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地方国企购地 分析:加重隐性债务问题

人气 896

【大纪元2022年11月25日讯】(大纪元专题部记者李思齐采访报导)中共地方政府今年前10个月的土地出让金收入跌幅看似有所减少,但多为地方国企购地,被称“左手倒右手”。专业人士分析,这是地方政府在维护“土地价格”和“市场信心”,但加重了地方隐性债务问题。

中共财政部国库司于11月17日公布了今年10月份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为人民币4.85万亿元(约合6,790亿美元),同比下跌24.3%。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为人民币4.4万亿元(约合6,160亿美元),同比下跌25.9%,低于前9个月28.3%的跌幅。

中共财政部已于9月24日发出通知,禁止地方政府举债购地,或以国企购地的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但最新数据显示,地方国企仍是土地拍卖市场的主体。

在湖南省长沙市,当地政府11月16日刚结束了今年第三批卖地。据中国指数研究院(China Index Academy,中指研究院)统计的成交结果,地方国企仍是购地主体,如望城区挂牌出售的15块地中,望城经开区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购地5块,望城区水利投资集团和望城城发集团各购地4块。这三家企业均是望城区政府的全资控股国有企业,合计拿地13块,占比达87%。

在辽宁省沈阳市今年最近一次的土地拍卖中,国企购地比例更高,为90%。9月28日,沈阳市结束了今年第二轮的集中供地,13块挂牌土地中,3块流拍,10块成交。其中,沈阳地铁公司旗下的8家全资子公司买下8块,沈阳东易城市更新建设公司有限公司买下1块,最后一块的买主为民营房企辽宁中金。

沈阳地铁公司的这8家子公司的成立时段为今年的8月16日至26日,即在第二轮土地拍卖前数周成立。如果没有沈阳地铁子公司买下8块地,沈阳市政府此次只能卖出2块地。

沈阳地铁公司的中期财报显示其继续负债经营,上半年亏损人民币2.95亿元(约合4,130万美元),同时经营现金流为人民币负3.75亿元(约合5,250万美元)。沈阳地铁买下的8块地总耗资约人民币43亿元(约合6亿美元)。

中国网媒“36Kr”分析认为,地铁公司正在“豪赌”TOD开发模式,顶替民营房企,成了土地拍卖市场的主角。所谓TOD模式,指在地铁沿线开发商务和住宅。

河南省郑州市也有新国企成立不久就参与土地拍卖的现象。如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今年3月29日至4月13日期间的挂牌公示称,河南郑地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郑地科创)竞拍下两块土地,成交价分别是人民币5,944亿元(约合832亿美元)和人民币6,328亿元(约合886亿美元)。郑地科创的注册日期是2022年1月5日。

长期关注中国经济的经济学博士李松筠11月21日对大纪元表示,这个现象反映出土地市场拍卖冷清等若干的问题。

她说:“首先,受房地产市场销售低迷的影响,土地拍卖市场非常冷清,民营房企没有拿地的意愿,所以地方政府必须通过国企购地来营造一种土地拍卖市场仍然火热的气氛,起到维护土地价格和市场信心的作用。其次,很多情况下,土地已经被用于抵押品,担保一系列贷款,土地价格不断下跌,可能造成破坏性的连锁反应。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通过国企购地可以突破政策限制,变相实现用土地抵押融资来支持地方财政,但实际上只不过是‘左手转右手’,把表内负债转为表外负债,虚增土地收入。因为这些拿地的国企主要起到对土拍市场的‘托底’作用,可能不具备实际开发房产的能力,后续可能涉及退地、退款等行为。所以,实际上会增加地方政府的隐形债务。”◇

责任编辑:李玲 #

相关新闻
中国服务业降温 财新PMI降至8个月新低
大陆车市内卷 八成经销商未完成销售任务
比亚迪又出事故 智驾失误导致车辆追尾
用地被拍卖以抵债 天誉置业股价不足2分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