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300问】

端午节袪恶气恶疫的传统民俗有哪些?

作者:容乃加
端午节节物,含有袪邪驱毒的功效。(台北 国立故宫博物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1206
【字号】    
   标签: tags: , , , ,

黄历的五月五日是端午节。除了大家普遍关注的粽子口味,古来还有更被关心的要点,那是什么呢?古人重视养生,协和阴阳,在端午节也不例外。有什么具体作法表现在民俗中呢?

“端午”的午是指五月,黄历历法中,“五月建午取正阳之义”(《雅俗稽言‧天时》),《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为端五。端五还有许多俗称,如:端午、端阳、重午、重五;端五节也称为端阳节、五月节、重五节、重午节、午日节、天中节、菖蒲节、浴兰节、龙舟节、粽子节等等,反映了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一个和仲夏保健息息相关。

韩国端午节体验传统文化。小朋友正在沐浴兰汤——以菖蒲水洗头。(全景林/大纪元)

端午节袪毒节

端午节大约在夏至前后,这时节正处于仲夏时节,燠热的气候也由此张开,民谚说:“未吃五月粽,破裘不甘放;未吃五月粽,破棉被不甘放。”说端五日一到,冬衣、冬被就可以束诸高阁,一年中最燠热的日子也开始了。这民谚对应了天候的变化。同时,五月五日也有“恶月恶日”之称,什么原因呢?如上所说,黄历五月五日一到,严酷溽暑天气也由此展开。蚊蝇虫蠹蛇蝎等等百毒大肆活动,传染病容易滋生,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

古人过端午有一件要事,就是避恶气袪毒疫。民谚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古代人们将蛇、蝎、蜈蚣、蟾蜍、蜘蛛等五虫称为“五毒”。端午节一到,五毒害虫齐动,所以端午节袪除毒害成了重要行事。

端午节袪恶气恶疫的传统作法

芳香药草克五毒

古代典籍《夏小正》中记载:“此日(端午)蓄药,以蠲(音同捐,意为免除)除毒气。”《大戴礼》中记载,五月“蓄兰为沐浴”。面对燠热的黄历五月,古人会利用芳香的兰草、药草来净身、护身、袪毒害。

悬挂菖蒲艾草

古人防疫以“五瑞”制“五毒”,五瑞指的是:菖蒲、艾草、龙船花、石榴花和蒜头。把“五瑞”这些植物摆在家中各处,来袪毒。其中(石)菖蒲、艾草可说是为代表。宋代时就有以“菖蒲节”代指端午节的说法,展现菖蒲和端午节习俗密切的关联。在端午节民俗中,常见民间普遍挂菖蒲和艾草于檐下门前来辟邪、制毒、保健。《红楼梦‧第三一回》就描写了这般端午节的景象:“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

端午节家户悬挂艾草菖蒲,避邪驱毒一景。(龚安妮/大纪元)

石菖蒲形似剑,蒲剑斩千邪,是“天中五瑞”之首。菖蒲根茎多节匍匐于地下,有九节或十二节;革质的叶子细长似剑,有的长达一尺以上;初夏开花,长出圆柱状肉穗花序,花很小。全株具特异的香气,有杀虫灭菌的功用。《本草纲目》说“菖者百草之先生者”,“感百阴之气为菖蒲”。可见菖蒲至阳之性,不怕百阴之气。

菖蒲。(全景林/大纪元)

艾草古来就有“医草”之名,防治百病。《本草纲目》说艾草是“纯阳”植物,性极热,升阳气和杀菌功效很强。艾草和菖蒲看似柔弱,其实根性强壮,至阳之性,百阴不侵、百寒不侵,所以成了端午节袪毒、杀菌、辟阴邪的“先袪”。

浴兰汤

菖蒲也可以用来煮水沐浴,净身防疫,是为“浴兰汤”(还可加入其它香草,如佩兰);也可以将菖蒲根切屑入酒,作为防疫药酒,称为“菖蒲酒”,相传喝了可以避邪及免疫。艾草和菖蒲这两种端午节代表植物,都是利用纯阳制阴邪的功能。南北朝《荆楚岁时记》记载当代有洗菖蒲浴、悬艾草和喝菖蒲酒的习俗。[1]这些袪毒避疫的作法,在中华文化中,从几千年前就流传了下来。

艾草。(Fotolia)

