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苑名人傳》:佛羅倫薩畫家、雕塑家達‧芬奇的一生(四)

喬治‧瓦薩里(Giorgio Vasari)著 嘉蓮譯
列奧納多‧達‧芬奇,《吉妮芙拉‧德本齊肖像》(Portrait of Ginevra d' Amerigo Benci),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藏。(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338
【字號】    

接上文

列奧納多‧達‧芬奇,人體解剖研究素描局部,約1510年作,英國王家圖書館藏。(公有領域)Photographs must not be archived or sold on.

當達‧芬奇在創作《最後的晚餐》時,餐廳對面牆上以古老的樣式畫著一幅基督受難圖。他在一邊畫了公爵盧多維科(Ludovico)及其長子馬西米利亞諾(Massimiliano)的肖像;另一邊畫上了公爵夫人貝特麗絲(Beatrice)及另一個兒子弗朗切斯科(Francesco),這兩個兒子後來都成為米蘭公爵;所有人物都描繪得唯妙唯肖。

進行這項創作時,他還向公爵提議用青銅鑄一匹形體巨大的馬,以便將公爵的形象置於馬上作為紀念像。工程從一開始規模就如此宏大,以至於根本無法完成。有些人認為(人的判斷是如此不同,而且常常是出於嫉妒的惡意),列奧納多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完成,因為作品尺寸如此之巨,要想將其鑄成一體,面臨的困難極大;也可以說,由於他的許多作品都沒有完成,很多人在看到結果時,可能已經下了這樣的判斷。而事實上,有理由相信,他那才思廣博、頂尖卓越的頭腦由於過於雄心勃勃而受到阻礙,個中原因正在於他精益求精、盡善盡美的願望。誠如我們的彼特拉克(Petrarca,註1)所言,「這樣一來,工作被願望耽擱了。」(Tal che l’ opera fosse ritardata dal desio. )

確實,那些看到列奧納多製作的巨大黏土模型的人發誓說,他們從未見過比這更優美、更精湛的東西;這件模型一直保存到法國人跟隨法王路易開進米蘭、將其打成碎片(註2)。他為這件雕塑做的一件公認完美無瑕的蠟製小模型也佚失了,同時丟失的還有他通過研究創繪的一本馬匹解剖學圖冊。

隨後,他以更大的熱忱投入人體解剖學研究,得到當時在帕維亞(Pavia)講學並從事解剖學著述的傑出哲學家馬坎托尼奧‧德拉托雷(Messer Marc’ Antonio della Torre)的襄助,列奧納多的研究反過來又幫了德拉托雷。我聽說,後者是最早用蓋倫(Galen)學說闡釋醫學問題的人之一,為解剖學帶來了真正的光明——直到那時,這門學問都一直籠罩在愚昧無知的濃重黑暗中。

在這一領域,列奧納多的才智、研究與技藝對德拉托雷的幫助極大。列奧納多用紅粉筆畫了一本圖冊,將他親手解剖的人體描繪得極盡精微,還用金屬筆加上批註。他先畫出所有人體骨骼,再依序加上所有神經,而後是包覆著神經的各種肌肉:第一畫附著在骨骼上的,第二畫使人體結構穩定的,第三畫讓人體運動的;在各部位旁邊,他用左手(從右向左)倒著寫下一個個走形的字母;凡是沒有練過閱讀這種奇特文字的人都看不懂,唯從鏡中方能讀出。

列奧納多‧達‧芬奇,人體解剖研究素描,約1510年作,英國王家圖書館藏。(公有領域)

這些人體解剖學手稿,很大一部分在米蘭一位紳士弗朗切斯科‧梅爾茲(Messer Francesco da Melzo,註3)手中。列奧納多在世時,梅爾茲是個非常俊美的男孩,深得他的喜愛,如今他是一位同樣容貌不凡且溫文爾雅的老者。他非常珍視這些手跡,像對待文物一樣,與帶來幸福回憶的列奧納多畫像收在一起。所有看過手稿的人都無法相信:他那神聖的頭腦對於藝術以及肌肉、神經和靜脈的論述竟如此出色,而且對這一切如此孜孜以求、勤奮不輟。

