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首飾系列之三

金輝玉質凝皓腕:中華傳統腕飾漫談

作者:蘭音
圖為清代的金纍絲花卉響鐲。(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991
【字號】    
   標籤: tags: , ,

古代女子的妝匣之中,手鐲、手串之類的腕飾,當是非常特別的存在。

簪珥瓔珞之類的傳統首飾,總是佩戴於醒目位置,或為容顏增添風采,或應禮制彰顯身分。腕飾,則掩其形於廣袖之中,振其聲於金玉之間。其形態和精美程度,更不因隱蔽性而有半分敷衍,就像一位與世無爭的君子,懷抱凌雲高遠之志。佩戴時,它總是輕輕觸碰著臂腕,聆聽聲聲脈動,更像一位體貼的密友,讓人感到平靜而熨帖。

今人不見古時月,穿著當今西式服裝的我們,似乎已無法體會古人於首飾的情感。但我們可以回溯歷史,追尋腕飾的前世今生,一探舊時的驚鴻倩影。

腕飾姓名考

提到腕飾,大家最先想到的,大概是玉石手鐲和各種材質做成的手鍊。腕飾與耳飾、戒指等首飾,幾乎同時出現在歷史上的新石器時代,經過數千年流傳、演變,品類越發豐富,名稱更是讓人眼花繚亂。最常見的,是一類質地堅硬的環形腕飾,以單環樣式為主,類似今天的「手鐲」。先秦時期,這類腕飾的材質主要是玉石,它便有了自己的名字——瑗。據《爾雅註疏》的解釋,瑗指的是孔徑大於物品邊寬、邊緣薄的環形玉器。

圖為戰國至西漢的扭絲紋玉環。(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漢代以後,金屬材質手鐲加入腕飾家族,古稱「瑗」便不再適用,代之以「釧」「鐲」,玉質腕飾則改名「環」,都是常見的腕飾稱謂。如繁欽《定情詩》曰:「何以致繾綣?綰臂雙金環。」曹植《美女篇》曰:「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初唐的《北堂書鈔》解釋釧:「為環約腕。」釧,幾乎可以代指唐以前的各類金屬腕飾。

鐲一詞,原指一種形似小鐘的軍中樂器,到了唐宋時期,開始作為腕飾的代稱。南宋《夷堅志》載:「在日藏小兒手鐲一雙,夫人金耳環一對。」鐲在宋代,已經成為較為流行的腕飾名稱。

環形腕飾中,有一種螺旋式的多圈形制,擁有許多冷門的名稱。在漢代,這類腕飾名為「跳脫」「條達」「條脫」「挑脫」等。從發音可推斷,它們是來自某種外族語言的不同音譯版本。因而,多環腕飾是一種極具異域風情的飾物,它獨特的裝飾效果曾在中原風靡許久。《定情詩》中還有一句「何以致契闊?繞腕雙跳脫。」漢朝女子特意將跳脫和金環等飾物並舉,也就是有意識地將單環和多圈的腕飾作區分,反映出時人對腕飾的重視與衷愛程度。

中唐時期,唐文宗曾問大臣:「古詩云:『輕衫穩跳脫。』跳脫是何物?」大臣不知,文宗解釋說:「就是今天的腕釧。」(見《唐詩紀事》)小小腕飾,成了大唐天子考校臣子的題目。宋代以後,多圈腕飾又有了更為形象的名字:纏臂、纏釧,明代俗稱「鐲頭纏子」。一個「纏」字,就把那種多個圓環包裹住臂彎的形態勾勒出來。

鐲、釧、纏臂這類腕飾,大多為封閉式,形狀固定且不可調節大小,取戴時諸多不便。另有一類可稱為「軟鐲」的,也是古人長期佩戴的飾品。比如珠串,用各類玉石珠子串連而成,在新石器時代亦有大量出土,在周代已成流行。漢代時,此類腕飾名為「繫臂珠」。在清代,珠串頗受滿族貴族推崇,並且從佛教的念珠發展出兼具修持與裝飾特色的手串,名為「十八子」。

另有一種腕飾,從結繩工藝發展出的五彩編織手繩,早期名為「五色縷」,或長命縷、續命縷、朱索等。戴手繩的習俗,大約自漢代開始盛行,最初古人在端午節那天,將其掛在門上。五色對應五行、五方,古人利用五行力量,賦予手繩之中,以起到驅邪消災、消災納吉的功用。在今天,我們仍然可以看到五色縷或其它編織手繩,已成為代表傳統民俗的特色飾品。

造型多變、美與實用兼備

腕飾藏於袖底,旁人難得一見,然而古人從不吝將智慧和創意注入於腕飾之中。即使是外形固定的環狀腕飾,依然能體現古人的匠心獨運,反映了腕飾從古樸到精美的古今流變。

圖為《簪花仕女圖》局部,畫中女子佩戴多圈腕飾。(公有領域)

