话传说的方式流传,这些帝皇都神通大显,具有圣德,以半神半人的形像教化人间,制礼乐正人心,定婚嫁懂人伦,带领人类从蒙昧无知走向开化,一步步走进了渔猎文明和农耕文明,最后才进入开启这一轮五千年人文教化的黄帝时代。
《幼学》故事(30)炎黄二帝 开五千文明
历日是神农所为,甲子乃大挠所作。算数作于隶首,律吕造自伶伦。甲胄、舟车,系轩辕之创始;权量衡度,亦轩辕之立规。
《幼学》故事(29)天授文化 圣人传之
上古的时候,人们在绳子上打大小不同的结,来记载事件;到黄帝时,仓颉创造文字,才取代绳结记事的方法。伏羲氏时,有龙马背负着“河图”从黄河中浮出来,伏羲氏依照“河图”画成八卦;大禹治平洪水时,洛水出现背负“洛书”的神龟,呈现出祥瑞的征兆,大禹依据龟背上文字,列出治理天下的九种大法则。
《幼学》故事(28)有巢氏
在远古未开化的时代,人们夏天居住在荒野,冬天住在洞穴;自从有巢氏发明房屋之后,人们才建造出有屋梁屋檐,可以遮风避雨的房屋。
《幼学》故事(27)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背上刺有“精忠报国”四个字,杨震只把清白廉洁的家风传给后代子孙。
《幼学》故事(26)大学首重明新
《大学》这一本书首先重视的是,每个人应当发扬自己原有的美德,日日更新,每天都有进步;小孩子首先要学应对进退的语言和礼节。人的仪态举止固然应该适中合宜,说话尤其重视有条理。智慧要圆融而行为要端正,胆量要大而心思却要细密。
《幼学》故事(25)羊祜缓带轻裘
羊祜出身汉魏名门士族,祖辈历代为官,母亲蔡氏是汉代名儒蔡邕的女儿。家风以廉洁有德著称于世,到了羊祜,德行更是比先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的太原人郭奕赞叹他是“当代的颜回”。能与孔子最为节俭,以苦为乐的弟子颜回并肩,可见他的仁德天下闻名。
《幼学》故事(24)虞舜制衣裳
这一课同样讲节俭的重要性,从古代帝王治国的角度来讲节俭的重要性。目的还是为了养德。帝王节俭就可以实现“为政以德”,国家兴盛的治国理想。
《幼学》故事(23)布被十年
卜子夏甚贫,鹑衣百结;公孙弘甚俭,布被十年。
《幼学》故事(22)看明君与忠臣
这一课的两个典故,一个是君,一个是臣,虽然不是一个帝王的君臣,但是同样体现了仁义为主题的君臣之道,用今天的话讲,是上司、领导和下属的仁义与忠义的相处之道。
《幼学》故事(21)周文王泽及枯骨
周文王用心仁慈宽厚,连枯骨都受到他的恩德;宋太祖十分友爱兄弟,连弟弟烧艾治病也想要分担他的痛苦。
《幼学》故事(20)张良蹑足附耳
正因为有大忍之心,张良才获得天书兵法,成其机智谋划、文韬武略的天才而流芳百世,汉高祖刘邦称赞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一名句,因此得以千古流传。他与韩信的“胯下之辱”共同演绎和留下了著名的关于忍的文化。
《幼学》故事(19)郭子仪尊居宰相
唐朝节度使田承嗣占据河北,拥兵自重,郭子仪派使者劝他投降。田承嗣于是向西跪拜说:“我这个膝盖已经有十年不曾屈膝下拜了,如今却为了尊重郭子仪才这么做。”
《幼学》故事(18)不知羞愧,曰厚颜
做事时受到别人的限制,称为“掣肘”;不知道羞耻,称作“厚颜”。喜好发表议论,从事煽动游说,叫做“摇唇鼓舌”;彼此坐得很靠近,倾诉内心情意,谓之“促膝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