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華裔「衛星寶寶」——移民家庭的痛

人氣 4520

【大紀元2024年07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在紐約移民社區,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正在發生:衛星寶寶問題。這些孩子中,他們出生後不久就「像衛星一樣被發射」送往中國,幾年後再被回收重返美國,通常在寶寶美國護照5年有效期到期前。被稱為華裔「衛星寶寶」,在缺乏父母陪伴的情況下成長。

近期,在布碌崙八大道發生的連串華裔青少年聚眾霸凌事件,凸顯了這一問題。許多「衛星寶寶」回到美國後,面臨一系列情感困惑,有時甚至會導致他們加入幫派或參與暴力行為。這不僅是對社會的挑戰,也是對家庭的挑戰。

2024年4月,布碌崙6大道55街彩虹公園的球場內,一華人少年蜷縮在地被群毆。(視頻截圖)

雖然很難確切地知道這一現象涉及的人群有多少,但福建在上世紀90年代的偷渡高峰、2010年代中國經濟發展後的偷渡減少,再到疫情後的偷渡再次興盛,都影響了這一現象。當地人表示,現在紐約的福建社區幾乎每家都有過「衛星寶寶」。

1990年代以後偷渡出國的年輕人,大多年紀很小,他們在國外站穩腳跟並償還偷渡債務後,逐漸成家生育。但忙碌的生活、育兒知識的缺乏,加上文化和語言的差異,他們的孩子——大部分是「衛星寶寶」——面臨著更多成長上的挑戰。

這些在90年代偷渡高峰期出生的「衛星寶寶」,如今已是三十多歲的成人,他們往往繼續父母的軌跡。而現在的青少年很多就是那一批「衛星寶寶」的孩子,他們也面臨著很多成長上的挑戰。

黃妮可,一位曾經的留守兒童,現在是親子互助會的會長,她深刻地理解這些孩子的感受,因為她自己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黃妮可指出,「衛星寶寶」現象的延續帶來了不少家庭和社會問題。

2023年9月14日,黃妮可在表維醫院外,代表家屬感謝各界對布碌崙租客錘殺案受害者的捐款。(黃小堂/大紀元)

01:留守孩,在父母缺失下成長

黃妮可一出生就被送由她的親戚負責照顧。福建很多地方重男輕女,黃妮可現在仍記得:家中對男孩的關注度比女孩多更多。

黃妮可的父母遠在外地務工,無暇照料她。於是黃妮可一直待在寄養家庭,基本每年跟爸媽就見一次面,直到她10歲以後才回到父母身邊,19歲的時候全家移民到美國。

回憶起這段留守兒童的經歷,黃妮可說:「當我回到父母身邊的時候,我知道他們是我的父母,但彼此沒有任何的情感連接。」

黃妮可高中沒讀完來到美國,到美國後雖然有機會繼續升學就讀高中,但為了分擔家庭負擔,她只能出外工作。抵達紐約僅一週,她便前往外州的餐館打工。

「一到美國的第二步就去找工作,我們就知道怡東樓在哪裡,這裡有專屬福州人的職業介紹所,當時大家都很自然地走這個套路。」黃妮可說,全家五口原本在八大道租了一套兩房一廳的公寓,但抵美不足一個月,就把其中一間房分租出去,因為家裡大部分人都分散到外州打工了。

這時的黃妮可不會說英語,一個人拖著行李箱,坐了二十幾個小時的長途大巴去一個陌生城市的中餐館見雇主。一個陌生人來接她,把她帶到宿舍。每天下班後,她獨自待在房間裡,面對一群陌生的人,兩眼發呆,不知道該幹什麼。

隔年,年僅20歲的黃妮可就被催促著嫁人。福州移民大多很早結婚,且訂婚時男方需要送女方家聘禮。2007年的禮金是3萬8千元。黃妮可淡淡的說:「現在要十幾萬了吧,水漲船高。當時也沒有什麼基礎就⋯⋯反正找個人結婚,感覺就是按照所有人的步驟一樣的走。」

懷孕後,先生和她在不同州的餐館打工,夫妻倆半年才見一次面,這其實也是很多華人社區婚姻的常態。整個懷孕期間的檢查都靠自己,生孩子也自己去醫院,生下的孩子也是自己學著帶。那時她22歲左右,面對天天哭鬧和生病的兒子,吃不好睡不好,寒冬時打開冰箱卻什麼食物都沒有,感到非常崩潰。身邊的人都勸說她趕快把孩子送回去,因此在兒子五個月大的時候,她也按照身邊親友的方式,把孩子送回中國福建長樂讓爺爺奶奶撫養。

