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征文大赛参赛作品

【征文】子真:汉字正原(四)

人气 325

【大纪元2019年06月20日讯】(接上文

 

2.4  三字石经古文的来源

通过实际考察字形,比较春秋战国出土文字、三字石经古文和西周晚期金文,我们知道古文不是向壁虚造、不是传抄错讹,而是历史上真实存在、使用过的文字,其历史至少上达春秋时期。不仅如此,古文还是春秋战国文字变革的重要参考上源。那麽,一个疑问接踵而来。汉字是世代相传、使用不间断的,西周的文字是从商继承来的,其发展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有变化也是渐进的,目前的出土文字都证实了这一点。直到春秋初期,各诸侯国的文字基本上仍统一于西周晚期的金文,也就是统一于官方文字之下。那麽写法、字体与官方文字差异巨大的古文来自于哪里?为什么能被除秦以外的“东方各国”普遍接受,并且极大的影响着文字的变革呢?更进一步,为什么一生以弘扬王道、恢复周礼乐之治为理想的孔子不以当时周朝的官方文字撰写《尚书》、《春秋》,而以古文撰写呢?这是不是不合礼法呢?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历史。

在孔子在世期间,发生了一件影响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后半段的事件——王子朝奔楚。

2.4.1 王子朝奔楚导致上古典籍大量流向民间

《春秋‧昭公二十六年》:冬十月,天王入于成周。尹氏、召伯、毛伯以王子朝奔楚。

《春秋左氏传昭公二十六年》:十一月辛酉,晋师克巩。召伯盈逐王子朝,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嚚奉周之典籍以奔楚。

王子朝奔楚,缘于周景王的突然驾崩。周景王生前钟爱庶长子朝,有意愿立朝为太子,但突然驾崩后部分大臣按照周礼法立嫡不立庶,驱逐王子朝,于是周王室内部发生了战争。最后周敬王联络强大的晋国介入帮助自己,王子朝于是流亡楚国。王子朝是有计划地撤走,带走典籍也是保留了日后复辟的可能性,而且当时有几大重臣及其家族同行,目的地本为楚国首都。但此时楚平王刚刚去世,楚国因幼子昭王即位问题也不稳定,王子朝衹得暂时隐居南阳西鄂。大约九年后,王子朝被周敬王派人刺杀(约公元前505年)。其后代隐姓埋名,改姓晁,汉晁错即是其后代,大量周王室经典下落不明。

“周之典籍”恐怕不仅仅是周朝开朝以来的典籍,更可能包括了自黄帝以来的上古典籍。

《吕氏春秋‧先识览》:一曰:凡国之亡也,有道者必先去,古今一也……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执而泣之。夏桀迷惑,暴乱愈甚。太史令终古乃出奔如商……殷内史向挚见纣之愈乱迷惑也,于是载其图法,出亡之周……

按照《吕氏春秋》的说法,夏朝灭亡之前太史出奔商汤并带去了夏及夏继承的所有上古典籍、王室重要档案;商朝灭亡之前内史奔周,由此,凝聚华夏文明精华的历代典籍传承不绝,至周朝时,王室典藏基本上汇集了五千年文明前半段的所有重要内容。

王子朝奔楚不仅带去了典籍,可能还带去了九鼎、编钟等周王室重器,也许他想像周敬王借助外力一样,借助楚国的帮助复辟,九鼎等等届时就是正统的凭证。王子朝死后,埋在“不见冢”,其规格极高,在冢旁也有一条“泗水河”。后世的秦始皇、汉文帝、汉武帝在不同的“泗水”打捞过九鼎,但一无所获。很可能是他们只听见沉鼎传闻,不知真正的“泗水”在哪里了。另外,“不见冢”附近的古代陵墓,还出土了大量的空白竹简,被认为是王子朝后人以传抄典籍为生的证据。

漫长的华夏历史上,有很多千古之谜。历史的安排,总会某些特定时间节点上,以突发事件、偶然事件触发着后世的巨变。数千年后,又以某种看似偶然的发现,来揭示谜底。九鼎到底在哪里目前还是一个谜,还有更多的文化之谜,都与王子朝奔楚有着莫大的关联。

