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红楼 重悟真谛(二十二)

康熙皇帝和《红楼梦》(一)

作者:宋闱闱
清·孙温彩绘《红楼梦》第一回插图。(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4199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

《红楼梦》成书的缘起,是圣主康熙皇上赐予的一场富贵。《红楼梦》这本未能完成的书,这本自传性质的小说,对应的康熙、雍正年间江宁织造府的兴衰景况,都是有史料可查的。荣国府、宁国府最早的主人——荣国公和宁国公,从小说内容“焦大跟着太爷出兵”这一细节,结合历史背景来看,应该是清兵入关时,随着满洲人一起入关的那批汉人,类似于大清的开国元勋范文程(范仲淹后人)这样的汉人。

但曹家的身份,是属于皇家的包衣奴才。曹寅的母亲曾经是康熙的奶娘,奶娘的地位是很高的,曹家和康熙皇帝之间的这份缘分,这份亲密关系是相当亲厚的。而当时江南三大织造:苏州,江宁,杭州,这三大织造都是皇家包衣,是康熙皇帝的亲信。苏州织造李煦的母亲,也曾经在康熙幼时,担任过他的奶娘。所以,康熙和曹寅、李煦他们彼此之间,有一层奶兄弟的关系。而三大织造年代深远,彼此婚配嫁娶,譬如曹寅的夫人是李煦的姊妹,彼此又有一层亲戚关系,所以一次康熙皇帝给杭州织造孙文成下旨传口谕,就说过这样的话:“三处织造,视同一体,须要和气。”《红楼梦》的缘起,应该说,是大清圣祖康熙皇帝赐予的这一场富贵,所以,在书中,贾家念念叨叨的金陵甄家,接驾四次,也是将曹府的荣光往事,寄情笔下。

康熙和曹寅之间,是主人和包衣奴才,也是君与臣,但更有少年知交成老友的温情。

曹寅生于顺治十五年,比生于顺治十一年的康熙皇帝小四岁。他自幼就在内务府长大。生命尽头时的曹寅,给康熙上的一道密奏上说:“臣自黄口充任犬马。”曹寅自陈,自己还是个黄口小儿时,就进宫在皇帝身边做内侍。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贴身侍卫,銮仪卫。这大清的銮仪卫呀,沿袭自大明朝的锦衣卫,锦衣怒马的清俊武士。

因为在宫廷里受过最好的教育,曹寅本人是能文能武,聪敏能干的。有一种考据说法,说曹寅在给康熙皇帝做贴身侍卫之前,还做过伴读。想一想康熙八年智擒鳌拜,那就是16岁的康熙领着一群毛孩子做下的惊天之功。当时12岁的曹寅,是不是就是按住了鳌拜的其中一个孩子呢?想来的确是让人浮想联翩哈。

写下过“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这样千古名句的翩翩佳公子纳兰性德,他和曹寅曾经是同事,年龄相仿,才情出类拔萃,同样担任过康熙皇帝的銮仪卫,御前侍卫。纳兰容若的文集里,写给曹子清的诗文,就是写给曹寅的。子清,是曹寅的字,楝亭是他的号。纳兰性德,字容若,还有个号,楞伽山人。纳兰容若虽是个地道的满洲人,可是,当后世的我们读他的诗文,就油然感叹,汉文化对于关外的八旗子弟浸透式的洗礼和滋养。经过两三代人,八旗子弟已经就被汉文化浸透骨髓了。

后来的纳兰性德作为御前侍卫,护驾下江南,在江宁再见昔日的曹侍卫,曹寅就写了一首诗《题楝亭夜话图》:“紫雪冥濛楝花老,蛙鸣厅事多青草;庐江太守访故人,建康并驾能倾倒。两家门第皆列戟,中年领郡稍迟早;文采风流政有余,相逢甚欲抒怀抱。于时亦有不速客,合坐清严斗炎熇。岂无炙鲤与寒鷃,不乏蒸梨兼瀹枣;二簋用享古则然,宾酬主醉今诚少。忆昔宿卫明光宫,楞伽山人貌姣好;马曹狗监共嘲难,而今触痛伤枯槁。交情独剩张公子,晚识施君通纻缟;多闻直谅复奚疑,此乐不殊鱼在藻。始觉诗书是坦途,未防车毂当行潦。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斑丝廓落谁同在?岑寂名场尔许时。”

其中这一句“忆昔宿卫明光宫,楞伽山人貌姣好”,意思是,想想当初,我们同在宫里宿卫值夜,曾经的容若公子您光彩照人,玉树临风。这一个个的文武全才,曹寅、纳兰性德的青春往事,可谓繁花似锦,也是康熙朝的一代风流呀!

所以,曹家后人写出贾宝玉这么一个多情公子的形象,是几代人的生活阅历做根基打底。

点阅【细说红楼】连载文章

责任编辑:李乐越◇#

推荐阅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他们的行止之善出于本心,犹如云之出岫。(Shutterstock)
    在《后汉书‧独行列传》中,记载了一些感人的人物事迹,在乱世中,他们的精神、义行受到上天的嘉许,人生非常精彩。对我们当下的时代,当也有一些启迪。本文讲的是一个仆人和一个贫儿的人生故事。
  • 黠鼠给了苏轼什么启悟?(Shutterstock)
    少年苏轼写了一篇文章——《黠鼠》,纪录了事情的始末,抒发自己的感悟。《黠鼠》的意趣浓厚,寓意深远,谁能想像这是出自一个十一岁孩童之手呢?
  • 君子、小人之别不是绝对的。君子与人为善,包括对小人在内,不能嫉恶如仇。19世纪美国总统林肯在第二次就职演说中讲“对任何人都不怀恶意,对所有人都心怀慈悲( With malice toward none,with charity for all.)”,这应该也是我们理解本章的题中之义吧。
  • 君子为什么能“温故而知新”和“不器”呢?是因为君子“志于道”。本篇是讲“为政”的,君子“温故而知新”和“不器”是重要的但还不够,所以本章强调了第三点——“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样为政更能令人信服、政令畅通。
  • 夏至是节气的重要标志,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含:夏至是一年节气的中点(从冬至算起),夏天的中点,也是盛暑之至,阳气之极。还有“古人不贺夏至”,这是为什么呢?展现什么中华文化哲学,给我们的当下生活什么启示呢?
  • “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孔子赞美子贡为“瑚琏之器”,以宗庙里用来盛黍稷的贵重礼器为喻,称许其堪为大用之才。那么“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远境界?
  • 话说,曹寅履职的南京,那是十三朝古都,汇聚天下人文精华的故地金陵,更是前朝大明的留都,是前朝风流客、东林党人的云集之地。而读书人读圣贤书,所持有的固执观念,自然是汉人天下,汉家血脉主宰神州。
  • 天下之义理无穷,而人之闻见有限。若专靠记问,则胸中所得,能有几何?若能于旧日所闻的时时温习,如读过的《诗》《书》,听过的讲论,都要反复玩味,而不使遗忘,又能触类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渐渐理会过来。将见义理日益贯通,学问日益充足。
  • 古中国有个敬老孝亲的传统习俗,就是子女给年迈的父母做寿。即使平民百姓也会吃长寿面、蒸寿桃(面点),贴个窗花什么的。富贵人家就讲究了,《红楼梦》里贾母的80岁大寿,张灯结彩,大摆酒席,还有戏班子唱戏呢!
  • 分析这个人做这个事情的方法和过程、心理和动机。即使为恶的人,也要看他是迫于无奈还是心存恶念,抑或好心干了坏事?至于行善的人,也要看他是真心为善还是沽名钓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