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古鑑】

受用的智語:紙紙家書只說牆 讓他徑寸有何妨

作者:允嘉徽
讓他一寸又何妨?一世一代的輝煌,只剩荒煙古城牆。(Pixabay)
font print 人氣: 697
【字號】    
   標籤: tags: , ,

「退一步海闊天空」勸勉人以「退讓」的胸襟待人接物,世界會更寬闊,心境也會更開闊無憂。只是當事到臨頭的時候,當事人能不能清醒地認識到當前的矛盾困境,就有待個人平時的修養了。我們來看三個和牆有關的歷史名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怎樣擺平牆界引起的糾紛呢?

紙紙家書只說牆  讓渠徑寸有何妨

明代舒芬(字國裳),在明朝正德十二年狀元及第,任翰林院修撰,掌修國史。舒芬豐神玉立,嚴格固守氣節操守,白日端居毫無倦容,夜裡則檢討自己的過錯並自我責備。他學貫諸經,同時對天文、律曆等方面也有深入的研究,尤其在《周禮》方面更是精通,對於皇上有不符禮節的舉措一定進言勸諫。他因為上諫幾度受到責備、奪俸、廷杖,幾近於死,也不改其氣節,世稱「忠孝狀元」。

他在翰林院中任職的時候,兒子多次寄家書給他,告訴他鄰人每年蠶食他們家的土地,現在又建造了一堵牆,牆基越過了地界。最初,舒芬看了兒子的來信後,也沒答覆,後來兒子一再來信講這件事,終於,他提筆一揮,在兒子的信末加添自己的意見,回覆道:

「紙紙家書只說牆,讓渠(*他)徑寸有何妨。秦皇枉作千年計,今見城牆不見王。」

舒芬借用秦始皇,勸戒兒子:你封封家書牽腸掛肚只為了牆下寸土,讓他一寸又何妨呢?畢竟人生易逝呀!

然而舒芬的年輕兒子收到父親的信後,並沒有共鳴。他念誦著父親回信中的詩,越念越氣,氣老爸在朝為官,卻懦弱無能!他一腔憤懣之情無處宣洩,就通通發洩在信上,恨恨地把信丟掉。

恰巧這信被鄰人撿了回來。鄰人一看就感受到舒芬高尚芬芳的品德,暗自慚愧,於是動手把自己建好的牆壁拆掉。這一來,兩家人互相禮讓,最終雙方各取牆基的一半土地,彼此相安如舊。

明朝大臣舒芬:「紙紙家書只說牆,讓渠徑寸有何妨。秦皇枉作千年計,今見城牆不見王。」 (Pixabay)

普天之下皆王土  再過些兒也不妨

楊翥(音同住)字仲舉,蘇州地方的布衣,年少時失父,生活貧困,隨著從軍的兄長戍守武昌,在武昌教授學徒,維持生計。他為人端厚謙沖,孝順母親恭敬兄長,地方人士都對他的孝弟品行讚不絕口。他對人寬和仁恕,別人冒犯他,他也沒放心上。

明朝內閣大臣楊士奇(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的大功臣之一)還沒有功名的時候,到處流浪,居無定所,生活困難。楊士奇來到武昌得到好心的楊翥的幫助。楊翥把自己教學的館舍讓給他教學,自己想辦法另覓他處去教。

楊士奇心中很感念楊翥的賢德,當他發跡顯貴後,就向朝廷薦舉還是布衣的楊翥。明宣宗下詔讓吏部考一考楊翥的實力,果然不錯,就授予楊翥翰林院檢討一職。後來楊翥累升編修、修撰,並參與編修三朝實錄,後來告老歸鄉。土木之變後,明景宗即位,那時楊翥年紀老大了,景宗讓他在家中拜禮部右侍郎,第三年,進位資善大夫禮部尚書並加俸,楊翥回朝廷,不多久又歸鄉,朝廷給他帶祿辭官退休。楊公德冠一時,受到郡邑上人士尊崇敬重。

《堅瓠集》的作者褚人獲和楊翥是同郡人,他在集中記載了一則楊翥的讓界詩。楊翥的鄰家蓋房舍,屋簷緊挨著邊界。每逢下雨天屋簷上的雨水就滴落他家庭院。楊公心中沒有把它當回事,然而他的家人屢有怨言。楊公勸慰說:「晴日多,雨日少。」鄰居的房子有一小部分蓋過界了,家人也鬧心,楊公又說:「普天之下皆王土,再過些兒也不妨。」可見楊公胸襟氣度之大。

《明史》中記載,楊翥身居六卿時,仍然沒有為自己建造房舍樓宇,住的還是借用的房舍;他有薄田半頃,收穫的稻穀僅僅夠一家人吃粥的份量。楊翥的沖淡無欲、樸素絕俗,襟度厚德為人敬仰。他死後,景帝很懷念他,召見他兒子子珒,授與蘇州主簿一職。

