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人生】女侠盗去知府项珠 知府取回后吓得面如土色

作者:泰源整理
侠女在报恩寺警戒腐败的贪官。《徐显卿宦迹图·鹿鸣彻歌》背景是南京大报恩寺塔。(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588
【字号】    
   标签: tags: , ,

清代乾隆年间,两江知府黄太保巡查边防,来到镇江,官船停泊在京口码头。当他正欲上岸公干拜客而梳洗着装时,忽然发现项上所戴的一串宝石珠子不见了,不禁大吃 一惊,旋即便问在床边侍候的爱妾可曾看见?爱妾却说老爷昨晚睡觉时还戴在颈上,一夜之间怎么会不翼而飞呢?由于这串珠子价值昂贵,黄知府感到甚为恼火,随即唤来地方官员严加搜捕,限期一个月之内必须破案,否则撤职查办。

镇江县令领命回衙后,急忙指派捕役四出访查,可是一连过了好些天,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眼看期限快到,仍然一无所获,县令为此食不甘味,睡难安枕,几乎头发都急白了。经过苦思冥想,实无他法,只得自己换上便衣,暗自出衙,微服私访。他在各地转了几天,饭馆、酒肆、妓院、梨园,凡是闲杂人多的去处,他都装作客人去了,以图有所发现,但都毫无结果。于是,他便往郊外走去,想在郊外得到一点线索。

一天,他来到句曲山后,在路上遇到一个长得十分美貌的姑娘。这姑娘身穿紫红色衣裳,脚登薄底弓鞋,一副武林装束,此刻正上树采摘女贞子。只见她攀上跃下,犹如飞鸟一般。县令看着,感到十分惊异,心想此女子必非等闲之辈,便等到她回家时,悄悄地跟在她后面。县令一直尾随她走到一条溪边,只见她进入一个岩洞,也乘她不注意一闪身随她钻了进去。

岩洞宽有数亩,幽深曲折,盘旋如蛇,与人间情景迥然两样。由洞穿出后山,便见茅屋数间,四周围着篱笆,稀疏环绕,一派田园风光。这时,柴扉开处,见一个老太婆在灶边刷锅洗碗。她看到来了一个陌生人,惊讶地问:“你不就是镇江知县么?大人来这荒村茅舍,有何贵干?”

县令听她早已知道自己的身份,估计定是非常人,不能隐睛真相,便上前拱手行礼,实言相告:“老人家,既已认识本官,我也就不得不直言来意了。皆因知府黄大人丢失了一串宝珠,催逼搜寻,所以到此。万望你老指点迷津,能速破此案,不胜感激。”

老太婆听罢笑笑说:“果不出我的所料,看来你这官也不好当啊!这可能又是我那个顽皮的女儿与你们这些当官的开玩笑,这丫头总改不了淘气的德性,让大人急得要命,我一定要好好的训她一顿。但现在不知她到哪里去了?等她回来,我一定要她明天把宝珠送回去还给知府,大人可以在午后到报恩寺塔顶去取,现在你就先回去吧,怠慢你了!”

县令听从老太婆安排,恭敬地连连称是。回到县衙,急忙修书,马不停蹄地向黄太保禀报。太保得到禀报,深感怪异。于是,第二天正午前,便命副将率领一队兵士前往报恩寺,将寺塔团团围住,以便窃贼来时一举而擒之。时至太阳当顶,副将和兵士们仰视塔顶,只见天空划过红光一道,疾如闪电,刺目耀眼,忽然间串珠已高高挂在塔顶上了。一时间万箭齐发,但如捕风捉影一样,大家连个人影也未看见。

英国历史和地理学家托马斯·萨蒙(Thomas Salmon,1679-1767)所绘之大报恩寺琉璃塔。(公有领域)

