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国家级教堂:奥斯陆大教堂

Ariane Triebswetter撰文/吴约翰编译
荷兰巴洛克风格的奥斯陆大教堂(Oslo Cathedral)位于市中心东边是教堂前侧圣坛或称礼拜堂(chancel),铜制圆屋顶的钟楼,搭配文艺复兴风格的尖塔。此外,教堂的青铜门采新哥德式设计可追溯至19世纪,图样来自《马太福音》(the gospel of St. Matthew),由达格芬‧韦伦斯基尔德(Dagfin Werenskiold)于1938年添加。(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131
【字号】    
   标签: tags: , , , ,

挪威奥斯陆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这座于市中心、弧形一层楼高的荷兰巴洛克风格建筑,以石材与红砖混合而成。大教堂东边是教堂前侧圣坛或称礼拜堂(chancel),钟楼有铜制的圆屋顶,搭配文艺复兴风格的尖塔。大教堂几世纪以来不断在整修与翻新。

在奥斯陆大教堂兴建(1694─1697年)以前,城市里已有两座大教堂,一座建于12世纪,另一座建于17世纪初。1686年,一场城市大火烧毁了较早兴建的大教堂,然后促成这座十字形的新教堂建造。1697年奥斯陆教区为新教堂完工祝圣,从此成为奥斯陆市中心的教区教堂(parish church)与主要教堂。

1848至1850年间,德国建筑师亚历克西斯‧德‧沙托新夫(Alexis de Chateauneuf)按照19世纪时尚,以新哥德式取代巴洛克风格的室内装饰,并增建一座塔楼。沙托新夫生病后,由另一位德国出生的建筑师海因里希‧恩斯特‧席默(Heinrich Ernst Schirmer)接续完成翻新工程。

奥斯陆大教堂的塔楼在1850年代翻修期间增建,造型令人印象深刻。塔楼内配有挪威最古老的教堂钟,至今依旧正常运作。另外还有取自前教堂霍尔瓦德大教堂(Hallvard Cathedral)的钟,重约3,527磅。这座砖造塔楼内另有三座较小型的钟,属于圣三一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Trinity)的财产。此外还有一座含48个钟的乐器钟琴(carillon)在2003年购入。

塔楼在1850年代增建,铜制圆屋顶钟楼,搭配文艺复兴风格的尖塔,令人印象深刻。(Shutterstock)

教堂最引人注目的元素是挪威艺术家雨果‧洛斯‧莫尔绘制的大型彩绘天花板壁画。这些精美的壁画于1936至1950年间绘制,与教堂朴素的路德教会风格(Lutheran style)形成鲜明对比。色彩缤纷的壁画与绘图呈现基督从开始传道到最后的救赎全过程。

挪威艺术家雨果‧洛斯‧莫尔绘制的大型彩绘天花板壁画。色彩缤纷的壁画与绘图呈现基督从开始传道到最后的救赎。(Shutterstock)

教堂入口上方的阁楼有一座美丽的管风琴,管风琴外框有彩绘的使徒。管风琴的立面设计可追溯至1729年,它是教堂早先巴洛克风格内饰中最吸引人的例子之一。外观由兰伯特‧丹尼尔‧卡斯滕(Lambert Daniel Karsten)设计,托斯顿‧奥特森‧霍夫(Torsten Ottesen Hoff)负责装饰,直到20世纪才恢复原先的绿色和镀金图案样式;著名管风琴制造商简‧莱德(Jan Ryde)在1997年教堂成立300周年时建造了现在的管风琴主体。

美丽的管风琴位在教堂入口上方的阁楼处,外框有彩绘的使徒装饰。现在的管风琴主体是在1997年教堂成立300周年时打造的。(Shutterstock)

王室宝座(royal throne)位于主祭坛的东侧,是教堂早先巴洛克风格家具的另一个精美典范。宝座建于1700年,当时的丹麦和挪威国王是腓特烈四世,王座以奢华的巴洛克风格装饰,漆成深绿色,在流苏(tassels)和哈康七世(Haakon VII)王室姓名首字母缩写等细节处以镀金装饰。第一个王座在卡尔约翰国王(1763─1844年)统治时期遭到替换;1850年后王座得以保存下来,成为新哥德式整修期间唯一留下的巴洛克家具。

王室宝座在主祭坛东侧,是教堂早先巴洛克风格家具的另一个精美典范。宝座漆成深绿色,在流苏和哈康七世王室姓名首字母缩写等处镀金。(Shutterstock)

