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谈

苏轼小时和黠鼠交手 他为何输了?

黠鼠给了苏轼什么启悟?(Shutterstock)

宋朝大文豪苏轼(字子瞻),被朝廷外放黄州后,自号东坡居士。他一生仕途坎坷,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苏轼从小就崭露头角,才华闪耀。年少11岁那年,有一个晚上,他和一只老鼠有一番“交手”,结局如何呢?真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因为这件事情,少年苏轼写了一篇文章──《黠鼠赋》,记录了事情的始末,抒发自己的感悟。《黠鼠赋》的意趣浓厚,寓意深远,谁能想像这是出自一个十一岁孩童之手呢?

事情始末——《黠鼠赋》前段(白话)

(文中的“苏子”是苏轼的自称)

苏子有一天夜里坐在家中,忽然听到窸窸窣窣的老鼠咬东西的声音。

苏子拍打了一下床几,老鼠受到惊吓,停止了啮咬。然而,过了一会儿,他听到老鼠又窸窸窣窣咬了起来。

苏子感到奇怪,便叫童子拿来蜡烛照了照。发现了一只厚实的空袋子,窸窸窣窣的声音就是从这空袋里发出的。苏子说:“哦,这老鼠原来是封在口袋里不得逃脱呀!”

于是,苏子打开袋看了看,然而,里头悄然无声,好像什么也没有。

苏子又举起蜡烛往里一照,搜寻了一下,结果发现袋里有一只死老鼠。

一旁,童子惊讶地说:“怪了!刚才老鼠还在咬东西,怎么这么快就死了?刚才是什么声音,难道是闹鬼吗?”

苏子翻袋子,把死老鼠倒了出来。没想到“鼠体”一落地,竟然活蹦乱跳,瞬间就消失无踪,即使再敏捷的人都措手不及做出反应。

苏子看着老鼠逃跑的方向,不禁感叹道:“这只老鼠真够狡猾的!被关闭在厚厚的袋子中,出不来,就故意发出啮咬的声音来吸引人;故意装死来制造脱逃的机会!”

“狡猾的老鼠”带来启悟

《黠鼠赋》开篇描写黠鼠在袋中啮咬以及坠地脱逃的经过。在这一段里,老鼠出场不多,但是从它啮咬的声音、装死和逃跑的一瞬,鼠体一闪即逝,“黠鼠”的形象活灵活现,跃然纸上。苏子的自语、和童子的对话,白描了人与鼠的“交手”的始末,生气勃勃,跌宕起伏,意趣横生,毫无呆板的痕迹。

苏子并未以骂一声“狡猾的老鼠”作结,来自我释怀,这只是他为后半之文咏物寓理做了铺垫。那么他是怎样从这一番与老鼠的交手中找出人自己“智慧”的不足呢?

苏子先是提问:“万物之君”的“人”,怎么会堕入一鼠的诡计中,被它的装死愚弄,且最终让它逃脱得逞呢?人的智慧何在呢?

接着,苏子坠入假寐中,找出了自己受骗于老鼠的症结。他形象化地描写来自内心的声音,并幽了自己一默:

人只是多学了那么一点点知识,但离“道”还很远哪。一个关键是“心不专一,易受外物左右”,因此,一只老鼠发出的声音、伪装死亡就能使人被它愚弄、受它支配!

接着苏子的智慧幽默地“刺”了人不自知的盲点:“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他并自问:难道你忘了自己说的这句话了吗?

就是说:人能打破价值千金的宝玉不动声色,但却在打破一口锅子时失声尖叫;人能够勇搏猛虎,但却在见到蜜蜂、蝎子时难免脸色大变,这是人心不专一之患呀!

心失于一而役于物

这是篇意趣很浓的小故事,文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趣味灵动。而且,文中既有“刺事”的内涵,又有佛家“万物有灵”的佛理。

苏子所悟“专一”之道,是不是令人警觉呢?最有智慧的人类,尽管可以“役万物”,但若一心失于专定,还是难免被小老鼠所欺骗。换句话说,修炼本心若能致专一不为外物“假象”所动,则事成,否则,则事败。人生的成败亦在其中矣!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

附录:苏轼《黠鼠赋》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余者,曰:“汝为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俛而笑,仰而觉。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