副将回过神来,立即命人登上塔顶取下串珠,一看,还有一封信系在珠上。信封上写 “面呈黄大人亲启”,落款是“空空儿”。副将连忙撤兵,将信和串珠呈送黄太保。

这位知府大人拆信一看,竟吓得面如土色,目瞪口呆,坐在太师椅上半晌说不出话来。其爱妾在一旁吃惊不解,连忙把信接过来一看, 只见上面写道:“自从黄大人上任以来,劣迹无数。你滥施淫威,骚扰百姓;耍弄权术,欺骗皇上;恃仗权势,侮辱下属;放纵小人刺探别人隐私,罗织罪名诬陷好人;你还重用奸佞,贪污受贿;巧立名目,诈骗钱财,真是心狠手辣,坏事做尽。你身为封疆官吏,心使鬼蜮伎俩,地方老百姓无不受你残害。绅士对你不敢控告,御史对你不敢弹劾。因此,我把你项上这串珠子取来,以示警告。如果你不痛改前非,继续执迷不悟,那么我就要取下你的脑袋,以警告同你一样的那些朝廷大员,莫谓言之不预也。”爱妾看罢,也吓得心惊肉跳,面如死灰。此后,黄太保贪赃枉法的行为才有所收敛,不敢再那么肆无忌惮了。

资料来源:《埋忧集》@*#

─点阅【古道人生】系列─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商人总是把利益摆在第一位,不顾礼义道德,甚至过去有句俗话说“十商九奸”,指责商人为了赚钱而不择手段的行径。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有些道德高尚,品行良好的商人,他们不为巨大的利益所诱,分毫不取别人的钱财,清高自守,义气干霄。本文就举这样一个例子。
  • 街言巷语中不乏冤魂讨债索命的传说,不同阶层的人都曾有过的遭遇。乾隆年间,两个书生就有过这样的经验,冤魂讨债所为何来呢?清朝当涂县的黄钺(1750年—1841年,字左田,号左君,谥勤敏)应科考,进入考场,坐在某字第一号上。天快黑的时候,看见号门外有一个女子常来窥视,感到十分惊讶,因为考场里哪会有女子到来呢?于是他正襟危坐,看看有什么怪异人事儿出现。
  • 常言道:一命二运三风水。古人关于风水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例如:“住场好不如肚肠好,坟地好不如心地好。”又云:“世人尽知穴在山,当知穴在方寸间。好山好水世不久,苟非其人寻不见。我见富贵人家坟,往往葬时本贫贱。迨其富贵力可求,人事极时天理变。”下面就讲两个有关风水的故事。
  • “百善孝为先”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孝道是构建中国社会伦理最基本的元素,在古今社会中,孝更是衡量一个人道德行为的根本标准。那么,不孝之人,是否会受到天神的惩罚呢?我们来看两个故事。
  • 当今的年代很少有人在讲“五行”了。但在中国的古代,人们知道五行是天帝赐给大禹治理天下的九大法则的第一种。虽然有些现代人不相信五行,不过,五行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周行。本文举一个“命中利北不利南,在南方一试难中,在北方则隆隆直上”的实例。
  • 清朝时,海宁郭去非,他生来就对琴弦的声音情有独衷,在襁褓中听到有人弹奏琵琶,就在母亲的怀中欢喜跃动。少年时学琴之后,几十年中不分寒暑,从早到晚都在弹琴。因此,心境平和,恬淡寡欲,不但没有追求富贵之心,即使面对外界的诱惑和嘲笑都不为所动。人们却视他为痴人,没有人知道他真正的才能。
  • 杭州人邵艺洲,性情爽直,喜于交游。有一次他在街市上偶然看见一个卖艺乞丐。这乞丐舞弄的刀剑棍棒,各种各样,都能出神入化,绝妙异常。邵艺洲心里明白此人本领高强,不是寻常的乞丐。……后来他们怎样变成了生死之交?
  • 清朝的华亭人汪瑾,五十多岁时在京城仍然布衣不第。秋风吹起,他十分厌倦在外客游,动了思念家乡之情,便乘船南归。在归途他遇上了不寻常的事。阴阳两界人事相通的事给世人展现了善恶终有报的道理。
  • 一对来自不同家境、贫富差距极大的男女同学,有志竟成终成眷属,但是,后来遭逢战乱生离死别……,道尽人生无常。
  • 距离嘉兴三塔湾二十里,有一座塔孤零零地立在官塘旁边。塔上下共七层,高约十余丈,中层刻有“鹤秀”两个大字。塔面临大河,背后全是农田,旁边并无寺庙。路过的人以为是当地人为镇压风水方面建造的塔,但却不知道塔名是什么意思。后来问秀水县的人,才知道塔并非为风水修建,而是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