四鄰侵我我從伊  畢竟須思未有時

楊玢字靖夫,生活在唐末五代十國的時代。他在西川節度使王建在成都建立的前蜀仕途順利,達到顯職。蜀國覆滅後,他隨同王衍歸順後唐,當時他已經年華老大了,獲得了工部尚書的職位。退休後歸返長安。當年舊居房舍有不少被鄰里侵占了,家中的子弟打算向官府提告訴,將寫好的狀子給楊玢看。

楊玢就在狀紙尾端批示道:「四鄰侵我我從伊,畢竟須思未有時。試上含元殿基望,秋風禾黍正離離。」楊玢借景、借史付於詩中勸諭家中子弟:四方鄰居侵占我的土地我隨他去,靜心想想人生苦短,能占得幾時?不妨到前朝的含元殿[2]的殘基上去望望吧,當年的富麗輝煌,如今卻被一片繁盛茂密的秋草征服取代了。」他的子弟看了之後,也很受教,閉口不敢再提上官府告狀一事。

本文的三個主人翁的退讓襟度讓人景仰,在歷史上都留下了一抹光輝,供我們借鑑。

註釋:
[1]「楊玢」在一些筆記古籍中被誤植為「揚玢」。據《舊五代史‧明宗紀一》所記「以偽蜀吏部尚書楊玢為給事中,充集賢殿學士、判院事」,當以楊玢為正,而非訛傳的揚玢。

[2]當年的含元殿在哪呢?它是唐代長安都城大明宮第一正殿,極其輝煌富麗,是為長安城代表性的地標建築,也是當初大唐帝國舉行國家儀式和慶典的大殿。後來於唐僖宗光啟二年(西元886年)毀於戰火,存世僅二百二十餘年,如今只剩殘存的「殿基柱礎」。

資料來源:
《堅瓠六集‧讓牆基》
《堅瓠三集》
《明史‧列傳第四十》
明·楊循吉《吳邑志》(卷十·人物傳四)
《明史‧列傳第六十七》
楊文公《談苑‧楊玢詩》

@*#

─點閱【救世古鑑】系列─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君子為什麼能「溫故而知新」和「不器」呢?是因為君子「志於道」。本篇是講「為政」的,君子「溫故而知新」和「不器」是重要的但還不夠,所以本章強調了第三點——「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這樣為政更能令人信服、政令暢通。
  • 夏至是節氣的重要標誌,對我們的生活具有重要意含:夏至是一年節氣的中點(從冬至算起),夏天的中點,也是盛暑之至,陽氣之極。還有「古人不賀夏至」,這是為什麼呢?展現什麼中華文化哲學,給我們的當下生活什麼啟示呢?
  • 「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孔子讚美子貢為「瑚璉之器」,以宗廟裡用來盛黍稷的貴重禮器為喻,稱許其堪為大用之才。那麼「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遠境界?
  • 話說,曹寅履職的南京,那是十三朝古都,匯聚天下人文精華的故地金陵,更是前朝大明的留都,是前朝風流客、東林黨人的雲集之地。而讀書人讀聖賢書,所持有的固執觀念,自然是漢人天下,漢家血脈主宰神州。
  • 天下之義理無窮,而人之聞見有限。若專靠記問,則胸中所得,能有幾何?若能於舊日所聞的時時溫習,如讀過的《詩》《書》,聽過的講論,都要反覆玩味,而不使遺忘,又能觸類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漸漸理會過來。將見義理日益貫通,學問日益充足。
  • 古中國有個敬老孝親的傳統習俗,就是子女給年邁的父母做壽。即使平民百姓也會吃長壽麵、蒸壽桃(麵點),貼個窗花什麼的。富貴人家就講究了,《紅樓夢》裡賈母的80歲大壽,張燈結彩,大擺酒席,還有戲班子唱戲呢!
  • 分析這個人做這個事情的方法和過程、心理和動機。即使為惡的人,也要看他是迫於無奈還是心存惡念,抑或好心幹了壞事?至於行善的人,也要看他是真心為善還是沽名釣譽。
  • 顏回十三歲即拜孔子為師,學習、修身十分用功,二十九歲就頭髮全都白了。孔子曾稱讚顏回「不遷怒,不貳過」、「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不幸短命死矣」。 他去世的時候,孔子痛呼「天喪予,天喪予」。
  • 陳宣帝陳頊像,出自唐閻立本《歷代帝王圖》。(公有領域)
    《歷代名畫記》是唐代張彥遠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繪畫通史,為後世研究中國美術史和傳統文化留下了寶貴的史料。
  • 康熙第三次下江南南巡時,經過南京,下榻在曹寅的江寧織造府。曹寅的嫡母孫氏,當年小玄燁的奶娘,出來給康熙磕頭。康熙當時拉著她的手,對周圍的臣工感慨道:此乃吾家老人也!當時正是春天,廳堂前有萱草盛開,康熙手書「萱瑞堂」,賜給他的孫氏奶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