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託夢的神跡 改寫命運的對聯

作者:允嘉徽
關羽字雲長,是三國蜀漢時的大將,因為人忠義,廣受後人推崇。(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2189
【字號】    
   標籤: tags: , , ,

三國時代的關雲長(關公)詮釋了人間忠義,吸引了代代人的目光。在關帝廟的對聯上反映忠義歷史的精華,也吸引關公本尊的關注,託夢展現了神跡。

關羽(?~西元219)字雲長,本字長生,三國蜀漢河東(今山西解縣)人。他輔佐劉備興復漢室大業,曾經大破曹軍,威震一時,封漢壽亭侯。後來在吳將呂蒙侵襲荊州時被殺,諡號壯繆侯。在三國的歷史舞台上,關羽凸顯了忠直仁義,受到代代世人的崇敬,民間尊稱他「關公」、「關夫子」。

歷朝加封關羽,宋朝封為武安王,明朝封為協天護國忠義大帝。清朝加封規格為歷朝之最[1] ,順治帝加封關羽為「忠義神武大帝」 ,清乾隆帝改諡為「忠義」,也稱為「關帝」、「關聖」、「關聖帝君」、「武聖」。

在關帝廟留下了許許多多對聯,這些對聯有的崇尚關羽的忠義品格,有的讚頌關羽的神勇事蹟,有的以關羽為勸人警世的楷模。依據《中華名勝對聯大典》、《中國古今對聯大全》這兩部書的記載,各地崇祀關羽的廟寺178處,不同的對聯有317副,都體現了義參天地的道德高度。

除了關帝廟的對聯引人注目,而關羽託夢也留下不少神跡,其中也有關聖帝君關注對聯的事,在這裡舉幾則來看看。

威靈丕振  盡平生精忠

根據清朝余金《熙朝新語》記載,山東府縣學校的生員張大美虔誠奉祀關聖帝君。一次他在生病時,夢見進入了關帝廟,見到關聖帝君穿著本朝(清朝)衣冠在辦事。過了一會,關聖帝君呼喚張大美,告訴他說:「這廟中楹柱對聯淺薄俚俗,我很不滿意。你與我有香火緣(指虔誠奉祀),為我改作一聯吧。』

張大美跪地,誦出一聯:

數定三分,扶漢室削吳吞魏,辛苦備嘗,未了平生事業;
志存一統,佐熙朝伏寇降魔,威靈丕振,只完當日精忠。

上聯說關公扶助劉備的蜀漢,數定三分,終究未了平生一統江山的事業。張大美在夢中見到關聖帝君穿著本朝(清朝)衣冠在辦事,所以他以關公「志存一統」的心志開展下聯:「志存一統,佐熙朝伏寇降魔,威靈丕振,只完當日精忠。」寓意關聖帝君的神靈扶佐光耀的盛世(*熙朝:光耀的盛世),儘力完成他當年未了的精忠報國一統江山的志業。這是他在夢中所見的體會。關聖帝君讚賞他說:「這一聯有四十二字,你在往後某一年當會知道好處。」

次年張大美參加鄉試,在首場構思文章並不順遂,他想得累了閉目養神,恍惚間不覺入了夢醒。他夢見關聖帝君推他的肘,說:「起來,起來!你忘了對聯的字數了嗎?」張大美驚醒,突然覺得文思沛然如泉湧,好像自己曾經準備過底稿。發榜時,張大美列在第四十二名,正是他作的關帝廟楹聯的字數。」

英雄豪傑  夫子聖人

夏力恕字觀川,晚號澴農,是清代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和理學家,學者稱他為農先生。他出生於湖北孝感,他寫的對聯「英雄幾見稱夫子,豪傑如斯乃聖人」,嘉慶年間還懸在孝感關帝廟裡。

《秋燈叢話》記載,夏太史(力恕)在康熙庚子年間,夢見拜謁關帝廟,關聖帝君告訴他說:「廟聯多不愜我意,如「三分忠義」這些字眼,顯示蜀漢未得一統,恰恰觸痛我心,增加心痛。作好另外一副對聯來,將會讓你當頭。」

夏力恕得到關聖帝君授予的一支巨筆,寫下一聯:

英雄幾見稱夫子  豪傑如斯乃聖人

這一聯在夢中得到關聖帝君的稱讚。夢醒後,夏力恕還清晰記得夢中所作的這一聯。他恭恭敬敬地寫好來鐫在楹聯板上,懸掛到關帝廟的門柱上去。接下來的鄉試,他果然得了第一名。

以「英雄豪傑」、「夫子聖人」詠歎關公和他的史蹟的這副對聯,懸掛在孝感關帝廟對聯很久,地方人士耳熟能詳,但後來人多不知它是出自這位文史學家夏力恕之手。

中土以三國「三分」歷史背景作關帝廟聯的真的很多,書聯留遺恨,難怪觸痛關聖帝君心。比如:
義存漢室三分鼎,志在春秋一部書(解州關廟)
夕陽丘首三分土,古道江頭一片碑(當陽關陵神道碑亭)
白馬烏牛,引出丹心一點;青龍偃月,劈開鼎足三分(福建東山銅陵關廟)
青燈觀青史,著眼在春秋二字;赤面表赤心,滿腔存漢鼎三分(解州關廟春秋樓)
百戰古荊州,忠義萬年心尚赤;三分安漢鼎,英雄千古膽猶寒(當陽關陵正殿)