從漢代始,佩戴腕飾之風盛行;隋唐至宋代,女子以腕飾為妝飾用品的習俗更為普遍。無論是單環式的鐲釧,還是多圈式的纏臂,或經過工藝改良、或注重細節雕琢,成為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的精品。

唐代的環狀腕飾,仍以單環的鐲釧和多環連續的纏臂兩大類為主。最大的創造,是將鐲釧形制,從封閉的圓環形改為金屬質地的開口式,並定形為傳統樣式延續至明清。其造型為:環面中間寬,向開口處兩端逐漸收窄至薄薄的扁片,鐲頭以細絲纏繞,或直接將其外翻打卷收束。這種腕飾存放時,便展開拉平,形狀猶如一枚柳葉,看上去更像是一支髮簪。使用時,佩戴者可根據臂腕大小,將鐲釧適度彎曲。

還有一種改良的環形腕飾,是將玉質環體分割成若干塊,每塊以金屬包裹兩端並相互連結,組成完整的環形。這兩種腕飾,皆可實現腕飾的自由開合,不僅取戴簡便,尺寸也能夠更好地貼合人體,增強舒適度和修飾感。

早期的多圈腕飾,形態簡樸。比如戰國時期出土的一件「金盤絲」,是一種單純由細金條盤繞兩圈有餘的飾品,兩端無任何裝飾。而到了宋代的金纏臂,較多的實物出土,則圈數或少或多、裝飾或簡或繁,淡妝濃抹總相宜。而共同的做法是:將金銀條錘扁、繞圈,製成螺旋狀多圈,整體造型酷似彈簧,少則三至八圈,多則十幾圈,可調整寬度;然後,用細絲將鐲頭與鄰近的圓環纏繞在一處,做成可滑動調節的細密繞線。

有時候,纏臂表面還會鏨刻花紋,光彩瑩瑩,又內涵豐富,將女子襯托得光潔如玉、嬌俏可人。整齊而靈動的多圈腕飾,獨具纖弱輕盈的美感,更易牽動文人墨客的詩情。纏臂也經常代表繾綣愁緒或優美意象,出現在宋元文學中。如宋代朱淑真有詞曰:「調硃弄粉總無心,瘦覺寒餘纏臂金。」元人周巽有詩曰:「玉鳳搔頭金纏臂,琇瑩充耳雙明珠。」

圖為清代水晶手串。(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再說那精緻龐雜的結藝手繩和形形色色的排珠手串,更讓腕飾的形態千變萬化。而千萬種軟鐲中,清代的「十八子」手串,將結藝和串珠形式完美結合,應是最為精巧華美的一類。所謂十八子,就是用十八顆珠子與配珠、墜飾組成的手串。它起源於佛教的念珠,為記數誦經或念誦佛號的遍數而用。修行者認為,持十八子可以「攝心」,達到驅除雜念、靜心修持的境界。

十八子的基本形制為:手串主體為十八顆主珠,中間放置材質不同的三通「佛頭」和隔珠;三通的兩側有編織掛繩,並連接墜飾,包括「佛頭塔」、「金剛杵」配珠,以及寶石或金屬材質的背雲和墜角。十八子原本的使用方法,是戴在手腕上或持拿於手中,滿人則衍生出新的使用方式。無論男女,皆可將它掛在衣襟鈕扣上,作為「壓襟」掛飾。精美的十八子,從清代晚期開始大量出現在宮廷繪畫中,成為清代服飾體系中的典型配件之一。

無鐲不成婚 腕飾的美好寓意

腕飾乃貼身配戴的首飾,彷彿是古代女子親密的知己,逐漸發展為定情、定婚之物。南宋《夢粱錄》載:「且論聘禮,富貴之家當備三金送之,則金釧、金鋜、金帔墜者是也。若鋪席宅舍,或無金器,以銀鍍代之。」無論家境貧富,手釧、戒指、霞帔墜都是必備的三大聘禮。

圖為清代珊瑚子孫萬代鐲。(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名貴的金釧,也是皇家婚禮中的重要聘禮之一。《東宮舊事》載:「太子納妃,有金釧二雙。」在明代,釧飾被納入禮制,作為后妃的「納徵禮物」之一。據《大明會典》的記載,皇后有金鈒花釧一雙、金素釧一雙、金連珠鐲一雙,皇太子妃、親王妃亦各有金鈒花釧一雙、金光素釧一雙、金龍頭連珠鐲一雙和金八寶鐲一雙。

清代,旗人還有「小定」的婚俗,即在訂婚之後,男方將如意、荷包,以及簪釵、戒指、手鐲等金銀首飾送到女方家中,作為定禮。直到今天,金手鐲也是備受青睞的婚禮飾品,民間也一直有「無鐲不成婚」的說法。

