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名著原型—— 丹麥克倫城堡

Ariane Triebswetter撰文/吳約翰編譯
克倫堡宮位於丹麥東北部瑞典和丹麥之間的奧勒松海峽入口處。城堡是荷蘭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傑作,包含四棟翼樓,屋頂以塔樓和尖頂裝飾。(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32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克倫堡宮(Kronborg Castle)位於瑞典和丹麥間奧勒松海峽口(Oresund),也是偉大文學作品場景所在。克倫堡宮曾經是一座中世紀堡壘,掌控波羅的海(the Baltic Sea)出海口,也是丹麥王室故居,更因為是莎士比亞《哈姆雷特》(Hamlet )劇作中的「艾辛諾爾城堡」(Elsinore Castle)而名垂千古。那麼故事原委究竟如何?讓我們一探究竟。

1420年,波美拉尼亞國王埃里克(King Eric of Pomerania )在沿海城市赫爾辛格(Helsingor)建造一座堅固的中世紀堡壘克倫津(Krogen),以監管丹麥水域與徵收新稅,海峽通行稅(the Sound Dues)。四百多年來,所有經過海峽的商船都必須繳納通行費,否則將遭受堡壘和砲台攻擊。

1574至1585年間,丹麥國王腓特烈二世(King Frederick II )後來以海峽通行稅收委託建造一座文藝復興時期城堡,即克倫堡(Kronborg),取代中世紀的堡壘。克倫堡的立面可見砂岩飾品、高聳的尖形塔、尖角屋頂和金色塔樓。此外,巨大的城堡外牆防禦工事,不難看出原始建築的痕跡。磚牆和護城河圍繞著白色砂岩建築,外觀可見不規則排列的窗櫺線,屋頂上是巴洛克風格的銅綠色尖頂。

克倫堡被稱為莎士比亞《哈姆雷特》中的埃爾西諾城堡,城堡巨大的外牆防禦工事不難看出原始建築的痕跡。磚牆和護城河圍繞著白色砂岩建築,照片裡可見不規則排列的窗櫺線,屋頂則有巴洛克風格的銅綠色尖頂。(Shutterstock)

城堡的中庭是荷蘭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代表,較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更加精緻細膩。高牆、石膏裝飾物、對稱窗戶、銅製屋頂都與原來的結構相去甚遠。最早的外牆以紅磚為特色,在腓特烈二世統治期間以石灰岩取代,因為石灰岩公認是當時最好的建築材料。同時還增加了更多文藝復興時期的細節,例如角隅塔樓(the corner tower)和山牆(gable)的立面皆展示古典雕塑,讚揚腓特烈的統治。

庭院裡可見高牆、石膏裝飾物、對稱窗戶、銅製屋頂等裝飾。此外,角隅塔樓和山牆立面也以古典雕塑裝飾。(Shutterstock)

城堡禮拜堂是1629年火災中唯一倖存的重要空間。禮拜堂位於南翼樓的一樓,裡頭有木造鍍金祭壇、雕刻裝飾、彩繪牆板、支撐主要拱頂的側廊以及高雅的托斯卡尼石柱(Tuscan columns )。禮拜堂於1582年完工舉行祝聖儀式,至今仍在使用。

禮拜堂裡有木造鍍金祭壇、雕刻裝飾、彩繪牆板、側廊以及高雅的托斯卡尼石柱。(Shutterstock)

宮廷生活充滿奢華聚會、豐盛餐點與戲劇表演,令人難以忘懷。這座宏偉的城堡與腓特烈二世的宮廷故事,最終傳到威廉‧莎士比亞耳裡後,他受到啟發,於是選擇了克倫堡宮作為戲劇作品《哈姆雷特》的舞台。

舞廳(Ballroom)是城堡內的一大亮點,也是此類用途空間的第一例,在1500年代公認是北歐最大。最初,這個房間有四十多幅掛毯,描繪一百多位丹麥國王,也是腓特烈二世(Frederick II)舉辦派對的著名場所。此外,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裡詳盡介紹這間舞廳及每年夏天都在這裡舉辦的奢華慶祝活動。雖然宴會廳在1629年的火災中失去了原本的牆壁掛毯和其它裝飾,但克里斯蒂安四世(Christian IV.)將其重建,恢復昔日宏偉的規模。今日所見的地板、木造天花和壁畫可以追溯至20世紀當時城堡的整修。

舞廳最初有40多幅掛毯,描繪100多位丹麥國王,也是腓特烈二世舉辦派對的著名場所。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裡詳盡介紹這間宴會廳及每年夏天都在這裡舉辦的奢華慶祝活動。(Shutterstock)

