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斯廷礼拜堂天顶壁画 先知想告诉我们什么?

撰文/Yvonne Marcotte编译/嘉莲
罗马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局部,米开朗基罗作于1508年—1512年,湿壁画,尺幅约36×14米。(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721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小礼拜堂天顶下弥漫着石膏的霉味。艺术家站在离地面20米(68呎)的脚手架(鹰架)平台上,快速创作一幅又一幅湿壁画作品。

沿着西斯廷礼拜堂高高的筒形拱顶边缘,文艺复兴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画了十二位先知──七男五女。在艺术家笔下,这些人物或深思,或阅读、书写,聆听上帝对他们说话。

如今,参观者伸长脖子仰望着这些人物时,可能会想,这些先知是否有什么信息传给这个时代的我们呢?

古代预言家

米开朗基罗从《旧约》中挑选了七位男性先知——约拿(Jonah)、耶利米(Jeremiah)、以西结(Ezekiel)、约珥(Joel)、撒迦利亚(Zechariah)、以赛亚(Isaiah)和但以理(Daniel)。

《圣经》中他们的故事人们都很熟悉:约拿害怕给人们带去坏消息而试图逃离时,被神安排的大鱼吞入腹中三天三夜;耶利米预言耶路撒冷将遭灭亡时流泪了;以西结也预言了耶路撒冷的覆灭,但他说以色列会复兴。

约珥告诫人们要忏悔罪过;撒迦利亚预言和平君王(耶稣)将骑龙驹进入耶路撒冷;以赛亚预言了耶稣的受难;众所周知,但以理几次为国王解梦,被扔进狮子坑却毫发无伤。

先知但以理,米开朗基罗作于1508年—1512年,壁画,3.95×3.80米,罗马西斯廷礼拜堂。(公有领域)

女性先知们不甚出名,古代希腊罗马称之为西比拉(又译西比尔,Sibyl)。女性先知们的名字是用圣所或庙宇的位置名称来取名。米开朗基罗描绘的五位女先知,分别称做波斯(Persian)、埃里色雷(Erythraean)、德尔斐(Delphi)、库迈(Cumaean)和利比亚(Libyan)女先知。

埃里色雷是土耳其西海岸爱奥尼亚的小镇,女先知在阿波罗神谕处发布预言,史载她预言了特洛伊战争与《荷马史诗》,还对基督的到来做出了极精准的陈述。

非洲北部的波斯女先知预言了亚历山大大帝的功绩;利比亚女先知在利比亚沙漠的宙斯──阿蒙神谕处做出预言;库迈女先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库迈主持阿波罗神庙;德尔斐女先知在著名的希腊德尔斐神谕处进行占卜。

米开朗基罗将古典世界的女先知纳入天顶画,表明神启预言不仅针对宗教信徒,也是宣示给全人类的。

平衡的构图

据说,米开朗基罗考虑到助手们技巧不足,不让他们参与天顶画。他花了四年时间,于1512年独力完成了所有创作。他为每一位男女先知都画了一座大理石围栏。意识到他们将在怎样的高度供人仰望,他使用了“仰视角”(di sotto in sù)透视画法来处理人物造型。

每个人物的位置也经过精心擘划:预言耶稣遭受苦难的耶利米在前端,预言耶稣复活的约拿在拱顶尽头的另一端;中间长长的两沿,五位先知与五位西比拉一一相对。这些人物都坐在宏伟的宝座上,展读着手抄本、书籍或卷轴。画在下方的牌匾写有他们的拉丁文名字。

德尔斐女先知,米开朗基罗作于1508年—1512年,壁画,3.95×3.80米,罗马西斯廷礼拜堂。(公有领域)

有几位先知的形象描绘得年轻有活力,有的则须发花白、满脸皱纹。无论男女,每位先知都有坚实的体态。他们身上的长袍造型饱满、色彩绚丽,展现出空间深度:画家以深厚的写实技巧描绘长袍随形体转动而拂动、卷曲或折叠时出现的阴影。

这些人物接收神启时显得警觉、担心,展读预言的姿态则富于动感。也许他们在为人类担忧,因为他们知悉将要发生什么事。他们左思右想,掂量、琢磨着必须告诉人类的事情。他们在思忖神的启示时不无纠结

利比亚女先知,米开朗基罗作于1508年—1512年,壁画,3.95×3.80米,罗马西斯廷礼拜堂。(公有领域)
左:利比亚女先知的草图,米开朗基罗作于1510年—1511年,红色和白色粉笔;28.9×21.4厘米,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遗赠,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右:利比亚女先知,米开朗基罗作于1508年—1512年,壁画,3.95×3.80米,罗马西斯廷礼拜堂。(公有领域)