由於夫妻感情基礎並不牢固,儘管他們在結婚3年內就有了一兒一女,婚姻很快就出現了問題。隨著家暴的反覆發生,黃妮可最終決定離婚。

02:離婚後,單親媽媽帶兩孩

決定離婚時,兩個孩子分別只有兩歲和三歲,孩子的養育和歸屬影響著4個人的人生。她選擇帶著孩子離開,儘管作為單親媽媽撫養兩個幼童很困難,但她堅信孩子的陪伴是她活下去的意義。

面對家人的反對,她依然堅定。她表示,她不會因為可能的第二次婚姻而放棄孩子,因為她不想對孩子的未來或她的決定感到後悔。她問道:「你能保證不要這個孩子,我的第二段婚姻就能幸福嗎?你拿什麼來保證?當孩子成長中遇到問題,你能承擔得起內心的自責、不會有一點後悔?哪怕第二段婚姻幸福,但是你的第一個孩子過得很慘,那時你又能做什麼?你的幸福和孩子的痛苦經歷,你要怎麼平衡?如果你能過得了心裡的那道坎,那你或許可以丟下孩子。」

「我的人生可以說已經是這樣了,但我可以改變孩子的未來。」她說,因為自己從小留守過,所以再辛苦也不想讓自己的孩子留守。就因為這一念,黃妮可把孩子接回美國,帶著他們住在出租屋裡。

孩子到美國後,生活費用增加。黃妮可詢問了多家機構,發現並沒有專門為單親媽媽提供的福利。但只要收入低,就可以申請福利。一位馬來西亞移民事務所的工作人員幫助她申請了福利。她很快得到了糧食券和托兒補助,孩子也能上托兒所了。

白天她可以做一些臨時工,雖然一天就賺50塊錢,但足以支付房租。糧食券幫助她解決了日常飲食問題,孩子的衣服也有人贈送。工作後,她還能通過退稅積攢一些錢。黃妮可表示,美國政府的幫助讓他們渡過了難關,「政府真的幫了很大的忙,這些福利支撐著我們,走了很長的一段路。」

03:改變思維,單親媽走出一條路

但是慢慢的,黃妮可感到力不從心。她說,小孩子有各種行為問題,在學校,兒子因行為問題面臨被送進特殊教育班的壓力,而她對特殊教育的誤解讓她對此極力抗拒,「那個時候我的認知就是我的孩子沒傻,為什麼要去IEP?」她說,直到兒童福利管理局(ACS)介入並提供支持後,情況才開始好轉。

她表示,當時學校懷疑她涉嫌兒童虐待或忽視兒童,因此報告了ACS。面對ACS差點將孩子帶走的情況,她坦誠地反映了家庭狀況和孩子的經歷。

她說:「我有完整的醫療記錄和治療師的記錄,證明我沒有虐待孩子。哪位母親能夠持續幾年不斷地帶孩子去曼哈頓的各大醫院進行檢查,去看行為科醫生和尋找治療師呢?」黃妮可表示,在ACS的調查結束後,他們認為她已盡最大努力,於是在資源上給予了她各種幫助。

後來,她了解到個別化教育計劃IEP(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是為了幫助孩子,需要採用不同的方法來輔導他,因此她表示同意。由於老師了解特殊教育孩子的需求,孩子在學習上取得了顯著的進步。

在醫生的介紹下,她還參加了親子課程,在那裡她是最年輕的母親。「在上課前,我覺得好像天都快塌了,但聽完其他人的分享,就覺得我這好像也不是什麼事情。大部分人的問題可能更嚴重一些,比如青春期問題、自殺、吸毒、不出門等。」她說,通過親子課程,她學到了更多教育孩子的方法。恰逢孩子的評估結果出爐,顯示他需要更多情緒和行為管理的幫助。

黃妮可(前排右六)2023年8月19日在返校日活動中。(黃妮可提供)

回想起來,她對這段經歷感慨萬分。她說:「我們父母那一代人通常採用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不知道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進行溝通。後來我才明白,溝通有其技巧。比如以前接到老師電話,整個人就炸了,認為孩子又闖禍了,回家便責怪孩子。孩子會感到被指責,變得沮喪,不願意與我交流。實際上,在學校抱怨之前,他可能已經經歷了另一段故事。我們總是忽視他的感受,只看到事情的結果,而不去了解背後的原因。」

「後來我了解到,溝通是一個技巧,比如可以這樣告訴孩子:『我今天接到了學校的電話,老師告訴我你在學校發生了什麼事。』這樣描述事件時不帶有情緒,而不是直接責怪孩子。前者是求證,後者是定性。這是兩種不同的方式。」