春秋战国时代,是华夏文明异常活跃、纷繁的时期,很多学术流派、思想家诞生,百家争鸣。他们不仅仅著书立说,更是以自己的学说、思想影响着历史的进程,在历史舞台上演绎着生动的故事。一个简单的例子,中国的成语典故,一半来自于春秋战国时期,而每一个成语就是一段历史,展示了深刻的道理,深深地影响着后世。春秋战国的历史,其实是奠定了华夏五千年文明后半段的许多文化选项。秦皇汉武建立大一统的国家体制时,面临着很多的选择,但是各种器物、技术、思想文化等等选项已经在之前的历史中演绎、检验过了,有了成功失败的参照,为后世做好了铺垫。无论是秦始皇的“以吏为师”,还是西汉文景的无为之治,亦或是汉武帝最终选择儒家“内圣外王”的国家意识形态,都是先秦已经准备好了的。

那麽,这是人为的努力吗?是偶发性的繁荣吗?是社会发展到了一定时候“自然而然就会这样”的无意识吗?无论什么原因,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期人们的智慧被普遍打开,思维、学说异常的活跃,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这都是原因的。是谁打开了人们的智慧?是黄帝时期为代表的上古典籍,是神传文明。黄帝时期奠定了华夏文明的方方面面,而且来源高远。别的不提,单单从黄帝的医学遗书《黄帝内经》就可窥见一斑,里面所述的生命科学远远超过今天的科技、文明水平。

王子朝奔楚带走的周室典籍流向民间,改变了以往王室垄断文化的局面,使平民教育成为可能,极大的开启了民智,这其实是天象带动下出现的有序文明现象,使社会的所有方面发生了巨变。

我们知道,孔子生前多次向老子问道,还曾经去洛阳学周礼,老子当时是周守藏史,相当于国家档案馆馆长。当时的典籍都在周王室,要学习可以去首都洛阳,但是很多秘藏的典籍不一定对外开放,这跟汉室秘藏的情况是一样的。王子朝奔楚、典籍流向民间以后就大不相同了。

《尚书序疏》引《尚书纬》:孔子求书,得黄帝元孙帝魁之书,迄于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断远取近,定可以为世法者百二十篇。以百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候》。

《公羊》隐公第一疏引《闵因叙》:昔孔子受端门之命,制春秋之义,使子夏等十四人求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九月经立。

孔子写史书,要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作参考,要进行大量的考证。这么大的数量,要从周王室借出来是不可能的,最大的可能就是王子朝奔楚后,典籍的外流。

我们还注意到一点,王子朝奔楚时,老子正是周守藏史,他并没有阻挡这批典籍的外流,之后老子不再担任周史而归隐了。这是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触发了太多的变化。

近现代对于《山海经》、《黄帝内经》等等经典,有个典型的说法:伪托。或认为是春秋人伪托黄帝所作,或认为是汉朝人伪托所作。依据一是次序较乱,二是加入了春秋甚至汉朝背景的内容,三是想不通为什么前人不言黄帝,后人知道的比前人更多。另外,春秋百家争鸣之时,言必黄帝,谁都引用一些黄帝名言,谁都说黄帝好,谁都说自己的学说出自于黄帝。由于秦以后上古典籍的断代,不了解当时背景的人就非常的怀疑。

其实言必黄帝是春秋末期上古典籍大量流入民间的具体体现,成文次序较乱是竹简编联错乱的表现,加入时代内容是作者的发挥,这都不是先民的杜撰。近些年的出土文献也证明了《汉书艺文志》里面提到的先秦典籍不是空穴来风,比如《黄帝四经》等等。最终的成书时间不等于书中主要内容的原创时间。

2.4.2 古文是黄帝典籍所用文字

回到文字。

前面我们列表对比了郭店简、包山简和三字石经古文、西周晚期金文,我们发现其新文字的创制已不仅仅局限于直接抄用上源参考文字,而是按照一定的法则进行了。如“及”就加上了走之底,来辅助体现“及:逮也”的内涵。而且,上源参考文字也不仅仅局限于西周晚期金文和古文。这一切文字变革的高潮,发生在王子朝奔楚后,大量的黄帝时期上古典籍流向民间,在经典的启迪下,民智大开,社会文明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当然文字方面也发生了巨变。