列奧納多畫像,由弗朗切斯科‧梅爾茲所繪,紙上紅粉筆素描,作於1510年之後,27.5×19 cm,英國王家圖書館藏。(公有領域)

米蘭一位畫家(註4)手中也有列奧納多的一些手稿,也是用左手倒著寫的,其中談到了繪畫,還有畫素描稿和著色的方法。此人不久前到佛羅倫薩來見我,想將這些筆記印出來;他帶去了羅馬以便付諸實施,但不知後來結果如何。(註5)

回來說列奧納多的作品:在他那個年代,法國國王進駐米蘭,要求列奧納多設計些奇怪的東西。於是他製作了一隻獅子,走幾步就會打開胸膛,露出裡面插滿的百合花(註6)。

在米蘭,他找了米蘭人薩拉伊(Salaì)做助手,薩拉伊風度翩翩,英俊迷人,一頭細密的環形捲髮,深受列奧納多青睞;他教了他許多藝術方面的東西,米蘭一些據傳為薩拉伊的畫作是列奧納多修飾過的。

列奧納多回到了佛羅倫薩,發現聖母忠僕會的修士們已委託菲利皮諾(Filippino)創作聖母領報教堂的高祭壇畫;於是列奧納多表示,當時換作他也會很樂意承擔此創作。菲利皮諾是個很謙和的人,聞訊便退出了這項工作。而修士們為了讓列奧納多能畫出此畫,將他延請至修道院,負擔了他和全家的開銷;就這樣,他讓他們期待良久,但始終未動一筆。

最後,他畫了一幅包含聖母、聖安妮(註7)和基督的草圖,不僅使所有藝匠大為驚異,而且當完成後,男女老少就像參加莊嚴的節日慶典般,連續兩天湧向展示此畫的房間,以端詳列奧納多筆下的奇蹟,所有人都為之稱歎不已。這位聖母的面龐極盡單純和優美,賦予「基督之母」畫像以特有的優雅,因為列奧納多想要表現人們期待在聖母形象中看到的謙卑。聖母欣然見到聖子之美,心中無比滿足;她一邊溫柔地將愛子抱在膝上,一邊不失凜然地俯視著和小羊玩耍的幼小的聖約翰;聖安妮也面露微笑,滿心歡喜看著自己的塵世後代成神成聖——畫面構思真不愧出自列奧納多的頭腦與天才。如下文還將談到的,這幅草圖後來流入了法國。

列奧納多‧達‧芬奇,《聖母子與聖安妮和施洗者聖約翰》(Madonna and Child with St Anne and the Young St John), 紙上炭筆與白粉筆素描,1499—1500年或1506—1508年作,141.5×104.6 cm,倫敦國家美術館藏。(公有領域)

他為吉妮芙拉‧德本齊(Ginevra d’ Amerigo Benci,註8)畫了一幅肖像,是幅非常美的作品,而把祭壇畫創作丟給了修士們;修士們回去找菲利皮諾,但後者也沒能完成,因他當時已被死神帶走。(待續)

列奧納多‧達‧芬奇,《吉妮芙拉‧德本齊肖像》(Portrait of Ginevra d’ Amerigo Benci),木板油畫,作於1474—1478年間,38.8×36.7 cm,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藏。(公有領域)

譯者註:
註1: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rca),意大利學者、詩人,被視為人文主義之父。
註2:1499年第二次意大利戰爭開始時,法王路易十二領兵入侵米蘭,這個黏土模型成了箭靶。
註3:弗朗切斯科‧梅爾茲(Messer Francesco da Melzo)亦作Francesco Melzi,Francesco de Melzi。
註4:達‧芬奇手稿在弟子梅爾茲去世後東零西散。1817年,經梅爾茲等分類整理的達‧芬奇《畫論》(Trattato della pittura)手稿在烏爾比諾圖書館重見天日,才初次印行。此前坊間流傳著數十種抄本,1651年法國印行的版本就是依據此類抄本之一。
註5:原文此處名字失記。——原註
註6:百合花是法國王室的象徵。
注7:聖安妮(Saint Anne),耶穌之母馬利亞的母親,耶穌的外祖母。
註8:據瓦薩里描述,《吉妮芙拉‧德本齊肖像》作於1500—1506年間,但德本齊那時應已四十多歲;目前此畫咸認創作於1474—1478年間的早期作品。

