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EQ小學霸的卓越學習法(3)是教育還是虐待?

教育孩子,還是虐待孩子?
作者: 李林淑 이임숙 譯者: 胡椒筒
(圖/大樹林出版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55
【字號】    
   標籤: tags: , , ,

在教育4至7歲的孩子時,有一個絕對不可忽視的重要概念。那就是在教孩子學習時,必須要守護「兒童人權」。

也許有人會覺得莫名其妙,怎麼從學習突然談論起人權了呢?超乎我們想像的是,在悲慘的現實中,很多父母正以教孩子學習、寫作業為名,無視孩子的人權、虐待孩子。請看以下內容,如果認為是虐待兒童請在括號中標示○,認為不是請標示×。

‧發火、大喊大叫堅持要孩子完成作業()

‧ 對孩子說:「別人都開始識字了,可你連昨天學的東西都記不住!」()

‧ 對孩子大吼:「不寫作業就滾出去!」()

‧ 父母因孩子不用功讀書,大聲吵架,互相指責對方。()

以上皆屬於虐待兒童的行為。雖然父母都很擔心「霸凌問題」或「老師施暴」,但事實上,父母侵害孩子人權的問題更為嚴重。我們對於身體暴力的認知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對於情緒虐待和放任、不管孩子的認知卻還很不足。

與兄弟姊妹或同學進行比較、差別對待的行為;恐嚇、威脅要把孩子趕出家門的行為;強迫孩子做超出年齡或情緒承受能力事情的行為,這些都屬於情緒虐待。在大多數情況下,父母都沒有意識到在教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漸漸演變成虐待孩子。強迫孩子練習寫字;孩子數數出錯時,大吼「又數錯了」;用可怕的表情盯著正在學習的孩子等行為,都屬於虐待兒童。這種可怕的教育方法會導致孩子歪曲記憶,留下更大的心理陰影。

在從小被強迫學習的過程中,所累積的怨恨和憤怒會一直持續到青春期,令孩子苦不堪言。因此,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以穩定的情緒,舒適、有趣的學習。如果做不到這一點的話,想把孩子培養成品行優秀、喜歡學習的希望就會更加渺茫了。

此外,我們還要記住,休息和玩耍時間不足也屬於侵犯孩子的人權。若想知道孩子學習時在心理上是否受到保護,就要仔細觀察孩子的日常生活。請思考下面的問題:

‧ 是否覺得孩子今天玩得很盡興?
‧ 是否經常擁抱孩子,表達愛意?
‧ 共享美食時,會與孩子分享感謝與愛?
‧ 孩子失誤時,會面帶微笑等待?
‧ 為孩子讀書時,會幫助孩子展開想像力的翅膀?
‧傾聽孩子的話,連連點頭?
‧ 帶孩子欣賞大自然中的小事物?
‧ 即使孩子失誤,也會鼓勵孩子獨自完成?
‧是否向孩子展現出幸福大人的樣子?

孩子並不是只在隨心所欲的時候覺得幸福,有人聆聽他們講話,憑藉自己的力量完成一件事的時候也會感到幸福,幸福的父母也會讓孩子感受到幸福。為了守護孩子的人權,同時讓孩子愉快地學習,請記住以下幾點:

‧ 好好吃飯,才能有體力學習。

‧ 為了用功學習,要盡情玩耍。

‧ 只有享受、體驗大自然,才能提高理解能力。

‧ 為孩子讀有趣的書很重要,書籍會成為背景知識的基礎。

‧ 即使緩慢也要耐心等候,越是催促越是不理解。

‧ 只有憑藉自己的力量達成目標時,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就感。要幫助孩子獨自完成目標,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對學習的自己感到滿意。

──摘自:《高EQ小學霸的卓越學習法:啟蒙4~7歲孩子黃金成長期的75種實踐法》大樹林出版提供@

責任編輯:黎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一些相當簡單的方法能使你大腦能力倍增,使你能更快的掌握任何技能。繼續往下讀,你會得到一些能幫助你掌握提高學習能力的技巧......
  • 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什麼時候才能學完啊?事實上,人的一生都在學習,而學校只是一個開始。不論你畢業後從事什麼工作,學習都將成為工作的一部分。
  • 我們都曾有過這樣的經歷,遇到以前學過的問題,感覺自己知道答案,卻怎麼也想不起來。這是為什麼呢?
  • 自學從未像現在這樣簡單。線上課程讓人們能夠輕鬆獲得學習資料,並且會自動提醒學生完成作業。據估計,到2025年,線上教育產業價值將達到3,250億元。這種快速而穩定的增長不僅僅來自於學生對自我學習的投資,也來自於尋求提高職業技能的專業人士。
  • 科學證據顯示,父母和子女的連結,以及父母如何理解和關懷子女的內在心智和情緒,確實會影響子女腦部的神經迴路發育。
  • 一些冥想呼吸練習會真正改變你跟孩子的關係,這絕對是閱讀做不到的事情。我曾經連續兩個禮拜,每天都練習慈心靜觀,結果發現我生活每個層面都棒極了。
  • 慢下來,真正的連結才會發生。花時間想一想,你有多久沒認真看著孩子,一起坐下來談談心......
  • 父母教導孩子學習需要很多種能力。看似需要很多能力,但其實可以整理出5種核心能力。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父母應該具備的5種能力。
  • 最終,要想解決「如何學習」的問題,父母就要先整理好自己的想法。提示和引導孩子走上自發、主導、有趣和高效的學習之路,正是4至7歲孩子的父母應該扮演的重要角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