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欣赏

站得高才看得远──《登鹳雀楼》

作者:文思格
font print 人气: 824
【字号】    
   标签: tags: , , ,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作者简介】

王之涣(公元688-742)字季凌,是盛唐时期有名的诗人。他的诗以描写边疆风光着称。

【字句浅释】

鹳雀楼:在今山西永济县西南,楼有三层,不少唐人登楼留诗,此诗是其中不朽之作;依:靠着;尽:没有了。黄河入海流:“黄河流入海”。穷:穷尽;更:另外、再。

【全诗串讲】

明亮的太阳,靠着远山慢慢下沉,最后消失在山后面;
奔腾的黄河,向着远方匆匆涌去,最终汇流到海里面;
要想多看目力所及的远方景物,就要走到更高一层的楼上面。

【言外之意】

只用十个浅显朴素的字,画出一幅有动有静、气势雄浑的壮阔景象,使人读之如临其地、亲见其景,胸怀为之开阔;再用十个平淡无奇的字,引出一个人人明白、处处遇到的简单哲理:“站得高才看得远”,使人对熟视无睹的生活中的事实突然觉得新奇。

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有一个观察外部世界、体验内心世界的“高度”。自己的全部感情、生活以至整个世界的景象,都被这个“高度”所决定、所限制,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并努力去提高它。人们都把眼光急切地投向自己期望的美好景象,很少向下看一看自己所站的高度与别人的有何区别,向上再走一步。每一个人的生活中都有许多机会可以提高自己的立足点,使自己对整个世界的看法更全面、更接近真实。特别是当好心的人主动向你讲一个事实、让你知道一件事的真相或阐述一个真理的时候,千万别失掉一个“更上一层楼”的机会!

──转自正见网 #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王维是盛唐诗坛上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鼎足而立的大诗人。后代研究王维的学者亦称其为"诗佛"。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化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 孟浩然(公元 689─740),是盛唐时期与王维齐名的大诗人。他与王维合称“王孟”,是唐代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大多以写隐逸和田园生活而著称,其清淡、自然的诗风在唐诗中独树一帜
  • 数事例证明,对幼儿来说关键在于开发智力,培养兴趣,使他们产生求知的欲望,幷伴有想象、创造的活动。至于识字、背唐诗、算算术也可以教,但要本着不强迫孩子学为原则,也不能小学化,“填鸭式。”而应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利用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点播式的提问和风趣幽默的语言,使孩子自然而愉快地吸收,而不是灌输。这是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是启蒙,而不是系统教育。
  • 说起唐朝诗歌,人们就会联想到大唐盛世的多彩与辉煌。唐诗用辞的简练深刻,意境的浑融高超,时空的错综浩瀚,是后世文学永远都无法企及与比拟的。
  • 唐代盛唐时期经济上的稳步发展,导致了文化的繁荣;国内各民族的融合,以及日趋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使得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对各种思想和各民族文化的兼容并包,特别是儒释道三教并行的现实,使得当时人们的思想比较活泼、言行较为开放。
  • 1986年《书与画》杂志社举办全国以诗征画比赛,题目是唐诗“已凉天气未寒时”。唐末代诗人韩(hong)翎(ling)(公元842-914?年)以写香奁(lian)诗著名,他的感时述怀之作,在唐末诗坛上颇具光彩。
  •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宋词则是继唐诗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另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 如果你既欣赏唐诗、又读读宋词,你的生活中就是双珠齐耀,充满光明与美好。
  •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此诗是白居易对自己前半生经历的反思;那种彻悟后的淡泊名利,反躬自省的心态。人生的历程,在学习和经历中成长,通过读圣贤书,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处世理念,以期做得更正更好。
  • 以暮春为题材的诗古来有很多人写,如何切入是关键。杨花为什么能独得东风意呢?因为它身轻啊!它没有那么多执著和负担,没有那么多牵挂;所以春风(东风)就能带着它们飞呀飞,它们如雪花飞舞,向着晴空向着阳光飞行,再也不回来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