腕飾在首飾門類中,屬於體量較大的一類,而金玉材質和特殊工藝製成的鐲釧,具有極高的商業價值,因此成為地位和財富的象徵。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墓葬中首飾的數量與工藝水平,直接反映出墓主人地位的尊卑。到了明代,朝廷規定了不同社會階層的女子,必須佩戴不同材質的鐲釧。《明太祖實錄》載:后妃的釧鐲可用金玉、珠寶、翡翠等材質;一品命婦戴金鐲,五品可戴銀鍍金材質,六品及士庶之妻只能用銀質。

由於腕飾所代表的貴族身分,它也成了賞賜或進貢的珍品。如東漢孫成等宦官因擁立漢順帝有功,曾得賜金釧、指環等物。《天直行記》載,安南國朝貢的寶物中,有一對鑲珍珠的金釧,其中金重一兩,珍珠一千顆,可謂價值連城。

流行易逝,經典卻從未老去。腕飾發展至今,珠玉的溫潤,金銀的奢華,仍是它最美的模樣。若有機會,願我們能佩戴一枚復古的腕飾,將它細細欣賞、把玩,去感受那數千年凝結成的匠心之美與文化之韻。

參考資料:論文《中國古代臂飾文化考》@*#◇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簪指綰髮或妝點的頭飾,珥指或簡約或繁麗的耳飾。精煉的語言,描摹出古代女子的妝飾風華,以及那份沉靜懷舊的繾綣心曲。時光流轉,簪釵等頭飾,到如今已不多見。唯有耳畔點點珠翠光華,仍然熠熠生輝,真正成為不可或缺的閨中良伴。
  • 以當今的眼光看,各類珠寶首飾中,戒指應當是最具儀式感的一款配飾。無論是貴重的求婚鑽戒、婚禮上互換的對戒,或是老夫老妻日常配戴的戒指,都默默傳遞出婚姻聖潔與幸福的意味。這些源自西方的戒指文化,已經佔據我們的內心多年。
  • 它是古代女子妝髮造型中的小配角,又總是變換著自己的模樣,吸引人們的目光。有時飛上髮髻,做一隻精美的小簪釵,有時停駐在眉心或兩鬢,變成各種型態的小貼飾。它不是梳洗打扮的必備步驟,卻有著點睛之筆的奇妙效用。 花鈿,一款小巧而看似不起眼的飾品,卻代表了華麗、尊貴、精緻等諸多令人嚮往的意象,將它比做「人間富貴花」再合適不過。我們就來看看,花鈿在各個朝代是怎樣一步步華麗變身的。
  • 正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不同的朝代,大到文化藝術,小到風俗服飾,都呈現出不同的風貌。哪怕是女子穿戴的首飾,在每個朝代也有鮮明的特色。如果說唐朝代表富麗堂皇的蓬勃生機,宋朝代表低調典雅的婉約氣質,那麼關於明代首飾的關鍵詞,應是精細、齊整與端豔。
  • 莫高窟里,諸天菩薩胸前各色寶石串成的珠鏈,叫什麼名字?《紅樓夢》中,象徵金玉良緣的寶玉項圈和金鎖項圈,又有什麼來歷?千百年來,從印度到中土,從天國到世俗,有一種來自佛教的飾品,逐漸成為中華古代首飾中精美華麗的一類。它有一個美麗的名字——瓔珞。
  • 抹額,一種覆蓋於額頭上的傳統飾品。你能在古代小說的世家子女身上,找到它的身影;也能在傳世國畫和老照片中,一窺它的形貌。這幾寸寬的帶狀飾物,或嵌以珠玉,或施以彩繡,總是與錦衣華服結伴出現,已經成了古人身分和權勢的象徵。
  • 風度翩翩的貴公子,腰間總是垂掛著長長的玉佩;知書達禮的大家閨秀,行走之際也是環佩叮噹,如聞清樂。它們代表了古人穿戴方面的又一重要品類——腰飾。
  • 步搖之名,源於它自身的形態。《釋名‧釋首飾》載:「王后首飾曰副。副,覆也,以覆首,亦言副貳也,兼用眾物成其飾也。步搖,上有垂珠,步則搖動也。」王后的首飾非常複雜,需要借助假髮固定各種頭飾,副即附著在真髮之外的假髻。假髮上插戴各種飾品,其中懸掛珠子,在人行動時不停搖曳的首飾,就是步搖。
  • 在今天,「鳳冠霞帔」一詞,幾乎成為中華傳統嫁衣的代名詞,其實這對古代首飾的一大誤解。
  • 君子為什麼能「溫故而知新」和「不器」呢?是因為君子「志於道」。本篇是講「為政」的,君子「溫故而知新」和「不器」是重要的但還不夠,所以本章強調了第三點——「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這樣為政更能令人信服、政令暢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