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人

苏轼相交一世的表亲知己:墨竹画家文同

文同与表弟苏轼亲密无间,性格也很相似。文同坦率不近世故;苏轼也是率真且直言不讳。(Fotolia)

苏轼一生在官海里浮沉,不过他倒是有为数不少的好友。画家文同(1018年—1079年,字与可)就是其中之一,而且他不仅是苏轼是挚友,也是表亲。

他们视彼此为知己,而且同样爱竹也画竹。苏轼曾道:“宁可食肉无,不可居无竹”;而爱竹的文同则在屋子的前后,种植了各式各样的竹子,并且常常长时间地观察竹子的生长以及神态。

文同曾说:“世无知我者,惟子瞻一见,识吾妙处。”子瞻即是苏轼,他称赞表兄有四绝“诗、词、画、草书”,尤其是画竹。文同善于画墨竹,首创以水墨单色画竹,人称“湖州竹派”,对后世墨竹画影响极大。苏轼画竹,便是师承文同。

苏轼在他著名的文章《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对文同画墨竹做了详细的纪录,“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大意是:画竹必定要在心中先有一个完整的竹子形象,然后拿起笔来凝神地观察,当所想要画的竹子呈现在眼前时,就要急速地挥笔作画,一气呵成。就像刚出洞的兔子跃起,老鹰快速落下,稍一放松时机就过去了。成语“胸有成竹”“成竹在胸”即由此而来。

文同的墨竹画,在当时已炙手可热。他任职洋州知州期间,来自四方之人,一个接着一个拿着素绢上门求画。然而求画的人越来越多,这让为人静穆深沉、不近世故的文同,感到厌烦。

宋代文同《竹》。(国立故宫博物院提供)

于是他就把求画之人送来的素绢扔到地上,然后说:“我要拿它做袜子!”他不肯以画竹当作世俗应酬,沽名钓誉。一时间,这事成为了士大夫间的笑谈。

后来文同离开洋州回到京师,当时苏轼正在徐州(古彭城)做知州,文同给苏轼写了一封信:“近来我告诉士大夫,我们画墨竹这个流派的人,就近在彭城,你们可以去求他作画。”意指,他要士大夫们到徐州彭城找苏轼求画,然后又幽默地预告表弟,“做袜子的材料将汇集到你那里了”。

当时文同还将画作《筼筜谷偃竹》送给苏轼,并说:“这幅竹子只不过几尺罢了,然而却有万尺长的气势。”

“筼筜谷”位于洋州城北方,盛产竹子。当时还在洋州任官的文同,就在谷中盖了“披云亭”,经常来此游玩、观竹。

文同爱竹、画竹也吃竹(竹笋),苏轼以此为题,写了一首诗《筼筜谷》送给文同,“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大意是:长在汉江旁长长的竹子,价格便宜得像蓬草,你的刀斧何曾饶过那里的竹笋?想必是清贫而嘴馋的太守,要把渭水之滨千余亩的竹子都吞到肚里,以求一饱。

暗喻清贫贪馋的太守表兄文同,手拿斧头逮着竹笋就砍,把渭水边上千亩竹林都吃进了肚里。这生动的形象,刻画了文同豁达、爽朗的性格,也可看出这对表兄弟亲密的关系。

这天,文同和妻子来到筼筜谷中游玩,恰巧正在烧竹笋吃晚饭,打开信看着表弟的诗,文同禁不住地笑了出来,同时也把嘴里的饭,喷得满桌了。俗语“令人喷饭”就由此而来。

文同与表弟苏轼就这么亲密无间,而且性格也很相似。文同坦率不近世故;苏轼也是率真且直言不讳,他曾形容自己有话直说、一吐为快就如同“如蝇在食,吐之乃已”,就像吃饭的时候吃到了苍蝇,一定要吐掉才罢休。

叮咛:“西湖虽好莫吟诗”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出任杭州通判,文同特别写诗叮咛:“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劝告表弟别写诗评论时事。他唯恐苏轼在当时激烈的新旧党争中,遭人构陷。

八年后,元丰二年(1079年)七月七日,人在湖州的苏轼,正在晾晒书画,突然看见当年文同赠的画作《筼筜谷偃竹》,这时的他睹物思人,接着又想起文同已在几个月前、正月二十日去世了,忍不住放下画卷失声痛哭。

而令他意料不到的是二十天后,七月二十八日,朝廷派中使皇甫遵来到湖州将他拘捕,押回京师。原来他遭到弹劾,说他谤讪朝政、愚弄朝廷。最终苏轼被“以诗定罪”,关入监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

历经四个多月的牢狱之灾,苏轼终被释放,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三年一月一日,苏轼带着二十一岁的长子苏迈离开京师,二月一日抵达谪居地黄州。

也许当事过境迁,苏轼在夜深人静思念表兄文同的同时,也会想起他当年对自己的劝言。这时的苏轼或许会更加感慨:文同这位好友、知己至亲是最知晓自己的人啊。

宋代苏轼《雨竹》。(国立故宫博物院提供)

参考文章: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责任编辑:李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