汉字是个精密的像形表音会意的系统,体系庞大,造字的复杂性很高。要造新字,首先要懂得造字的原理,其次要有范例参照。通常人们会说,汉字就像搭积木一样,确实,造字原理告诉我们积木怎么搭,而字根部件就是最小块的积木。为什么要有文字范例作参考呢?因为最难的就是字根部件的创制,小小的一个线描笔画,要能表达宇宙天地、万事万物、人伦社会,要数量有限并能在方寸之间容易的分辨、书写,字根部件要互相呼应而贯穿为一个体系,等等。我们知道,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文字,古文也好、商文字也好、西周文字也好,他们最基本的像形字、指事字数量不到500,是高度概括压缩的。所以造汉字这样的文字,其实是很难的。但如果有文字范例的参考,再加上造字原理的指导,创制新字就会容易得多。

《说文解字·叙》:《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及宣王太史籀着《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

文中可见,“国子”是指王公贵族子弟,平民是接触不到六书原理的。而古文是一种专门的字体,为史官所接触、掌握,西周后期的文字变革——籀书,就是周宣王的太史参照古文改动西周文字而来。

王子朝奔楚后大量上古典籍流向民间,汉字的奥秘也流到了民间,这才有了后来各国大量变革文字现象的出现。人们历来多看到“诸侯力政,不统于王……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带来的文字混乱,却没有看到乱中有序,新字形纷乱的背后,是造字原理的普及、古文的普及,衹是造字人水平如何的问题。当然,另外一方面,人们不知道汉字奥秘的时候,想改动也无从下手,这样反而保证了汉字的稳定承传,知道了以后的乱改,反而造成了文化的混乱,可能这也是历朝历代都有些典籍“藏之秘府”的真正原因吧。华夏文明来自神传,真正的天机需要交到大德有志者手中,才能对人类社会有益无害。

古文为仓颉所创,古文写黄帝典籍,不仅仅是推论,更是千百年来的传统共识,有着直接的史料印证。西晋书法家卫恒在《四体书势》中说:

昔在黄帝,创制造物。有沮诵、仓颉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盖睹鸟迹以兴思也。因而遂滋,则谓之字,有六义焉。一曰指事,上下是也;二曰像形,日月是也;三曰形声,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老考是也;六曰假借,令长是也。夫指事者,在上为上,在下为下。像形者,日满月亏,像其形也。形声者,以类为形,配以声也。会意者,以戈为武,人言为信是也。转注者,以老为寿考也。假借者,数言同字,其声虽异,文意一也。

自黄帝至于三代,其文不改。及秦用篆书,焚烧先典,而古文绝矣。汉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宅,得《尚书》、《春秋》、《论语》、《孝经》,时人已不复知有古文,谓之科斗书。汉世秘藏,希有见者。魏初传古文者出于邯郸淳,恒祖敬侯写淳《尚书》,后以示淳而淳不别。至正始中,立三字石经,转失淳法,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太康元年,汲县人盗发魏襄王冢,得策书十余万言,按敬侯所书,犹有仿佛。古书亦有数种,其一卷论楚事者最为工妙,恒窃悦之,故竭愚思以赞其美,愧不足以厕前贤之作,冀以存古人之象焉。古无别名,谓之《字势》云。

汲冢书是西晋武帝时期因盗墓重现的战国时期魏国竹简,有大量的上古史料与经典,其中《纪年》上起夏,下至战国,被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称为华夏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三大发现之一(西汉武帝时期发现孔府壁中书、西晋武帝时期发现汲冢书、清末民初发现商甲骨文)。卫恒当时奉诏参加了汲冢书的文字整理,这是他亲临第一手资料后的论述,所以历来备受史家重视。

但是卫恒这段文字里面也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既然黄帝文字三代不改,为什么又说“古书亦有数种”?我们联想到许慎在《说文解字叙》所说: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历朝历代文字都有变化,这既是事实也是合乎情理的,但古文千古不变,在不同的文字变革阶段一再出现并指导着新文字的创制,这似乎暗示着汉字有一显一隐两套文字系统的存在:古文自黄帝史官仓颉创制,不仅作为当时的官方文字,也用于书写黄帝典籍、档案,但黄帝之世一过,随着新时期文字的“改易殊体”,便“藏于秘府”,仅为史官等少数人掌握,代代相传,此为隐。同时,先秦的历朝历代、各个时期都有自己的文字,或者说在继承前朝文字的基础上融入本朝特征,是帝王用于颁布昭告、政令、祭祀并刻在鼎彜上的文字,为当朝上至天子下至士大夫甚至平民所用,行之于世、广传天下,此为显。近现代的先秦出土文字中,商周青铜器上的鼎彜文字、占卜用的甲骨文锲刻文字都属于当朝文字、为显,那商周文字的“隐”是什么?就是古文,仓颉所造古文。

