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年益壽話重陽

竹心
font print 人氣: 31
【字號】    
   標籤: tags: ,

「重陽節」在中國黃曆的九月九日。古人將數字分為陰陽,九為「陽數」,因二陽數重疊,故叫「重陽」節。因二九也重疊,故又叫「重九」節。因九九音同久久,有長壽之意,故在台灣又叫「敬老節」。該日有登高的習俗,故又叫「登高節」。還有插茱萸的習俗,故又叫「茱萸節」。尚有喝菊花酒的習俗,故又叫「菊花節」。重陽節也是華人團聚共享天倫的傳統節慶之一。

民間流傳重陽節有登高、佩茱萸及喝菊花酒的習俗,是與桓景家人避瘟疫之傳說有著濃厚的關連,根據南朝梁人吳均《續齊諧記》記載:「汝南桓景,隨費長房遊學累年。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婓囊,盛茱萸以繫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景如言舉家登山。夕還,見鶪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所以傳統的華人在重陽節時,全家人有登高、佩茱萸、飲菊花酒以求健康長壽的習俗活動。

茱萸號稱「辟邪翁」,在《風土記》記載:「俗尚九月九日謂為上九,茱萸到此日氣烈熟色赤,可折其房以插頭,云辟惡氣御冬。」人們希望透過插佩茱萸而達到「辟邪」、「長壽」。

重陽節正值菊花盛開,在秋瑟裡一枝獨秀,堅毅不拔卻風姿淡雅的菊花,特別惹人憐愛,所以賞菊就成為文人雅士的習俗。晉代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更是他愛菊的寫照。菊花不僅可以陶冶性情外,也是上等的中藥材,具有疏風、清熱、明目、平肝、解毒等功效,能延年益壽,故菊花又名「延壽客」。

菊花釀造成菊花酒,與親朋好友小酌,把酒言歡以聯絡感情,《本草綱目》認為菊花酒有「治頭風、明耳目、去痿痺、治百病」的功效。不習慣喝酒者,可改取「菊花二朵一撮茶」沖泡熱開水後當茶水喝,也可達清心明目,改善高血壓及動脈硬化。所以人們喝菊花酒或菊花茶都希望能補氣健身長壽。

「重陽糕」是重陽節的應節食品,又叫「花糕」,因「糕」與「高」同音,故重陽登高,吃糕,以祈求「百事皆高」的含義。所以小孩吃糕祈求健康長高,老人吃糕祈求高齡長壽。

羊肉在重陽節更是人們喜愛的食材,不僅取「陽(羊)」同音的歡度節慶之意味,更因重陽節已在秋末微寒之際,而羊肉是袪寒的最佳補品,人們希望透過吃羊肉的營養而達到禦寒健康長壽。

台灣歌謠:「九月九,風吹(風箏)滿天哮(鳴)。」描述人們在秋高氣爽的重陽節時放風箏的習俗,風箏滿天飛的景象。人們希望透過重陽節放風箏的休閒活動來調劑身心,紓解壓力以達身心的健康。@*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過去大量使用的後果,至今仍繼續衝擊著全球的生態環境……
  • 【大紀元10月3日訊】重陽節,黃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在古代,六叫陰數,九叫陽數,黃曆九月九日,兩九相重,都是陽數,因此稱為「重陽」。
  • 【大紀元10月3日訊】 (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中報導) 重陽節前夕,台中市長胡志強3日前往探視3位百歲人瑞,並致贈重陽敬老禮金1萬元及紀念禮品,同時代頒總統的敬老禮品和內政部的金鎖片。3位百歲人瑞分別是100歲的張年女士、101歲的林生旺及100歲的彭壽星,除稍有重聽外,3位人瑞的身體狀況都屬健朗。
  • 一說起端午節的民俗,你的腦海中想到什麼呢?應該少不了「粽」吧?印象中,多說粽子起源於紀念、奠祭戰國時代楚國的愛國大夫屈原,可是真是這樣嗎?粽子到底是怎麼來的?我們就從「粽」的文字內涵與相關文化民俗來探尋追索吧。
  • 中華文化自來就發現陰陽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陰陽生剋之道表現在天地人間,表現在中華文化的方方面面,而在民俗節俗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的,該當端午節莫屬了!讓我們來輕輕揭開這道綿延幾千年的文化面紗,找找端午節俗中蘊含哪些陰陽五行的道理?
  • 黃曆的五月五日是端午節。除了大家普遍關注的粽子口味,古來還有更被關心的要點,那是什麼呢?古人重視養生,協和陰陽,在端午節也不例外。有什麼具體作法表現在民俗中呢?
  • 說到艾草,你可能會好奇它和端午節的關聯。艾草一直都是端午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可是為什麼會有這個習俗呢?摘了艾草要幹嘛用呢?
  • 平日寂靜的上水古洞村,在今年3月底迎來村內最盛大的節日——觀音寶誕,遠遠就可以看到青山公路旁搭起竹製的大戲棚,滿掛賀誕花牌,十分吸睛。穿過閃耀的大花牌,伴隨著喧天的「查篤撐」鑼鼓聲,大幕拉開,六位台柱閃耀登場,上演開台例戲《六國大封相》。
  • 過去重門深鎖的上水鄉應龍廖公家塾(又名顯承堂),有186年的歷史,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今年3月12日修葺完工,舉行竣工開光禮儀暨例行春祭,首度開放予公眾參觀。未來祠堂都會定期開放,公眾終於有機會一窺這百年祠堂的真容。廖氏第二十傳裔孫、顯承堂修葺委員會主席廖崇興接受本報專訪,講述家族百年往事。原來,在顯承堂誕生的背後,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廖氏族人為早逝才子圓夢的感人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