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夫医术高 能救活众人眼里的死人

文/颜丹
医籍中记载的多位能起死回生的名医,图为示意图。 (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596
【字号】    
   标签: tags: ,

“起死回生”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代葛洪写的《神仙传》中。该书记载着中国晋代以前近百位修炼出了神仙术的隐士或道人。能“行三十六术……起死回生,救人无数”的太玄女就是其中之一。

用神通能治病救人,这并非迷信或妄言,反而更加证明了源于道家修炼文化的古代中医对“病”的理解与西方现代的医学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比如春秋战国时,扁鹊让虢国太子起死回生,就曾明确说过太子其实并没有死,只不过得了“尸厥症”而已。看着眼前的病人气息全无,旁观者大多只会对他们下“死亡判决”。但在中国古代,像名医扁鹊这样对“生”与“死”有着极佳判断力的医生还有许多。本篇将介绍明朝医籍中记载的几位。

名医孙橹救活了难产妇人

在浙江东阳县有位医生名叫孙橹,号南屏。他天性聪慧,与众不同,尤其对医术有着极高的悟性。他曾遇到一个姓单(Shàn)的人,妻子因难产而死。但在死后第三天,那个女人的胸口仍有余温。他从单家路过,见到死者后,就立刻断定女人并没有死。后来,他给女人灌下一剂汤药,就把她给救活了,而且她肚子里的男婴也顺产出来了。

孙橹有着过人的医术,对治疗疑难杂症也很擅长。有人头上长了个瘤子,奇痒无比。他一看就说:“这不是寻常的瘤子,此为虱瘤,得把里面的虱子都清理干净才行。”说完,他把瘤子切开,从里面取出了好几碗虱子。后来,那人就再也没长过那样的瘤子了。他的医案还有很多,都被收录在他自己编写的医书中。

名医盛跃龙救活了将埋之人

在位于江浙的高邮州有位大夫名叫盛跃龙,号济寰。因承袭了祖上的医术,他给人治病时,总能收到奇效。一位孕妇出了好几天痘疹,到第九天后就不省人事了。因无法判断其生死,她家人便立刻去请盛跃龙。他一看就说:“这妇人还没死,只因毒气太盛,暂时晕厥了。”他开了几副汤药治疗,那孕妇很快就苏醒过来了。

后来,他路过一处坟地,看到一位老人在那儿伤心地啜泣,就上前去安慰他。当得知眼前这位就是名医盛跃龙后,老人便向他请求道:“我儿是昨晚刚过世的,恳请您看看,不知他是否还有救?”盛跃龙走过去看了看那个过世之人,然后准备了几碗汤药。给他灌下去后,那人就真的活过来了。

盛跃龙不仅医术精湛,还十分乐善好施。他经常拿自己的诊费来接济贫寒的百姓,颇受当地人敬仰。

名医马更生救活了暴毙之人

浙江钱塘县有位医生名叫马更生,字瑞云。他年少时,曾跟着自己后来的丈人周先生学医。没过多久,他就十分精通医理和药理了,只是从未出手给人诊治。

他丈人很喜欢下棋。一天正跟几位高手切磋棋艺,有富贵人家来请。棋没下完,他只好让马更生替他去一趟病家。马更生看到病人后,只给他开了一剂汤药,就把那人的病给治好了。

从那以后,他便声名鹊起。有一次,他路过一户人家,听说里面有人暴毙,便走进去看看。他一看那人就说:“他还没死。”可那家人不信。他坚持往那人嘴里灌进一碗汤药后,很快就让他苏醒过来了。

后来,他医术见长,只要看人气色、听人说话,就能在一两年前得知他人的死期。大家都被他神妙的医术所折服,再去他家求医问药,就不找他丈人了,都指明了要让他本人来治疗。甚至许多年之后,当地人对他的医术的赞誉依然流传。

名医方炯救活了被众医认定的已死之人

以前的福建莆田县有位医生名叫方炯,字用晦。他原本是读书人,闲暇时经常去参加士大夫的文会。后来,他对医术也颇有研究,能治疗许多疑难杂症。

当时有位僧人突然不省人事了,别的医生都说他是已死之人,不可能再救活了。可方炯去看过后,却认为他并没有死,于是想尽力一救。他找来一根竹管,把一些药粉吹到僧人的鼻子里去。过了一会儿,僧人就醒过来了。他开始不停地吐痰,足足吐了好几升。没过两天,身体就完全好了。