各朝不仅仅继承了用古文所书写的上古黄帝时期的典籍,每个朝代自己所整理的正史也都是以古文所写,古文绵延传承,千古不变。先秦的史官都是世袭,父死子替、兄终弟及,这是保证古文传承不变的机制之一。一种文字,如果长期不用就会被遗忘、失传。每个朝代的当朝文字,都曾经辉煌一时,但随着朝代的过去,除了基本共通的部分为后世所继承、某些特色部分沉淀到后世,大多数被弃用,商甲骨文就是个例子。而古文虽鲜为人知,却一直承载着华夏文明,默默履行着“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的使命。

至此,我们可以回答为什么孔子不用籀书而用古文这种非官方文字来著述《尚书》、《春秋》了。用古文写正史是上古以来的传统,孔子著述的目的是为了给后世存王道,属于历史文献,不用周官方文字不是不合礼法,恰恰是千百年来的礼法,是文明传承的需要。

当然,代代继承的文献中除了正史,还有大量的档案等原始记录,比如官方发布的诰命等等,不见得都是用古文写的,会有各朝文字的遗留。这也就是卫恒所说“古书亦有数种”的原因吧。

如果真是这样,汉字历史上的诸多疑难将迎刃而解。

2.4.3 孔子及其弟子对传播古文的贡献

孔子被后世称为先圣、至圣先师,对华夏文明有着巨大的贡献。儒家重仁义、内圣外王的思想在西汉武帝时期被确立为国家意识形态,延续了两千多年。孔子开创平民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有弟子三千。孔子修删《诗》、《书》,作《春秋》,存续王道,孔子的著作、言论在春秋战国时期被广为传播并引用。

文字与文明相伴而行,人们都知道孔子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却鲜有注意到孔子对文明基石——汉字的巨大贡献。孔子以古文写经,以古文、雅言教学,由于孔子及其著作的巨大威望,由于孔子弟子众多,古文随着孔子的著作、弟子的授徒而广汎传播到华夏各地。西汉武帝时期所发现的孔壁书,除了有古文所写的《尚书》、《春秋》、《礼记》之外,还有孔子弟子汇集的与老师谈话记录——《论语》,也是用古文所写。

近年来出土的战国时期郭店简中,许多文字与三字石经古文完全相同,其中以《语丛三》为最。前面我们分析过,郭店简的特点是一字多写的现象突出、异体字众多,有同古文的,有和周朝官方文字一样的,也有与二者都不同的、或新造或从其他时期上古遗字。《语丛三》里大量摘抄了《论语》的句子,尽管摘抄下来的文字已具楚系系文字特征,但依然是最接近古文的。这说明不仅壁中书《论语》以古文写就,广传天下的《论语》很可能也是古文本。

我们看一下孔子周游列国的路线,还会发现一个现象,凡是孔子去过的地区,其后来的文字都成为近现代文字学所谓的战国时期“东方文字”圈,没有去过的秦国,则基本继承了周朝的官方文字——籀书。孔子虽然未能成行晋国,但“孔门十杰”之一的子夏卜商于孔子去世后回到晋国故地,魏侯对子夏以师礼相待,经常请教,成为实际上的帝王师。从出土文字看,古文对晋国影响巨大,不仅有侯马盟书,还有前面提到的古文所写的汲冢书。

近现代文字学理论的产生背景,正如本文序所说,是中华文明空前危机的清朝末年,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之一就是“打倒孔家店”,进化论是人人向往的新理论,理论领域纷纷“重建”。但否认了传统、割裂了历史事件之间的自然联系,如何能找到文明、汉字的真相?

古文是战国时期“东方文字”的共同上源参考文字,是他们的共同源头,而不是传抄“东方文字”的结果。

(待续)

 (点阅“弘扬传统文化”征文)

责任编辑:古言

相关新闻
一门才女进宫封学士  《女论语》十篇传后世
《诗经》赏析:〈柏舟〉
【文史】两汉盛行的书体:隶书
【文史】汉武帝尊儒术 兴太学培养人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