乾坤共老  日月爭光

《辛廬隨筆》記載,明朝嘉靖年間,湖州司空(官職,掌水土營建之事)潘時良(季馴)最敬奉關聖帝君。他督導南河時,有二蛟為患。潘時良夢見關聖帝君將以神力幫助他,後來,果真斬了二蛟。

於是湖州人士就在吳興毗山建造關帝廟奉祀關聖帝君。當關帝廟落成那ㄧ日,來了許多人,眾人構思著撰寫楹聯,想來想去但都沒得好聯。忽然有一素不識字的莊稼漢入座提筆,寫下「漢壽亭侯廟」大大的五字匾,接著又寫了十二字楹聯:「悠悠乾坤共老;昭昭日月爭光

莊稼漢寫完楹聯匆匆就離席了,沒有留下署款。有人追著他問,他說自己「不知道自己作了什麼(不知所為)。」

人們都覺得莊稼漢留下的楹聯書體和唐朝大書法家虞世南(虞永興)的書跡像透了。人們珍重地把該聯懸掛到毗山關帝廟門柱上。

梅嶺神跡

關聖帝君託夢不僅這樣,還有別的神跡。比如,梅嶺的構築也和關聖帝君託夢有淵源。

梅嶺即長春嶺,在保障湖中,由蜀岡的中峰出脈。此嶺多梅樹,很久以來就有梅嶺春深的名氣。

當郡人程元一直懷著築嶺的心願,投入三年的時間,花費了二十萬元巨資作不成。後來他夢見關聖帝君,告訴他妙法後,僅僅十日間就竣工了。因此,他在嶺上建構了關帝廟,可以俯瞰保障湖,盡覽全景,「碧落青山飄古韻,綠波春浪滿前陂」(嶺上草堂聯)!青山常在,就像是關聖帝君的忠義之音亙古不絕!

———
註[1]:按《楹聯叢話》作者梁章鉅所說的:「至我朝順治間,封為 『忠義神武大帝 』。尊崇之典,實至昭代(*政治清明的時代,人臣常用其稱頌本朝)而極隆。」

主要資料來源:清朝梁章鉅《楹聯叢話》@*#

─點閱【璀燦中華文化】系列─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前面兩章,孔子分別講了「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和「君子不器」。君子為什麼能「溫故而知新」和「不器」呢?是因為君子「志於道」。請注意,本篇是講「為政」的,君子「溫故而知新」和「不器」是重要的但還不夠,所以本章強調了第三點——「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這樣為政更能令人信服、政令暢通。
  • 夏至是節氣的重要標誌,對我們的生活具有重要意含:夏至是一年節氣的中點(從冬至算起),夏天的中點,也是盛暑之至,陽氣之極。還有「古人不賀夏至」,這是為什麼呢?展現什麼中華文化哲學,給我們的當下生活什麼啟示呢?
  • 「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孔子讚美子貢為「瑚璉之器」,以宗廟裡用來盛黍稷的貴重禮器為喻,稱許其堪為大用之才。那麼「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遠境界?
  • 話說,曹寅履職的南京,那是十三朝古都,匯聚天下人文精華的故地金陵,更是前朝大明的留都,是前朝風流客、東林黨人的雲集之地。而讀書人讀聖賢書,所持有的固執觀念,自然是漢人天下,漢家血脈主宰神州。
  • 天下之義理無窮,而人之聞見有限。若專靠記問,則胸中所得,能有幾何?若能於舊日所聞的時時溫習,如讀過的《詩》《書》,聽過的講論,都要反覆玩味,而不使遺忘,又能觸類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漸漸理會過來。將見義理日益貫通,學問日益充足。
  • 古中國有個敬老孝親的傳統習俗,就是子女給年邁的父母做壽。即使平民百姓也會吃長壽麵、蒸壽桃(麵點),貼個窗花什麼的。富貴人家就講究了,《紅樓夢》裡賈母的80歲大壽,張燈結彩,大擺酒席,還有戲班子唱戲呢!
  • 分析這個人做這個事情的方法和過程、心理和動機。即使為惡的人,也要看他是迫於無奈還是心存惡念,抑或好心幹了壞事?至於行善的人,也要看他是真心為善還是沽名釣譽。
  • 顏回十三歲即拜孔子為師,學習、修身十分用功,二十九歲就頭髮全都白了。孔子曾稱讚顏回「不遷怒,不貳過」、「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不幸短命死矣」。 他去世的時候,孔子痛呼「天喪予,天喪予」。
  • 陳宣帝陳頊像,出自唐閻立本《歷代帝王圖》。(公有領域)
    《歷代名畫記》是唐代張彥遠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繪畫通史,為後世研究中國美術史和傳統文化留下了寶貴的史料。
  • 康熙第三次下江南南巡時,經過南京,下榻在曹寅的江寧織造府。曹寅的嫡母孫氏,當年小玄燁的奶娘,出來給康熙磕頭。康熙當時拉著她的手,對周圍的臣工感慨道:此乃吾家老人也!當時正是春天,廳堂前有萱草盛開,康熙手書「萱瑞堂」,賜給他的孫氏奶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