她補充說:「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改變思維方式。當我的孩子行為問題嚴重時,我曾感到非常絕望,全身無力,嚴重到下不了床,每天就一直掉眼淚,甚至有輕生的想法,而旁邊的人都看不出來你的痛苦點是什麼。那時,我發現自己的思維出現了問題。在帶孩子看治療師的同時,我自己也在接受治療和服藥。」

她坦言自己在情感方面的缺失,那時她常感到崩潰和自責,對孩子的行為的原因感到困惑和無助,無法給孩子足夠的情感支持。這是她在諮詢治療師後才意識到的。

「那時我就在想,為什麼這些親子課程不能更早一些提供給媽媽們?懷孕的時候其實就可以開始上課。」因此,她創辦了非營利機構「紐約親子互助會」,慢慢地起步。

位於布碌崙57街947號的親子互助會。(蔡溶/大紀元)

這樣的改變不僅幫助了她的孩子,也讓她自己在情感方面有所成長。她說:「所以在這整個過程中,我學會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溝通。你不要帶著觀念去給人定性,而是去了解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會這樣。用愛的方式、善的方式去溝通,這條路才能夠走通。否則,你自己都撐不住,別說孩子了。」

04:案例警示的心理健康問題

在2016年3月,一起悲劇發生在八大道的福建社區,一名兩歲女童在家中浴缸溺水身亡。其母親被控以懲罰孩子尿濕褲子為由,將孩子的頭按壓在水下進行懲罰性訓導,最終被裁定過失殺人罪,判處18年監禁。案情顯示,該母親幼年曾被領養,童年生活也非常不幸。

2017年1月,俄亥俄州一對來自長樂的夫婦報警稱其5歲女兒失蹤,警方在他們餐館的冷凍室內發現了女孩的遺體。經調查,女孩頭部遭受重擊,身上有多處傷痕,其父母隨後被逮捕。母親供述,由於餐館的工作太繁重,她只有兩隻手,分身乏術,就將孩子摔到地上,因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這兩起案件的共同點在於,兩位閩籍行凶者的犯案動機都與精神狀態有關,這凸顯了華人移民在美國生活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視。黃妮可說,這些案例反映了華裔移民在壓力下,可能採取錯誤和極端的育兒方式,「其實她們的經歷是非常非常典型的」。

她說,「衛星寶寶」還沒到青少年時,你還看不出來社會問題這麼大。目前最大的挑戰是許多家長並不認為這是一個問題。在這個社區,許多家庭仍在為生計打拼,無法顧及太多,加之家長本身教育程度就比較低,在孩子的美國教育上無能為力。他們每天工作勞累,沒有時間和孩子溝通交流。「衛星寶寶」回來後,父母也不管他,又把他丟給其他親屬寄養,缺乏必要的情感支持。

「在這不斷送來送去的過程中,孩子很容易學壞,甚至加入幫派。因為他們在家庭中得不到關愛,便在外面尋求認同感,去幹那些打架鬥毆的事情。在這個團體中,他覺得自己很威風,走在街上,覺得大家都怕他,其實他只是想得到一些所謂的價值感。他走了錯誤的方法,有時候就很難回頭了。」黃妮可說。

她說在福建家庭中,一種情況是父母雙方都不帶孩子,把孩子直接送回中國,等孩子5歲再接回美國,放到其他親戚家寄養。另一種是丈夫在外州打工,妻子自己帶孩子。再有一種是父母離婚,孩子被送回中國後就沒有機會再回來,因為他們的護照過期了,需要父母雙方簽字辦理新護照,但父母雙方都找不到,由爺爺奶奶帶著。「這種只能等到成年後再自行去領事館辦理身分。因為他們未成年,即使護照沒過期,找不到父母也無法出境。這樣的孩子往往對父母抱有深深的怨恨。」黃妮可說,這類孩子其實不少,但缺乏官方的具體數據統計。

黃妮可曾遇到一位14歲的女孩,她在12歲時來到美國。女孩的母親向黃妮可求助,因為女孩不願上學,整天在家抽菸。母親在外州工作,很少回家,將女孩留在舅舅家中,但舅舅管不了她,並催促母親回來。而母親作為單親母親,認為她需要工作來維持生計,但同時也在逃避女兒的問題。

黃妮可說,女孩不願上課,因為語言障礙,聽不懂課程內容,也可能在學校受到歧視。由於沒有人真正關心她,舅舅雖然提供了基本的生活需求,但無法與她深入交流。「她抽煙其實是因為內心痛苦。國內外環境差異巨大,她從國內的寬敞住宅搬到八大道擁擠的居住條件,沒有做好心理準備,突然被帶到陌生且艱苦的環境,自然產生怨恨,認為母親多年不管她,現在把她帶到美國還是不管她。」

