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插画,舍我其谁

作者:Lily Lin
但丁《神曲‧天堂篇》的“至高天”(天府,The Empyrean)插图:“那时,就像一朵雪白的玫瑰,向我展示了圣洁的主。”(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3963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在众多为但丁《神曲》绘制插图的艺术家中,不得不提到多雷。

古斯塔夫‧多雷(Gustave Doré,1832─1883年)是法国画家、版画家、插画家、漫画家和雕塑家。他的插图和但丁的《神曲》依然紧密地连系在一起,即使多雷图本的《神曲》初次问世到现在已将近一百五十年,这位艺术家表现诗人文字的力量,仍旧决定着《神曲》的视觉呈现。

时空背景,早在1855年,也就是多雷二十三岁时就计划为但丁《神曲》着手绘制插图。他的艺术才能大多体现在为文学作品创作插图上。除了神曲之外,他还为其它文学名著制作精美的插图,如《圣经》《失乐园》《唐吉柯德》等等,而神曲插图的面世,即被大众认为文学结合视觉艺术的一大杰作。

古斯塔夫‧多雷的艺术才能大多体现在为文学作品创作插图上。(公有领域)

在十九世纪的法国,这部《神曲》文学巨作在主流文化中名列前茅,这反映出但丁在法国受欢迎的程度。人们对但丁作品深感兴趣来自于翻译成法文版、学术上的研究、报纸期刊,还有超过200件的绘画和雕塑作品。

多雷最先提议为《神曲》地狱篇绘制插图,但出版商觉得版面的增加再配上插图,其昂贵成本的支出超过预期,因此多雷亲自负担整个出版费用。作品出版后立刻在艺术上、商业上取得空前绝后的成功。受到第一版的鼓舞,多雷接着在1868年出版了《炼狱篇(Purgatorio)》和《天堂篇(Paradiso)》。随后,多雷的《神曲》插画大约有两百多个版本,而其它文学著作插图很少享有如此巨大成功。

古斯塔夫‧多雷的作品,但丁《神曲‧地狱篇》中的“凯戎与冥河”插图(Charon And the River Acheron):“船夫凯戎向我们走来,这位有着长长的白发的老人,哭着说,你们有祸了,你们的灵魂堕落了。”(公有领域)

多雷的人物造型采用了米开朗基罗的人体塑造手法,并融合北方传统绘画中的优美风景,和时下大众流行元素。 他的木刻版画,线条极其细腻,明暗层次分明。黄国彬译注中文版《神曲》如此写道:“看似简单不过的黑白线条,竟能神乎其技,变化无穷⋯⋯,要光有光,要暗有暗,要光暗之间的微明,微明就应笔而至。”倾尽呼风唤雨之力,把黑白线条发挥到淋漓尽致。

多雷的《神曲》插图被认是他个人的最伟大的成就,他完美的技巧融合著诗人鲜活的视觉想像,配合得完美无缝。一位评论家于1861年在《地狱篇》插画本问世后写道:“我们相信但丁和多雷他们俩的灵魂在另外时空交汇,能够心灵相通,交流彼此的秘密。”《天堂篇》插画的出现,更以无比的神圣与波澜壮阔的天界景象震撼世人。多雷好似但丁的知己,不仅具有个人独特的表现风格,又将作者所述所想逼真传神地视觉化,这也必定是在细读文字、深入理解与探究了书中每一幕场景与意义之后的结晶。正因这份忠诚,多雷也必然伴随着但丁的《神曲》一同不朽、永世流传。

古斯塔夫‧多雷的作品,但丁《神曲‧地狱篇》中的“森林”插图:“在生命旅程的途中,我发现自己身处一片黑暗的森林里,因为直达的路径已经消失。”(公有领域)

——转载自《艺谈》https://artium.co/index.php/zh-hant/node/251

(点阅【艺谈】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对于一位18世纪女性艺术家来说,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艺术生涯非同寻常。她出生于瑞士一个贫寒的画家之家,作为独生女,她仍接受了广泛的教育,在十几岁时就已展现出肖像画和歌剧演唱的惊人天赋。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英语,这为她日后在国际上取得成功──成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家、欧洲上流社会的杰出女性奠定了基础。
  •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的陆羽,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亲自踏访考察各地茶乡,从种茶、制茶、焙茶、饮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茶叶的生长和气味,更讲求煮茶技艺、饮茶的配置与器皿,因而写就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
  • 美国风景画家阿尔伯特‧比尔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成了沟通东西两岸的一座桥梁。他凭借对这片土地的原始之美、希望与力量的深刻感知,捕捉到了美国西部的精神,为那些永远不会亲自冒险西行的观众开启了一扇窗,让他们得以一窥落基山脉的雄伟壮丽。
  • 1990年林布兰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风暴》在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窃,还有其它两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 春天莅临纽约!摩根图书馆和博物馆(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推出波特小姐的精彩特展:“碧雅翠丝‧波特:拥抱大自”(Beatrix Potter: Drawn to Nature)。波特小姐是广受大众喜爱的《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还有其它儿童读物的作家和插画家。
  • 卡拉瓦乔的《老千》有巨大的影响力,激荡出无数件类似的版本;欧洲的艺术家复制了三十余件作品。然而,20世纪大部分时间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乔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欧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现。
  • “落竹三千, 成就一亩茶。”古人以竹自许君子品德,今人以竹制焙笼泡出一壶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汤的甘甜,此间一件件竹编器具透过竹编师傅落款标记,成了审美的主体,传世千古的好手艺。
  • 老子《道德经》说道:“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 墨竹是文人画重要的题材之一,竹可言志,也可以寄情,一方面也体现士大夫的人格操守。文同是北宋画墨竹首屈一指的人物,人称“湖州派”。对后世墨竹发展影响极大。他的表弟苏轼亦曾为其写过许多首题画诗。今天我们就从文同最出色的、最引人注目的《墨竹图》来看看,这幅画为何让人过目难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