佩挂香包

佩挂香包也是端午节利用香药草辟毒防疫的一种方法。艾叶切碎纳香囊,随身携带可以袪虫保健;中国史上四大女医之一的鲍仙姑曾以艾草疗病,救人无数。此外,端午香包还可以装入其它浓郁的香草和朱砂、雄黄,外以绸布缝制造型,再以五色丝线缠绕系紧。五色丝线也被古人视为具有辟邪作用。端午节时,给孩子们带上香包,具有辟邪、袪虫、袪瘟、保平安的功效,也有装饰作用。

端午节香包。(王嘉益/大纪元)

仲夏端午 对应阴阳变化之道

“端午”也是“重午”日,是至阳之日。然而,物极必反,《说文》说端午所在的黄历五月,“阴气忤逆阳,冒地而出”,《礼记‧月令》说“是(五)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中华民族的先人很早就观察到这些现象,从先秦时代开始,就普遍认为仲夏五月是个毒月,也提醒人对应之道。

《礼记‧月令》教人在仲夏这个月份,保持戒慎的态度,斋戒身心:“君子斋戒,处必掩身。”《吕氏春秋》的《仲夏记‧五月纪》指导人们要禁欲,止声色、斋戒、清淡饮食,以淡定无欲,无争、无求的心态,来度过恶月。[2]

端午节所在的仲夏时节,对应着燠热天候和阴阳相争剧烈的变化现象。学习古人运用香药草克毒养生的智慧,同时修心养性,淡泊无欲,迎接平安的仲夏端午。

注释
[1]“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四民并蹋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
[2]原文:“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揜,身欲静无躁,止声色,无或进,薄滋味,无致和,退嗜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无刑,以定晏阴之所成。”◇

──看更多【中华文化300问】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端午节一到,“门挂艾旗驱百病,户悬蒲剑斩千邪”成了一种招牌节景,带有驱逐瘟疫、防治百病的象征意义。那为何古人选用艾草、菖蒲这两种植物来悬挂在门户上呢?
  • 可知道在缤纷的端午节俗中体现着阴阳、五行的道理?可知道中华先人将端午时节天地的阴阳变化特质和五行之道融入民俗和利用厚生之中?端午节民俗展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天人合一文化的重彩!
  • 有一种植物从中国的《诗经》产生的年代以来,就和一家的主妇发生了关联,从而衍生出一些代称母亲的名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名词也是代指母亲的,是什么呢?
  • 黄历的五月五日端午节,又叫端五、重五、重午、端阳。“端午”处于纯阳之端。民间有俗谚“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古人也把端午作为夏令时节防瘟辟毒的启动日。端午节的节俗很多,来源久远,背后蕴藏丰富的文化典故。一起来文化寻根:回顾端午节的九大节俗与故事。
  • 端午“五红”、“十二红”的养生饮食,都是观察时令,巧用时鲜,以促进身心健康的传统中医的养生方法,同时五行养生的原理也在其中体现。不管时代怎么推进,注重天人合一,顺应节令过生活,上天自然赐给人最鲜美的生活滋味。
  •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分之后到来,此时天地万物的生长皆清净㓗齐阳气发,所以称“清明”。自古以来清明融合了节气、历史的内涵,形成古老又丰富多元的节俗!其中不少节俗传自仅相隔一二天且节俗用意又相近的寒食节。
  • 一说起端午节的民俗,你的脑海中想到什么呢?应该少不了“粽”吧?印象中,多说粽子起源于纪念、奠祭战国时代楚国的爱国大夫屈原,可是真是这样吗?粽子到底是怎么来的?我们就从“粽”的文字内涵与相关文化民俗来探寻追索吧。
  • 过去重门深锁的上水乡应龙廖公家塾(又名显承堂),有186年的历史,被评为一级历史建筑,今年3月12日修葺完工,举行竣工开光礼仪暨例行春祭,首度开放予公众参观。未来祠堂都会定期开放,公众终于有机会一窥这百年祠堂的真容。廖氏第二十传裔孙、显承堂修葺委员会主席廖崇兴接受本报专访,讲述家族百年往事。原来,在显承堂诞生的背后,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廖氏族人为早逝才子圆梦的感人故事。
  • 竹枝词谱写的秋歌多采多姿,词情贴近人心,直写人生,抒发心情,描绘人生风尘中片片真情。玩味其中,一些人生的心情,一些未能安放的追忆,或许得到慰藉,得到净化升华!
  • 元宵花灯诗情画意,人间与天上相系:“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般殊胜出尘的元宵花灯的节俗,起于何时呢?在中华文化中象征什么精神内涵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