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小故事】

皇帝小故事:旅舍女老闆腹中胎兒預言天子到!

作者:允嘉徽
後唐明宗是五代十國帝王中的少數明主之一,他從平民到皇帝之路也異於常人。(大紀元圖片)
font print 人氣: 257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有些皇帝的小故事,在正史和軼聞都有記載,只是熱度不是很高,但往往能讓我們耳目一新。以下所掇拾的就是這樣的發生於五代時期的後唐明宗皇帝的小故事。

在紛亂的五代十國時代,朝代和帝位更替非常頻繁。後唐是五代中版圖最大的一個王朝,後唐明宗李亶(西元867年—933年),是五代十國多位帝王中的少數明主之一,他從平民到皇帝之路也異於常人。

明宗初名李嗣源,應州金城縣(今山西省應縣)沙陀族人。他才13歲就騎射出眾,每次圍獵時,舉箭仰射飛鳥,每發必中。河東節度使李克用(追尊後唐太祖)的父親(追尊獻祖)見了他,撫著他說:「英氣如父,可服侍在吾左右。」

李嗣源的父親李霓是獻祖的愛將。獻祖曾在蔚州遭到吐渾攻擊,當時部下離散,他也深陷危境之中。當時李霓身先士卒殺出重圍,為他解了圍。

腹中胎兒預言「天子來了」

明宗在未顯貴時,曾隨著蕃將李存信巡視邊境。有一次住宿雁門的旅館。當時旅館女老闆正懷孕,當明宗到來時,她有些怠慢,慢吞吞的還沒準備吃的東西。

這時,旅館女老闆聽到自己腹中傳出聲音說:「大貴人來了,應該快點準備食物。」[1]這個聲音是來自妊娠中的胎兒,女老闆聽得真切,她非常訝異,於是立刻起身親自動手炊煮,也改變了對待明宗的態度,變得恭敬有禮。

明宗詢問她為何態度突然改變,她回答說:「公貴不可言。」

明宗繼續追問原因,旅館女老闆詳細敘述了胎兒從腹中傳出來的話語。

明宗說:「你這樣恭順,是怕我屈辱你罷了。」

後來李嗣源果然像胎兒所言那樣,登基做了後唐的皇帝,在位八年。

正史中的後唐明宗

後唐明宗李亶(李嗣源)。(公有領域)

唐僖宗中和四年(西元884年)李克用(西元856─908年)和他的軍隊宿在汴州上源驛時,遭到宣武節度使朱全忠和屬下將領楊彥洪密謀暗殺,被軍隊團團圍攻,史稱上源之難。當時李克用酒醉,圍攻者勢眾,軍中高層的將佐多人遇害罹難。當時李嗣源年僅十七,他護著李克用跳牆脫難,在亂箭流矢萬發之中,毫髮無傷。李克用對他愛護有加,並收為義子。李嗣源奉事李克用達三十年之久。

後唐的第一位皇帝是莊宗李存勗(西元885─926年,923─926年在位),他是李克用的兒子。後唐建立後,莊宗失政,四方饑饉,有賣兒鬻妻者,路上難民遍布。莊宗被流箭射中崩逝後,京城大亂,燒殺剽竊不息,僚臣請李嗣源入京都洛陽。因李嗣源德業震主,起居也受到祕密監視。監視他的官員告訴他「德業震主者身危」,他說「吾心不負天地,禍福之來,吾無所避,付之于天」。意思說,我心不負天地,是禍是福我也不躲避,交給上天來作主。

之後,李嗣源又被軍士擁戴登基。新政展開之際,屬下上奏「不願殿下稱唐,請更名號」。但他深深感到自己四十三年來和後唐李家二代出生入死的密切關係[1],已是同宗人,同宗不異號,故而登基稱後唐明宗。

明宗即位後,留心民間疾苦,革除了斂財的弊政,減輕人民的稅賦,並廢除傷害民生的官職和官員,使後唐保住了小康的局面。

在很多高人看來,人的命運在一出生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貴為君主之人的命運怎能隨便呢?又怎能沒有事先安排呢?不僅人的一生是註定的,整個大的天象都是高層境界的神已經安排好的。否則也就沒有這故事中胎兒的預言了。

