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時節

【經典名作中的秘密】殷勤謝紅葉

作者:文逸飛

(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82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盧渥是唐宣宗時的一名中書舍人,有一年,他到京城參加考試,趁著閒暇四處逛逛,不覺漫步到了宮廷外的御溝上。

秋涼時節,御溝的水面飄流著片片紅葉,好不美麗。盧渥忽然發現其中一片紅葉上頭似乎有字,於是將它撈起一看,葉面竟題了一首詩:

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閒;
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

流水為何這麼急切呀,
我在這深宮裡卻鎮日無事可做的悠閒!
我殷勤地拜託紅葉,
請你代替我隨著流水去到人間。

明 唐寅〈紅葉題詩圖〉。(公有領域)

這是一首絕句,由詩意看來,當是出自宮中女子。全詩巧妙的以流水紅葉為喻,淺淡數語,卻道出了千萬思緒。

首二句以流水的急切,與深宮的漫長靜止形成強烈對比;描畫出主人公深居內苑,鎮日無事,卻又只能眼睜睜看著青春流逝的心焦。

紅葉雖美,偏是凋零之物,正如宮中無人欣賞而徒然美麗的容顏,只能隨著歲月枯萎。然而流水猶能出得宮廷呀,宮中的人呢?也只能將心託與紅葉,盼它代替自己,逃出深宮,看見寬廣的世界了。「殷勤」二字,寫出了宮女的深切期待,和無人可訴的寂寞悲傷。

盧渥心中感動,將這片紅葉好好地收藏了起來,放進箱底。

後來唐宣宗遣放宮女嫁人,百官司吏都可以前往擇配。盧渥這時也已做了官,便迎娶了一位宮女(韓氏)回家。

婚後韓氏理家,無意中從箱底發現了這片紅葉,驚訝極了,原來那正是她當年在宮中題詩的紅葉呀。兩人嗟嘆良久,才知道姻緣真是由天所定!(1)

後來人們便以「紅葉之題」、「御溝流葉」等語來比喻姻緣的巧合。

註 (1):唐‧范攄《雲溪友議》卷下〈題紅怨〉:
明皇代以楊妃、虢國寵盛,宮娥皆頗衰悴,不備掖庭。常書落葉,隨御水而流,云:「舊寵悲秋扇,新恩寄早春。聊題一片葉,將寄接流人。」顧況著作聞而和之。既達宸聰,遣出禁內者不少,或有五使之號焉。和曰:「愁見鶯啼柳絮飛,上陽宮女斷腸時。君恩不禁東流水,葉上題詩寄與誰?」

仕女图 (高清晰图)
窈窕淑女(大紀元)

盧渥舍人應舉之歲,偶臨御溝,見一紅葉,命僕搴來,葉上乃有一絕句。置於巾箱,或呈於同志。及宣宗既省宮人,初下詔,許從百官司吏,獨不許貢舉人。渥後亦一任范陽,獲其退宮人,睹紅葉而吁怨久之,曰:「當時偶題隨流,不謂郎君收藏巾篋。」驗其書,無不訝焉。詩曰:「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閒。慇懃謝紅葉,好去到人間。」@

《獨釣寒江雪》封面。(文津出版 提供)

選自《獨釣寒江雪──經典名作中的秘密》/文津出版
大紀元讀者購書優惠 https://goo.gl/27qA1k

責任編輯:芬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然而,國境的安寧,四海的昇平,是要以戰士的風霜與離鄉背景做為代價的。那塞外雄偉的風景,背後是刺骨的風沙,與深閨夢裡的眼淚。邊塞與閨怨,就成了唐詩題裁中互為表裡的內容。
  • 孟浩然年長李白十二歲,當時已經是名滿天下的詩人了,而年輕的李白才初出茅廬呢。他們一見如故,時相往來。李白彷彿像見到了一座高山,一心只想親近與登攀;孟浩然的胸懷磊落,恬淡自然,讓李白寫下了「吾愛孟夫子」的滿腹欽仰:
  • 李白應是深具仙根的,據《李太白全集》裡記載,他與東巖子在山中養了一千多隻珍禽,並能召喚牠們;這段時光想必也奠定了李白詩文中具有的「神仙氣息」。
  • 公元七二七年,年輕的李白來到湖北安陸,一腳踏進秀麗的碧山,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這裡有山巒疊翠,花樹如仙,甘泉清冽、鳥語低迴,……
  • 離別,給人的印象似乎總是悲傷的,壯年時離別,是一種沉痛的割捨;暮年時離別,是一份對逝者的自傷;然而,離別發生在意氣風發的青年時代,卻可能於殷殷相送中,寄託了更多對未來的美好憧憬與祝福。
  • 韓愈因為諫阻唐憲宗迎佛骨,惹得皇帝大怒,把韓愈貶去潮州(廣東)當刺史,限日動身。潮州當時開化較晚,距離京城又遙遠,一路都是窮山惡水。韓愈倉皇地前去赴任,途中卻遇到一場大雪,凜冽寒風之中,大雪積累了數尺深,連馬兒都無法前行了,前後看不見道路;韓愈困在荒野中,又飢又冷,不禁絕望:「難道我今日要死在此處。」就在進退兩難之際,忽見遠處有人冒著嚴寒掃雪而來,韓愈又驚又喜,一看竟然是韓湘子。
  • 賈島對韓愈再三拜謝,兩人變成了好朋友;韓愈騎上馬,與賈島一路討論著詩文回去。一如月下劃破寂靜的聲響,賈島與韓愈的相逢,也敲開了他人生與仕途的大門。賈島後來以韓愈為師,並正式還俗參加科擧,只可惜內向孤靜的性格,使他鬱鬱不能得志,一生在排擠、貶謫,與謗議間度過。
  • 王維羈旅在外,好不容易遇上了一位剛從故鄉來的客人,想打聽家鄉的近況;沒想到滿腹鄉愁的他,千頭萬緒,不知從何問起,最後,卻提起了梅花。
  • 宋神宗元豐二年(公元一○七九年),御史何守正等上表彈劾,言蘇軾詩句譏諷朝政,暗藏不軌;神宗大怒,將蘇軾逮捕入獄待死,史稱「烏臺詩案」。這是蘇軾政治生涯的重大轉折,他在獄中歷盡折磨,三不五時接受嚴刑拷打,「詬辱通宵不忍聞」,幾度將要命絕;……所幸最終免死,改謫黃州團練副使。
  • 人稱「詩佛」,在他的詩中常常看不到作者個人的形象,只是如畫般描繪出自然的本來面目。由於長年修佛,王維的詩總表現出一種「無我之境」,沒有過多的情感,只是靜觀萬物紛陳而已。〈竹里館〉一詩卻打破了這個常例,詩中不但出現了主角清楚的自我,而且還是一個極度孤獨的形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