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长廊

《芳塘净植》──看文徵明描出白莲的大器之美

《文徵明花卉册》第五开《芳塘净植》。(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文徵明(1470─1559年),明代长洲(江苏苏州)人。初名壁,字征明,亦字征仲,号停云生、衡山居士。诗文书画均极出色,绘画师事沈周,最终与老师同为“明四大家”(又称“吴门四杰)。另二家为唐寅和仇英。

文徵明一生不仕,时常悠游于山林之间,往来皆文人雅士,竟日沉浸于诗书画之中,整个人自然焕发神清气和的特质来。

他要画画,画作也就很自然地流露出他的本质和特性。在用笔方面,纯任自然,并不强调特殊笔法,上色方面则是清润澄澈,调和性极高,整体画面朴实恬静。观赏文徵明的画,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画作《芳塘净植》欣赏

这幅画选自《文徵明花卉册》第五开。文徵明在嘉靖十二年(1533)接受徐缙(诗人、官员)邀请,到洞庭西山的徐家避暑。其时正值徐家花园百花开,每逢晨昏,花儿有含苞带露的,有迎着阳光怒放,也有一到夜晚便收束休息的……芳塘中还有各色半睡半醒的莲荷。文徵明每每看得入神,徐缙便趁机向他索画,文徵明早就想将窗前奇花异卉点画成册,两人四目相视……点头,一笑,就此成事。

《文徵明花卉册》第五开《芳塘净植》。(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文徵明以“白描法”钩出娉婷玉立的莲花,用极婉约匀称的细线来钩勒。为了显现花瓣的精气有神,画瓣尖,下笔时先以书法中的“顿笔”为之,再提笔上来,一上来就见真章了。我们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线条是那么细致温和,好像随手不经意地就画出来似的,柔中带刚,刚中有柔。显得韵味无穷。

他特意把每片花瓣画得饱满宽实,并按顺序圏出一朵硕实的花儿,观之让人精神一振,仿佛看到唐朝美人优雅雍容、大器的身姿,人人神驰。

以白描手法,用纤细的线条画出如此丰美的花朵,并不多见。而这样丰厚的花儿得用哪种叶子才配衬得上?

画家采“没骨法”,以稍大画笔调上浓淡两色,淡色在里,重墨在外,浓墨染出大片叶心,让白莲的雪白更容易显现出来。而用笔犹如用心,他轻松自然,并不特意安排特殊笔法,待得笔端浓墨用尽,淡墨便自然释出。最后以重墨精笔钩出叶脉,莲叶鲜翠的精气立显。所以我们就可看到色调和笔致都浑然天成的大莲叶子衬垫在硕果般的白莲之下,把花儿给稳健地托了起来。“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就此“横空出世”了!

再加上一枝半裂者着嘴,似在微笑的待开新叶向画面右方斜去,数片狭长有若兰叶的草叶子翻飞相衬,这幅《芳塘净植》就以在微风吹拂中的形式完成了。

我们在这儿见识了文徵明宽和笃静的胸怀。这年文徵明多大年纪?64岁!现代人到了这把年纪,不少人是多病纒身;古人也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一说,更有“视茫茫、发苍苍、齿牙动摇”的哀叹。可是文徵明这样一路走来,到近90岁还能写蝇头小楷(可能还悬腕),字形秀润、清朗、遒劲,这应和他平日的修为学养及日日书写不懈的奋发精神有直接关系。

有人可能要问,究竟他是仙乎?人乎?

@*

责任编辑:方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