本文(《藝苑名人傳》)作者簡介:

喬治‧瓦薩里(Giorgio Vasari,1511—1574)是意大利畫家、建築師及作家。他因1550年的著作《最優秀的畫家、雕刻家和建築師的生平》(The Lives of the Most Excellent Painters, Sculptors, and Architects,又稱Lives of the Artists,即「藝苑名人傳」)而被視為世界上第一位藝術史學家。瓦薩里的藝術史講述了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與北歐傑出畫家、建築師和雕塑家的生平及其重要作品。

(點閱【列奧納多‧達‧芬奇的一生】系列文章。)

(藝術專用)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舍維尼城堡(Château de Cheverny)不僅僅是一座雄偉的城堡古蹟,更是一座實實在在的家庭住宅。這座城堡座落在法國中部羅亞爾河岸的一個美麗山谷中,是一個活生生的博物館,展示著過去法國家庭生活的樣貌。
  • 瓷器的歷史大約可追溯至兩千年前的中國。瓷器是一種玻璃化半透明的白色陶瓷,通常由高嶺土(kaolin)(一種黏土)和白墩子(petuntse)(一種礦物)以高溫燒製而成。瓷器到了近代才成為西方的遺產。14世紀時首次從中國傳入歐洲。
  • 一生嗜茶,精於茶道的陸羽,被譽為茶聖,奉為茶仙,親自踏訪考察各地茶鄉,從種茶、制茶、焙茶、飲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質、土壤、氣候等環境因素,如何影響茶葉的生長和氣味,更講求煮茶技藝、飲茶的配置與器皿,因而寫就世界首部茶學專著――《茶經》。
  • 1940年代後期,儘管世界逐漸從二戰的破壞中恢復過來,但有些傳統藝術和文化的元素卻逐漸被削弱了,傳統藝術中的真、善、美價值漸趨式微。
  • 聖約翰大教堂擁有雕刻精美的外觀和雙排飛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無疑問是晚期哥特式建築。教堂長377英尺,寬203英尺,白色拋光外牆上裝飾著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戶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飛扶壁。飛扶壁上妝點超過95位十九世紀荷蘭人物。一旁簡約的紅磚羅馬式塔樓與哥特式裝飾風格的大教堂形成鮮明對比。
  • 富維耶聖母大教堂(Notre-Dame de Fourvière)與巴黎聖心大教堂(Sacré-Coeur)一樣,都是為了遏止社會主義公社的發展而建造,標誌著回歸宗教與傳統。
  • 菲利普期望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能成為精神生活和學習中心,以培養智慧、文化和修養等領域為宗旨。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涵蓋了修道院、修女院、大教堂、圖書館、學校和醫院,還有西班牙王宮,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群。
  • 16、17世紀的袖珍肖像畫主要裝在吊墜的項鍊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禮物、愛情象徵或是紀念出生或死亡的紀念品。到了18世紀,袖珍畫因應珠寶而生,出現在項鍊垂飾或鑲嵌在戒指或手鐲中。期間許多來自歐洲的袖珍畫畫家來到美國為新共和國的公民作畫。然後,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裡,袖珍畫的需求迅速增長,在美國市場風靡了很長一段時間。
  • 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Alabama State Capitol)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是該議會大廈特色。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與其它州的議會建築類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個城市。
  • 博物館研究古董盒子並不是看裡面是不是還裝有原來的東西或已空無一物。學術上打開古董盒子的目的是研究盒子的材質、形狀、功能和美感的歷史背景和故事。古董盒子的外觀自成一格,至今仍吸引人們觀賞,想一探究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