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談

《論語》說(23):孔子知人與「冰山理論」

孔子雕像,位於黑龍江哈爾濱孔廟。(shutterstock)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論語‧為政‧十》)

 【注釋】

視、觀、察:這三個字在這裡似以深淺的次第為序。朱熹說,「觀,比視為詳矣;察,則又加詳矣。」《大戴禮‧文王官人》曰 :「考其所為,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以:以,作為。楊伯峻則把此處的「以」解釋為「與」,把「視其所以」翻譯為「考查一個人所結交的朋友」。

由:「由此行」的意思。《論語》中的「行不由徑」「小大由之」「民可使由之」等的「由」都如此解。(楊伯峻)

安:一種特定的心理狀態或精神追求。如《論語》中的「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說宰予)「女安,則為之」等。

廋:音sōu,隱瞞、隱藏。

【討論】

第一篇最後一章講「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怎麼「知人」呢?本章言知人三部曲——視、觀、察。

「視其所以」,就是看一個人所幹的事,是幹好事還是幹壞事,為善還是為惡。但是,幹好事的就一定是好人、幹壞事的就一定是壞人嗎?

可不一定。這就要從「視」進一步到「觀」:分析這個人做這個事情的方法和過程、心理和動機。即使為惡的人,也要看他是迫於無奈還是心存惡念,抑或好心幹了壞事?至於行善的人,也要看他是真心為善還是沽名釣譽。朱熹說,「事雖為善,而意之所從來者有未善焉,則亦不得為君子矣。」

又怎麼知道這個人是否「意之所從來者有未善」?這就得再進一步——察,洞察這個人的精神追求和心理狀態,所「安」何在。因為,一個人未嘗不錯做一兩件壞事,如果因此而心不安,仍不失為好人。相反,「所由雖善,而心之所樂者不在於是,則亦偽耳,豈能久而不變哉?」「安」就涉及到了一個人的「志」,他的價值觀和信仰,這是決定一個人本質的東西。能夠看透一個人內心的善惡以及志趣所在,才算真正的知人識人了。

通過「視、觀、察」,孔子極具信心地說「他還有什麼地方可以瞞得過我們呢」!甚至連說兩遍。

無論是誰,其實都希望自己能「知人」。對普通人來說,希望通過「知人」結交真朋友;對執政者來說,希望「知人」而「善任」,做到長治久安,如果忠奸不分,所託非人,恐怕就要掉坑裡去了。

就如心理學流派中,美國家族諮商大師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所提出的「冰山理論」,被廣泛運用在各個領域。薩提爾比喻,人的自我就好像一座冰山,能夠被外界看到的外顯行為只是露出水面的很小一部份,埋藏在水面下未說出口、不為人知的思想、渴望與觀點,其實更為巨大、複雜,才是人的內在本質。

中國歷史上關於「知人」的講法很多,如《史記‧魏世家》中李克說「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諸葛亮在《將苑‧知人性》中提出觀人七法:「一曰,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二曰,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三曰,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四曰,告之以難而觀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觀其性;六曰,臨之以利而觀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觀其信。」這些都可以說本於孔子所說的「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需要指出的是,本章雖講的是知人之法,其實也是一個人的修身之法、自省之法。知人和知己、知人和自修都是一體的。

主要參考資料

《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標點本,李學勤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論語集注》(朱熹《四書章句集注》)

《四書直解》(張居正,九州出版社)

《論語新解》(錢穆著,三聯書店)

《論語譯注》(楊伯峻著,中華書局)

《論語今注今譯》(毛子水註譯,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論語三百講》(傅佩榮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論語譯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論語本解(修訂版)》(孫欽善著,三聯書店)

《樊登講論語:學而》(樊登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看更多【《論語》說】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