米开朗基罗对人体结构精妙的把握,在利比亚女先知身上充分展现。一张粉笔草图让我们一窥艺术家是如何描绘肌肉结构的。

“她在壁画上的复杂姿态,显然需要画大量素描来构思起草:那是她走下宝座时停顿的瞬间,手上展开的巨大预言书即将合起。”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分析文章写道。我们可以看到,当人物转过身来,优雅地伸出大脚趾让她保持着平衡。

利比亚女先知的草图,米开朗基罗作于1510年—1511年,红色和白色粉笔;28.9×21.4厘米,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遗赠,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公有领域)

画中人物也对声音有所回应,这从以西结身上可以看到。他仿佛意识到上帝在对他说话,抬起头向外望去。当他警觉地坐直身体,一阵看不见的微风拂动了他的斗篷。

先知以西结,米开朗基罗作于1508年—1512年,壁画,3.95×3.80米,罗马西斯廷礼拜堂。(公有领域)

每座围栏中的主体人物都不是孤身一人。画家在每位先知身边安排了两位小天使(putti)辅佐,有的点燃蜡烛,有的举着手抄本。大理石围栏上方还有两个男体,米开朗基罗称之为“ignudi”(意大利语,意为裸体),但用意并不清楚。

这一项目让处于巅峰期、各方邀约不断的米开朗基罗殚精竭虑。传说他讲过:“我觉得自己像耶利米一样苍老又疲惫。那时我才37岁,却老得让朋友们都认不出了。”

希望的讯息

在邪恶侵入人类生活最黑暗的时刻,先知们敦促人们拨正道德指针、拥抱美德,并且忏悔罪过。当先知发出危险的警言,要求人们改变自己时,他们确实让人感到非常不舒服。美国神学家尤金‧H‧毕德生(Eugene H. Peterson)这样说过:“先知的任务不是摆平事情,而是做对事情。”

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等待解救人类于邪恶势力的天选之人。向善之人在仰望西斯廷礼拜堂天顶壁画那些恢宏的人物时可以安心,先知们传递给人的讯息是希望:美好的未来在前方。

原文:Sistine Ceiling’s Prophets and Sibyls Ponder Heaven’s Message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责任编辑:茉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对于一位18世纪女性艺术家来说,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艺术生涯非同寻常。她出生于瑞士一个贫寒的画家之家,作为独生女,她仍接受了广泛的教育,在十几岁时就已展现出肖像画和歌剧演唱的惊人天赋。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英语,这为她日后在国际上取得成功──成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家、欧洲上流社会的杰出女性奠定了基础。
  •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的陆羽,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亲自踏访考察各地茶乡,从种茶、制茶、焙茶、饮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茶叶的生长和气味,更讲求煮茶技艺、饮茶的配置与器皿,因而写就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
  • 美国风景画家阿尔伯特‧比尔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成了沟通东西两岸的一座桥梁。他凭借对这片土地的原始之美、希望与力量的深刻感知,捕捉到了美国西部的精神,为那些永远不会亲自冒险西行的观众开启了一扇窗,让他们得以一窥落基山脉的雄伟壮丽。
  • 1990年林布兰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风暴》在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窃,还有其它两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 春天莅临纽约!摩根图书馆和博物馆(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推出波特小姐的精彩特展:“碧雅翠丝‧波特:拥抱大自”(Beatrix Potter: Drawn to Nature)。波特小姐是广受大众喜爱的《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还有其它儿童读物的作家和插画家。
  • 卡拉瓦乔的《老千》有巨大的影响力,激荡出无数件类似的版本;欧洲的艺术家复制了三十余件作品。然而,20世纪大部分时间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乔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欧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现。
  • “落竹三千, 成就一亩茶。”古人以竹自许君子品德,今人以竹制焙笼泡出一壶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汤的甘甜,此间一件件竹编器具透过竹编师傅落款标记,成了审美的主体,传世千古的好手艺。
  • 老子《道德经》说道:“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 墨竹是文人画重要的题材之一,竹可言志,也可以寄情,一方面也体现士大夫的人格操守。文同是北宋画墨竹首屈一指的人物,人称“湖州派”。对后世墨竹发展影响极大。他的表弟苏轼亦曾为其写过许多首题画诗。今天我们就从文同最出色的、最引人注目的《墨竹图》来看看,这幅画为何让人过目难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