方炯能妙手回春,经他救活的人不计其数。他给人治病,只收富人的钱,但没花在自己身上,都用来周济穷苦贫寒之人了。他晚年时著书立说,还带了一个徒弟。那人原本也是读书人,跟他学医后,也成了当地颇有名气的大夫。

名医于应震救活了得伤寒而死的贡生

山东平阴县有位大夫名叫于应震,号旸东。他自幼学儒,曾被选入国子监读书。后来成了教授,也能讲学了。他不但有学问,对医术也很精通。

有位贡生得了伤寒,他家人派人用轿辇去请于应震。还没到病家,他老远就听到院墙里传来悲怆的哭声。有人出来告诉他,那贡生已经去世了。他进到屋里,问那家人:“他前胸还有余温吗?”他家人把身体贴过去,然后说道:“还有一点余温和微弱的气息。”于是,他立刻调制了一碗汤药,一勺一勺地喂那人服下。几勺汤药喝下去,那人就苏醒过来了。几天后,他饮食如常,就像没得过病似的。

参考资料:《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中国古代,民间一直流传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这话在学儒之人中颇为流行。因古代的儒学与医学皆源于上古之道,于是儒生与医生所承担的入世使命便有了相通之处。
  • 古代的中医博大精深,某种程度上就在于它所蕴藏的神奇力量。望、闻、问、切是古代中医的基本技能,诊病方式看似简单,但成效要想达到极高层次却并非易事。这其中的每一项都神妙莫测。不抱着“普救含灵之苦”的“大慈恻隐之心”,古代那些药到病除的医术、能断人生死的脉术都是练不出来的。
  • 中国古代医者悬壶,大多都怀揣着济世救民、扶危助困之心。从丰富的史料中不难看到,“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只是那些被撰写在《大医精诚》中的字句;“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已在历代许多身怀奇术的医生身上得以展现。
  • 死生有命,富贵由天。人一生的福、禄、寿乃至各种疾病的发作都是有定数的。时间到了,脸上的气血之色、脉络的运行状况都会呈现出异常的变化。纵观古今,惟有精通医道或修佛修道之人才能读懂身体密码,参透个中玄机。中国历朝历代都不乏这样的高人,本篇将一展明朝几位市井大夫仅以望、切就能知人生死的奇妙医术。
  •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books and herbs on the table.English Translat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used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has the function of rehabilitation.
    历代良医不仅能治人久病不愈的顽疾,而且也多有在须臾间起死回生的医术。掌握这种医疗神术的医生,首先都必须有救人济世的慈悲心和高尚的医德。看清代名医熊庆笏和刘道景起死回生的医德、神术。
  • 针灸一些救命穴位,可以救治情况危急的病人。
    中国古代医道相通,出神入化的医术比比皆是,没亲见、亲历过的人或许很难相信。但许多医生一针即瘥、一匕立起、一剂回生的案例却被详实地记录在史籍中。无数个神奇的瞬间在过往千年中都真实地发生过。本来中医就是“道家医学”,有道之士自然能悟懂、参透人体之玄奥。
  • 中国古代有许多令人称道的民间大夫,他们不仅医术高,也是重德行善之人。对于他们施行仁术的功德,《太微仙君功过格》是这样评定的:以符法针药救重疾,一人为十功;小疾,一人为五功;施药一服,为一功。
  • 望、闻、问、切的治病方法在中国古代被承传了千年。仅切脉一术,就令人叹为观止。无需用大型设备来拍片照相,亦无需将器械插入体内进行窥探。医生仅用指尖搭在病人的手腕上,就能准确地查出病灶,并洞悉发病原因。西方的仪器构造精良,却看不到遍及人体的脉络运行。中医通过切脉,就能立刻对症下药,甚至药到病除。
  • 在中国古代,没有高尚的德行,即使再聪明的人,也不会被名医授以超凡的医术。悬壶济世、成为医者之前,此人必得心怀仁善、且有着治病救人的志愿。正因为心胸宽广、豁达,只为福荫于百姓苍生,才放得下自己的名利得失,才会一心利他却不求回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