她說,在合租的房子裡,女孩半夜在客廳打遊戲,大喊大叫,不能顧及他人的感受,也不考慮同租者從餐館工作回來需要休息,「她放任自由慣了,突然被置於合租的生活規範中,她也受不了。」

此外,黃妮可說,青少年之間的衝突經常被學校忽視,而這些問題往往源於家庭。她曾詢問那些參與打鬥的青少年為何會這樣做,他們表示這是為了出一口氣,因為家裡沒人教他怎麼做。

這些孩子中,有些已輟學,成為街頭的問題少年。由於父母不管、祖父母無力管、學校管不著,「三不管就變成野孩子,只能靠社會的鞭打了」,黃妮可嘆氣說。

「現在社區的毒品問題很嚴重,青少年吸毒問題也越來越多」,她感嘆說,社區總是有很多無奈的事情,「我們看到這麼多,諮詢這麼多,現在的問題是毒品和賭博,接下來會更亂。」

05:尋找解決之道

黃妮可(第二排右一)在親子活動中與孩子們在一起。(黃妮可提供)

黃妮可說,2021年紐約市擴展「全民3歲幼兒班」(3-K for All)項目,為三歲兒童提供免費、全天、高品質的兒童早期教育,對福建社區的幫助甚大。

她提到,自從3-K計劃推廣後,將孩子送回國寄養的情況有了顯著減少。過去,孩子們到四歲才讀書,但現在三歲就能夠接受免費教育,減少了早期育兒的經濟負擔。「因為早期育兒的開銷非常大,3K推廣後,3歲就可以把孩子接回來,越早接回來越好,避免寄養造成的心理問題。」

她說,疫情期間,很多人回不去,孩子也出不來。疫情前送走的「衛星寶寶」現在準備回來了。她建議這些父母與孩子坦誠地談論,提前做一些心理建設,以幫助他們在情感上應對即將到來的重大生活變化,「告訴他們將經歷什麼過程。全部讓他知道,就不會感到意外。」

黃妮可強調,在孩子12歲之前,家長應多花時間陪伴,創造親子時光,讓孩子感受到被愛和有價值。父母應帶孩子認識世界的美好,「有能力的就帶他們到處走走看看,就是不要侷限在一個空間裡。有些媽媽自己帶孩子卻不出門,她說自己社恐,但又希望孩子是社牛,這不可能的事情嘛。然後她一邊自責,一邊責怪孩子。其實是陷入了無盡的痛苦之中。」

「社區可以做的,就是舉辦各種活動,讓家長融入社區和社會,幫助他們學習如何應對生活中的挑戰。有些父母沒有學習的慾望,這一點就很糟糕。比如說她的孩子去上學了,她其實可以花一點時間去學英文,跳出這個井去看外面的世界。接觸不同的人,了解不同的文化、知識,開闊眼界。」她說,父母的觀念也得改,然而她也理解「很多人早年偷渡過來,他本身的童年經歷和創傷,也是一大問題。」

黃妮可分享了她參加不同社區活動和座談會的經歷,聽別人談論自己的家族和成長經歷的感受。她說:「我很驚訝,原來黑人也痛恨毒品,這打破了很多華人的偏見,以為黑人都是販毒和作奸犯科的。但其實,他在講述自己的故事時,他也痛哭流涕,他們也在努力改變。」

她表示,每個族裔都有自己的困難和無奈,華人也一樣。華人常覺得家醜不可外揚,不願公開討論這些問題。「現在青春期的問題非常多,精神疾病也非常非常普遍,很多事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有苗頭,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注和討論。」

她認為,家長應理解孩子的感受,不要一味苛責,「大原則沒有錯的情況下,小事要放開,不要什麼都碎碎念。一旦度過了青春期,孩子自然會明白,比如飯少吃一點,少吃不會怎麼樣。體重身高沒問題,你焦慮啥?說白了就是觀念問題,看你怎麼想。」她建議家長應該多反思自己的觀念,並通過心理科普來提升自己的育兒技巧。

最後,黃妮可建議新移民和走線客要及時尋求醫療幫助,避免毒品,調節心理落差,接受現實,設立合理目標,感恩生活,保持精神健康。她說:「健康和活著是最重要的,我們應該逐步改善生活,避免過高期望,珍惜當下的每一天。」

責任編輯:陳玟綺#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時事縱橫】美軍大練兵 布林肯王毅再同場交鋒
【翻牆必看】大陸幼師對兒童扒褲 百般虐待
關注與支持孩子 家長能做些什麼
紐約華裔青少年霸凌事件 深層原因引關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