註釋:

[1]據《舊五代史‧明宗紀一》記載:「帝嘗宿于雁門逆旅,媼方娠,不時具饌,媼聞腹中兒語云:『大家至矣,速宜進食。』媼異之,遽起,親奉庖爨甚恭;帝詰之,媼告其故。」
北宋孫光憲所作《北窗瑣言‧第十八卷》中記載這一段,說旅舍婦人腹中兒說話告訴其母說:「『天子至,宜速具食。』聲聞于外,媼異之,遽起親奉庖爨,敬事尤謹。」

[2]據《舊五代史》記載,明宗曰:「予年十三事獻祖,以予宗屬,愛幸不異所生。事武皇三十年,排難解紛,櫛風沐雨,冒刃血戰,體無完膚,何艱險之不歷!武皇功業即予功業,先帝天下即予天下也。兄亡弟紹,于義何嫌。且同宗異號,出何典禮?運之衰隆,吾自當之,眾之莠言,吾無取也。」(《舊五代史‧卷三十五‧唐書十一明宗紀第一》)

資料來源:《舊五代史》、宋代孫光憲《北窗瑣言》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君子為什麼能「溫故而知新」和「不器」呢?是因為君子「志於道」。本篇是講「為政」的,君子「溫故而知新」和「不器」是重要的但還不夠,所以本章強調了第三點——「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這樣為政更能令人信服、政令暢通。
  • 夏至是節氣的重要標誌,對我們的生活具有重要意含:夏至是一年節氣的中點(從冬至算起),夏天的中點,也是盛暑之至,陽氣之極。還有「古人不賀夏至」,這是為什麼呢?展現什麼中華文化哲學,給我們的當下生活什麼啟示呢?
  • 「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孔子讚美子貢為「瑚璉之器」,以宗廟裡用來盛黍稷的貴重禮器為喻,稱許其堪為大用之才。那麼「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遠境界?
  • 話說,曹寅履職的南京,那是十三朝古都,匯聚天下人文精華的故地金陵,更是前朝大明的留都,是前朝風流客、東林黨人的雲集之地。而讀書人讀聖賢書,所持有的固執觀念,自然是漢人天下,漢家血脈主宰神州。
  • 天下之義理無窮,而人之聞見有限。若專靠記問,則胸中所得,能有幾何?若能於舊日所聞的時時溫習,如讀過的《詩》《書》,聽過的講論,都要反覆玩味,而不使遺忘,又能觸類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漸漸理會過來。將見義理日益貫通,學問日益充足。
  • 古中國有個敬老孝親的傳統習俗,就是子女給年邁的父母做壽。即使平民百姓也會吃長壽麵、蒸壽桃(麵點),貼個窗花什麼的。富貴人家就講究了,《紅樓夢》裡賈母的80歲大壽,張燈結彩,大擺酒席,還有戲班子唱戲呢!
  • 分析這個人做這個事情的方法和過程、心理和動機。即使為惡的人,也要看他是迫於無奈還是心存惡念,抑或好心幹了壞事?至於行善的人,也要看他是真心為善還是沽名釣譽。
  • 顏回十三歲即拜孔子為師,學習、修身十分用功,二十九歲就頭髮全都白了。孔子曾稱讚顏回「不遷怒,不貳過」、「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不幸短命死矣」。 他去世的時候,孔子痛呼「天喪予,天喪予」。
  • 陳宣帝陳頊像,出自唐閻立本《歷代帝王圖》。(公有領域)
    《歷代名畫記》是唐代張彥遠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繪畫通史,為後世研究中國美術史和傳統文化留下了寶貴的史料。
  • 康熙第三次下江南南巡時,經過南京,下榻在曹寅的江寧織造府。曹寅的嫡母孫氏,當年小玄燁的奶娘,出來給康熙磕頭。康熙當時拉著她的手,對周圍的臣工感慨道:此乃吾家老人也!當時正是春天,廳堂前有萱草盛開,康熙手書「萱瑞堂」,賜給他的孫氏奶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