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古鑑】刑罰得逃天債難遁 明代林廣兒殺妻的結局

作者:懷忍忍
殺妻、殺僕的人,雖然一時躲過法律的制裁,終被天雷劈死。(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70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明代王同軌《耳談》中記載了街坊林廣兒的殺妻事件,林廣兒鑽法律漏洞逃過刑罰,在當地引起不平的鳴冤聲震天價響,而最後的結局,更讓人心震動不已。

林廣兒本有正妻,又娶了兩房妾室。他娶了小妾之後,寵愛小妾,轉而薄待妻子陳氏。陳氏出身於官門書香人家,兩個弟弟們全都是在地方卓有名聲的秀才,因此陳氏的娘家人常常斥責林廣兒的惡劣行為。然而,林廣兒不僅沒有改過,反而日益對妻子陳氏懷恨在心,竟而暗中策劃殺害自己的妻子。

他先是在表面上假意慇懃,歡合如初,常常說自己過去做錯了,以後一定痛改前非對她好,夫妻關係又變得融洽了。就這樣過了一些日子,鄰里都認為他改過自新了,和陳氏復合如初。這時林廣兒對妻子說了一個藉口出門遠行去了。

在某一日,他突然歸來,將妻子和一位男僕斬首並自首報官,訴稱自己提前回家竟意外看到妻子與男僕通姦,於是捉姦將他們兩人殺了。

古人認為「萬惡淫為首」,對通姦是絕不寬貸的。當時,對林廣兒家發生的凶案,當地的官府也認可捉姦不加以細查,完全聽信林廣兒的一面之詞,很快便宣判他無罪,甚至還認為他的行為值得讚賞。

當地的老百姓又怎麼想呢?被殺的男僕是個藥罐子,身體一直有病,非常虛弱,幹不了活,這是鄰里中眾所周知的事。所以大家都懷疑林廣兒是凶手,陰謀將妻子和男僕殺害了。鄰里中的人為死去的陳氏和男僕鳴冤之聲不絕於耳。

《耳談》作者王同軌本人也屢次為他們二人鳴冤;陳氏的娘家人那方更是不依不饒。可是大家一直拿不出關鍵的有力證據,對林廣兒莫可奈何。當地官府依然維持對林廣兒做出的無罪判決。

林廣兒受到鄉里的輿論壓力,在當地待不下去,就帶著二個小妾,舉家搬到了外地。之後《耳談》作者王同軌也到外地出任縣丞,離開了故鄉。雖然,大家仍然找不出有力的控訴林廣兒的證據,然而,這事並未就此停止。

王同軌的家鄉還有另一位名人,名喚張舉之。張舉之是當地有名的文化人,還是位知名藏書家,有專門的藏書樓,他一直留在家鄉,親聞了林廣兒殺妻案後來的結局。

許多年後,事情的熱度漸漸降低,林廣兒居然又搬了回來,而且大剌剌招搖過市。就在萬曆二十六年(戊戌年,公元1598年)三月裡的一天,忽然一道閃電從天上打了下來,同時暴雷炸響,雷聲極大,當時有人手中拿著筷子,在雷震中都被嚇掉了。

事後人們得知,林廣兒當時被這場天雷打死,死狀極慘,渾身焦黑,骨頭都像木炭。林廣兒的死訊傳遍鄉里,人們都說真是老天有眼,那天雷就是衝著林廣兒而來的!就在他自以為逃脫了的正義制裁時,老天就降天雷打死了這個殺妻害僕,欠下兩條人命且逍遙法外的惡人,當場的鄉里人都是活見證!

善惡有報,人不治,天治!林廣兒利用法律漏洞殺人之後,人間的法律漏放了他,輿論也奈何不了他,但終遭天雷擊殺,一擊斃命!他在外地逍遙多年,當他搬回案發地之後,上天才在知道其罪行的當地人面前執刑,以天雷劈死了這個惡人,在人間彰顯善惡到頭終有報的道理!@*#◇

資料來源:《耳談‧卷十四》

責任編輯:李梅

——看更多【救世古鑑】系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他們的行止之善出於本心,猶如雲之出岫。(Shutterstock)
    在《後漢書‧獨行列傳》中,記載了一些感人的人物事蹟,在亂世中,他們的精神、義行受到上天的嘉許,人生非常精彩。對我們當下的時代,當也有一些啟迪。本文講的是一個僕人和一個貧兒的人生故事。
  • 黠鼠給了蘇軾什麼啟悟?(Shutterstock)
    少年蘇軾寫了一篇文章——《黠鼠》,紀錄了事情的始末,抒發自己的感悟。《黠鼠》的意趣濃厚,寓意深遠,誰能想像這是出自一個十一歲孩童之手呢?
  • 君子、小人之別不是絕對的。君子與人為善,包括對小人在內,不能嫉惡如仇。19世紀美國總統林肯在第二次就職演說中講「對任何人都不懷惡意,對所有人都心懷慈悲( With malice toward none,with charity for all.)」,這應該也是我們理解本章的題中之義吧。
  • 君子為什麼能「溫故而知新」和「不器」呢?是因為君子「志於道」。本篇是講「為政」的,君子「溫故而知新」和「不器」是重要的但還不夠,所以本章強調了第三點——「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這樣為政更能令人信服、政令暢通。
  • 夏至是節氣的重要標誌,對我們的生活具有重要意含:夏至是一年節氣的中點(從冬至算起),夏天的中點,也是盛暑之至,陽氣之極。還有「古人不賀夏至」,這是為什麼呢?展現什麼中華文化哲學,給我們的當下生活什麼啟示呢?
  • 「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孔子讚美子貢為「瑚璉之器」,以宗廟裡用來盛黍稷的貴重禮器為喻,稱許其堪為大用之才。那麼「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遠境界?
  • 話說,曹寅履職的南京,那是十三朝古都,匯聚天下人文精華的故地金陵,更是前朝大明的留都,是前朝風流客、東林黨人的雲集之地。而讀書人讀聖賢書,所持有的固執觀念,自然是漢人天下,漢家血脈主宰神州。
  • 天下之義理無窮,而人之聞見有限。若專靠記問,則胸中所得,能有幾何?若能於舊日所聞的時時溫習,如讀過的《詩》《書》,聽過的講論,都要反覆玩味,而不使遺忘,又能觸類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漸漸理會過來。將見義理日益貫通,學問日益充足。
  • 古中國有個敬老孝親的傳統習俗,就是子女給年邁的父母做壽。即使平民百姓也會吃長壽麵、蒸壽桃(麵點),貼個窗花什麼的。富貴人家就講究了,《紅樓夢》裡賈母的80歲大壽,張燈結彩,大擺酒席,還有戲班子唱戲呢!
  • 分析這個人做這個事情的方法和過程、心理和動機。即使為惡的人,也要看他是迫於無奈還是心存惡念,抑或好心幹了壞事?至於行善的人,也要看他是真心為善還是沽名釣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