离开教堂时可欣赏到教堂大门两侧的螺旋柱。柱子后方和两侧高大的墙壁以简单的拱形玻璃窗和优雅的壁灯装饰。天花板上的壁画则展示基督的胜利。

螺旋柱在教堂大门的两侧。柱子后方和两侧高大的墙壁以简单的拱形玻璃窗和优雅的壁灯装饰。(Shutterstock)

20世纪50年代,为了庆祝奥斯陆建城900周年,奥斯陆主教座堂再次进行整修,恢复成最早的巴洛克风格,包括1699年的讲坛、1700年的祭坛画和1726年的洗礼池。在建筑师阿恩斯坦‧阿内伯格(Arnstein Arneberg)指导下,拆除了一些教堂大厅中新哥德式元素,如天花板肋骨。翻修期间,阿内伯格还在南边设计了一座八角形的礼拜堂,那里著名的天花板装饰由艺术家雨果‧洛斯‧莫尔(Hugo Lous Mohr,1889─1970年)绘制。圣坛(内殿)里有彩色玻璃花窗,耳堂(transept)里更有16面灰色条纹窗户。还有一大盏枝形吊灯,可追溯至17世纪,属于挪威前主教座堂圣三一教堂的财产。奥斯陆主教座堂最近一次整修是在2006至2010年。

八角形礼拜堂的天花板上绘制宗教画,圣坛(内殿)可见彩色玻璃花窗,耳堂(transept)里有16面暗灰色条纹窗户(grisaille)。另有大盏枝形吊灯可追溯至17世纪。(Shutterstock)

原文:Oslo Cathedral: The National Church of Norway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作者:艾莉安翠布斯维特(Ariane Triebswetter),国际自由新闻工作者,拥有现代文学和古典音乐背景。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的立场。

责任编辑:纪安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舍维尼城堡(Château de Cheverny)不仅仅是一座雄伟的城堡古迹,更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家庭住宅。这座城堡座落在法国中部罗亚尔河岸的一个美丽山谷中,是一个活生生的博物馆,展示着过去法国家庭生活的样貌。
  • 瓷器的历史大约可追溯至两千年前的中国。瓷器是一种玻璃化半透明的白色陶瓷,通常由高岭土(kaolin)(一种黏土)和白墩子(petuntse)(一种矿物)以高温烧制而成。瓷器到了近代才成为西方的遗产。14世纪时首次从中国传入欧洲。
  •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的陆羽,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亲自踏访考察各地茶乡,从种茶、制茶、焙茶、饮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茶叶的生长和气味,更讲求煮茶技艺、饮茶的配置与器皿,因而写就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
  • 1940年代后期,尽管世界逐渐从二战的破坏中恢复过来,但有些传统艺术和文化的元素却逐渐被削弱了,传统艺术中的真、善、美价值渐趋式微。
  • 圣约翰大教堂拥有雕刻精美的外观和双排飞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无疑问是晚期哥特式建筑。教堂长377英尺,宽203英尺,白色抛光外墙上装饰着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户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飞扶壁。飞扶壁上妆点超过95位十九世纪荷兰人物。一旁简约的红砖罗马式塔楼与哥特式装饰风格的大教堂形成鲜明对比。
  • 富维耶圣母大教堂(Notre-Dame de Fourvière)与巴黎圣心大教堂(Sacré-Coeur)一样,都是为了遏止社会主义公社的发展而建造,标志着回归宗教与传统。
  • 菲利普期望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能成为精神生活和学习中心,以培养智慧、文化和修养等领域为宗旨。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涵盖了修道院、修女院、大教堂、图书馆、学校和医院,还有西班牙王宫,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
  • 16、17世纪的袖珍肖像画主要装在吊坠的项链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礼物、爱情象征或是纪念出生或死亡的纪念品。到了18世纪,袖珍画因应珠宝而生,出现在项链垂饰或镶嵌在戒指或手镯中。期间许多来自欧洲的袖珍画画家来到美国为新共和国的公民作画。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袖珍画的需求迅速增长,在美国市场风靡了很长一段时间。
  • 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Alabama State Capitol)位于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门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是该议会大厦特色。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与其它州的议会建筑类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个城市。
  • 博物馆研究古董盒子并不是看里面是不是还装有原来的东西或已空无一物。学术上打开古董盒子的目的是研究盒子的材质、形状、功能和美感的历史背景和故事。古董盒子的外观自成一格,至今仍吸引人们观赏,想一探究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