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
春日的傳統活動
2022年北美洲的春天乍暖還寒,春雪時而灑落在初發的嫩芽之上,萬物在蟄伏一冬之後重現生機。雖然氣候變化正在為整個生態圈帶來焦慮不安,人們仍然對春的到來充滿期盼,這是五千年來不變的習慣。中國古人對於每年如約而至的節氣充滿了感恩,倚賴著被春風春雨滋潤的大地誕育的繁盛物種而生存,所以,他們以各種親近自然的儀式表達他們內心虔誠的禮讚。
清明掃墓祭祖習俗的起源為何?你可能想不到
清明節掃墓祭祖的起源為何呢?古代的掃墓,早先和寒食有關係;「人家插柳記清明」。相傳這些習俗有一個共同的起源,來自久遠的春秋時代。
為何說「春分」一刻值千金?
「春分」是一年四季的重大節氣。中國古來有春分一刻值千金的俗諺。什麼道理呢?「春分」反映了大自然的節氣,落實到中華文化中,有哪些闡揚天人合一精神的表現嗎?
【二十四節氣】最是美麗的季節  錯過了驚蟄將錯過什麼呢?
「一陣催花雨,數聲驚蟄雷」——驚蟄是仲春的第一個節氣,為何叫驚蟄呢?驚蟄雷驚醒地下的生物,你知道什麼花也受到感應了?驚蟄收集了天地間的詩情畫意,你可別錯過了。
元宵節俗傳承 湯圓為何叫「元宵」?
元宵節浮圓子、供圓子、吃圓子,團團圓圓。看著沸水中的圓子浮水面了,變得更大更飽滿(發福)的圓子,食指大動,心中喜樂,人們對圓子寄情:「元宵」並百福!那麼元宵節的圓子為何叫「元宵」?是巧合嗎?元宵節慶食俗的傳承歷史從何而來呢?
「人日」是人類共同的生日 古傳一粥助養生
黃曆新年收假了,元宵節還未來到,這期間還有什麼慶祝日嗎?有「人日」。古人在這一天,祝賀人人生日快樂,青春喜樂像過年。我們現代人可以從中吸取哪些養分呢? 
立春養生吃什麼?古來重視這一盤
天地四時迢遞,冬去春來——立春這一節氣,無論如何,都是令人身神振奮歡暢的一刻。這時也有一盤應時的養生餐,從古來就在中華文化中享有盛名,也被中醫推薦。到底這一盤是什麼菜呢?
春聯的由來和奇趣 明太祖妙絕一御聯
「春聯」這個中華民族過年的特色文化,豐富的內涵和奇趣軼事實在綿綿不絕。可知明太祖和春聯的普及有什麼關係呢?可聽過他在民間流傳的一副奇趣御聯?盛名的「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堂」一聯, 是怎樣產生的呢?賞玩妙趣聯,和疫情中傳福音的春聯,迎新接福。
過大年七大年俗 源流底蘊知多少?
臘月最後一天,舊歲至此日而除,舊年至此夕而盡。這一日夜匯聚了許多傳統年俗,展現十足的年味兒。七大年俗有哪些,追根究底,可知道它們的源流底蘊嗎?
新年招福從小年開始 古人有什麼妙法?
「小年」也稱「小年下」、「小年節」、「交年」,表示新舊之交,是哪一天?古人怎樣在小年時招福造福?當今之人怎麼學?
臘八吃臘八粥好養生 怎樣做營養臘八粥?
臘八日吃「臘八粥」具有上千年的傳統,展現敬佛和喜捨的情懷。中醫說吃「臘八粥」可以養生。「臘八粥」的材料都是儲藏植物精華的穀、豆和堅果。它們的精華主掌生命的元氣,正好適合冬天補冬養藏補腎。如何簡單做出一碗營養豐富的臘八粥呢?臘八粥緣起於何時呢?
古人也跨年 古代跨年煙火是怎樣的景象?
元旦迎新,古人也跨年,古人也有跨年煙火喔!火樹銀花,流光溢彩的美景,烘托新年氣氛。《詩經》中可以找到古時跨年煙火的儀式起源,稱為「庭燎」,而且古代有專門司火之人。中華民族的跨年煙火是怎樣的盛況呢?
九月九日重陽節 涵容什麼文化意蘊?