國王的起居室(The King’s Chamber)位於王室住所內,在克倫堡城堡的一樓。1576年左右,王室住所最早由腓特烈二世布置,1629年火災後又重新裝潢。房間配有木頭地板、牆上掛毯與17世紀的荷蘭家具。

國王起居室配有木頭地板、牆上掛毯與17世紀的荷蘭家具。(Shutterstock)

掛毯室(The Tapestry Room)配有格子造型地板、荷蘭家具和描繪丹麥國王和丹麥歷史的編織壁毯。城堡大火後只有15幅掛毯幸運地保留下來,其中7幅掛毯陳列在掛毯室。宮廷慶祝活動期間,賓客和演員能欣賞到這些掛毯,然後向家中友人轉述丹麥國王的神話故事。當中有個故事的主角是阿姆萊斯王子(Prince Amleth),為莎士比亞劇作《哈姆雷特》中的同名英雄(哈姆雷特王子)奠下基礎。

掛毯室可見格子造型地板、荷蘭家具和描繪丹麥國王和丹麥歷史的編織壁毯。目前有7幅掛毯陳列在這間房裡。(Shutterstock)

1629年,一場大火燒毀了城堡,僅留下禮拜堂完好無傷。國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將城堡重建,添加了一些巴洛克風格。1690年後,克倫堡不再是王室住所,反而用於軍事目的。今日,克倫堡宮已恢復昔日輝煌,仍舊是丹麥歷史和英國文學的重要象徵。

原文:Kronborg Castle: Hamlet’s Danish Citadel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艾莉安翠布斯維特(Ariane Triebswetter),國際自由新聞工作者,擁有現代文學和古典音樂背景。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責任編輯:紀安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舍維尼城堡(Château de Cheverny)不僅僅是一座雄偉的城堡古蹟,更是一座實實在在的家庭住宅。這座城堡座落在法國中部羅亞爾河岸的一個美麗山谷中,是一個活生生的博物館,展示著過去法國家庭生活的樣貌。
  • 瓷器的歷史大約可追溯至兩千年前的中國。瓷器是一種玻璃化半透明的白色陶瓷,通常由高嶺土(kaolin)(一種黏土)和白墩子(petuntse)(一種礦物)以高溫燒製而成。瓷器到了近代才成為西方的遺產。14世紀時首次從中國傳入歐洲。
  • 一生嗜茶,精於茶道的陸羽,被譽為茶聖,奉為茶仙,親自踏訪考察各地茶鄉,從種茶、制茶、焙茶、飲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質、土壤、氣候等環境因素,如何影響茶葉的生長和氣味,更講求煮茶技藝、飲茶的配置與器皿,因而寫就世界首部茶學專著――《茶經》。
  • 1940年代後期,儘管世界逐漸從二戰的破壞中恢復過來,但有些傳統藝術和文化的元素卻逐漸被削弱了,傳統藝術中的真、善、美價值漸趨式微。
  • 聖約翰大教堂擁有雕刻精美的外觀和雙排飛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無疑問是晚期哥特式建築。教堂長377英尺,寬203英尺,白色拋光外牆上裝飾著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戶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飛扶壁。飛扶壁上妝點超過95位十九世紀荷蘭人物。一旁簡約的紅磚羅馬式塔樓與哥特式裝飾風格的大教堂形成鮮明對比。
  • 富維耶聖母大教堂(Notre-Dame de Fourvière)與巴黎聖心大教堂(Sacré-Coeur)一樣,都是為了遏止社會主義公社的發展而建造,標誌著回歸宗教與傳統。
  • 菲利普期望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能成為精神生活和學習中心,以培養智慧、文化和修養等領域為宗旨。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涵蓋了修道院、修女院、大教堂、圖書館、學校和醫院,還有西班牙王宮,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群。
  • 16、17世紀的袖珍肖像畫主要裝在吊墜的項鍊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禮物、愛情象徵或是紀念出生或死亡的紀念品。到了18世紀,袖珍畫因應珠寶而生,出現在項鍊垂飾或鑲嵌在戒指或手鐲中。期間許多來自歐洲的袖珍畫畫家來到美國為新共和國的公民作畫。然後,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裡,袖珍畫的需求迅速增長,在美國市場風靡了很長一段時間。
  • 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Alabama State Capitol)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是該議會大廈特色。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與其它州的議會建築類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個城市。
  • 博物館研究古董盒子並不是看裡面是不是還裝有原來的東西或已空無一物。學術上打開古董盒子的目的是研究盒子的材質、形狀、功能和美感的歷史背景和故事。古董盒子的外觀自成一格,至今仍吸引人們觀賞,想一探究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