九月九日重陽節,在中華文化中除了《易經》的生命哲學的含意,各種民俗的含意,還有修道成仙的修煉文化的典故,指向生命為何而來的追尋。這個節日意義,實在深厚悠遠。
中秋節別名的故事
千年的歷史悠久如長歌,中秋的故事就如歌中動聽的音符。歲月流轉、朝代更迭,今天人們仍舊不斷譜寫著這首看似沒有終章的樂譜。既然今月曾經照古人,那麼我們不妨撫今追昔,從中秋節的幾個別名中探求這個節日起源的故事。
【紀載香港】趣談懷舊廣式月餅掌故
開舊時香港的「月餅紙」(月餅價目表),包裝不如當今製成小冊子的月餅介紹般精美,但當中的心思不少,邀請畫師手繪封面加上寫字師傅題字,薄薄一張,簡潔又清晰。細閱當中的粵式月餅名稱,更是有味道:蛋黃火腿燒雞月、掛爐鴨腿月、雞油月、椰絲蓮子月、銀河夜月⋯⋯究竟這些月餅是甚麼,當年一時興起的「月餅會」又如何運作?文化研究者溫佐治對月餅情有獨鍾,透過走訪舊餅家、查閱舊時資料,發掘粵式月餅掌故。
古今兩個中秋禮俗各異 古代不送月餅 月餅何時普及?
古代有兩個「中秋」?慶中秋已經開始很久了!古早中秋不送月餅送什麼?古早月餅什麼樣?從什麼時候開始中秋節吃月餅開始普遍呢?
奈及利亞奇特村莊 男女說不同的語言
烏邦(Ubang)是奈及利亞南部一個很奇特的農村,這裡的男性和女性使用不同的語言,形成相當罕見的「兩性語言」。儘管男女使用的語言有別,但他們都能理解對方在說什麼,沒有溝通上的障礙。
處暑俗諺說了哪些下雨和秋收狀況?
「處暑」是屬於夏天還是秋天的節氣呢?它表現什麼節氣特徵呢?處暑俗諺也能預測秋收狀況嗎?
「七月半」中元節是可怕的民俗節日嗎?
「七月半」是指黃曆七月十五日,這一天道教稱「中元」或「中元節」,佛教稱「盂蘭盆節」,廟寺道觀民間有禮佛、建醮普渡、祭拜祖先、普渡孤魂等等的活動。有人對「七月半」感覺可怕,從民俗的起源來追一追,「七月半」中元節到底可不可怕?
明朝「天下第一家」 鄭氏一門千餘人同堂
對於現代人來說,提到「家」,人們通常想到的是兩代人組成的小家庭。而在古代中國,「家」意味著一個宗族,往往是同一姓氏或血脈相連的幾代人生活在一個地方,彼此照應、互相依存,四世同堂很常見,六世、七世同堂的也大有人在。那麼,幾百人、上千人真的可以和睦地生活在一起嗎?
端午節為何在門戶懸掛艾草和菖蒲?
端午節一到,「門掛艾旗驅百病,戶懸蒲劍斬千邪」成了一種招牌節景,帶有驅逐瘟疫、防治百病的象徵意義。那為何古人選用艾草、菖蒲這兩種植物來懸掛在門戶上呢?
立夏讓你美顏色 節令食俗有哪些作法?
立夏時節,天氣變熱,對許多植物來說將進入開花結果的生長旺季;對人體來說,夏季養生「美顏色」正是時候。民俗中有哪些相關食俗呢?
帶雪衝寒迎春花  賢相韓琦為何愛她?
趁新年栽下立春第一候的迎春花吧,不論是在大地上,或在心田中。學習韓琦,栽下迎春花「帶雪衝寒」的勇氣,栽下「百花千卉任芬芳」的寬容,讓迎春花開遍,闖過充滿危機的一年!
春牛怎樣迎春  為何迎春?
春牛迎春,雍容的儀仗隊領頭,樂聲震響春郊陌路,你可知立春牛勸耕這件事,在歷代從天子到各級地方官署都是最重要的行事之一呐!
新年習俗:為何說春貼辟邪納福?
春貼是家家戶戶的年飾中年味最顯著的標誌,回顧傳統的桃符、門神等春貼的文化傳承,尋索一下為何古來的新年習俗一直傳說迎新春貼能辟邪納福呢?
「作牙」的起源和「后土」有何關聯?
尾牙「做迓」具有祭祀迎福的意思。如果你錯過了臘八的臘鼓,那麼就從尾牙「謝土地神」開始啟動中國新年吧!
回顧臘八粥緣起 傳達什麼救人訊息?
十二月初八稱「臘八」,這一天為什麼布施、食用「臘八粥」?這展現的是什麼精神?其緣由又來自何處呢?
冬至「開運」民俗有哪些?
自古相傳的冬至民俗中含有開運的寓意,帶著開運好彩頭的還不少呢。一起覽一覽冬至開運的民俗有哪些?
想了解幾百年前的外國人?《職貢圖》告訴你
在當下互動交流日益頻繁、媒體發達的世界,中國人看到各式各樣的外國人已經毫不奇怪,但是如果往回追溯幾百年,那時的中國人眼中的外國人又是什麼樣子的呢?清朝出版的《皇清職貢圖》給了今人答案。
不是「無商不奸」 而是「無商不尖」
在現在的中國大陸,一提起商人,人們常見的評價就是「無商不奸」和「無奸不商」,似乎商人沒有不奸詐的,不奸詐的就做不了商人。人們對商人的這種印象,並非自古就有,而是在中共治下,特別在「改革開放」後才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