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念真散文选:最平凡的永远最真实

作者:吴念真
世上的一切都有安排,一时想不开的,不妨交给时间。(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564
【字号】    
   标签: tags: , , ,

记得有个古老的传言是这样说的,说早年有人绑架了小孩,如果无法确定肉票行情的话,通常在勒赎之前会先蒸一条鱼给孩子配饭当试探。

孩子先动筷子的部位要是鱼肉比较厚实的鱼背,那绑匪大概就要亏了,因为这孩子要不出身贫寒,最多也不过是平常人家的子弟。

如果那小孩最先挟的是鱼肚,甚或只挑鱼头颊部那一丁点嫩肉的话,绑匪可就乐了,因为这孩子肯定来自有钱人家!

有个朋友甚至还曾经说过一个更夸张的故事,说他祖辈的族人家道中落之前,只要桃子的产季一到,佣人就得先做好一些蔴糬备用,然而这些蔴糬可不是拿来吃的,而是孩子们要吃桃子之前用来沾掉桃子上的细毛,以免伤肠胃的“工具”而已!

这些传说和故事的结论其实只有一个,就是:富过三代,方知衣食。或许身边“富过三代”的朋友不多,因此谈到难忘的“美食”无非就是故乡小吃或家常饭菜,因此每回说到最后,对乡情、乡愁、亲人、旧友的缅怀和思念,好像比食物本身的气味和滋味都来得浓烈、来得多。记得多年前也是这样的冬天,阴雨连绵,和朋友们说起九份山区老家的印象,说那里的冬季经常白雾弥漫,有时甚至五尺之外的景物就无法分辨。说雾里经常有远处送葬的唢呐声隐约的哀伤。

说屋里的湿气,石头墙壁泛着水光,泥巴地面黏到连木屐都穿不住,说寒假的雨天孩子们无处可去,十坪不到的屋子塞满七、八个从两岁到十二岁几乎无法控管的幼兽,每当妈妈和姑妈都濒临崩溃边缘的时候,经常会冒出一句话:“我们晚上煎‘蕃薯粿’!”

然后这群小孩就会一哄而散,开心地各司其职,选蕃薯的选蕃薯,削蕃薯的削蕃薯,大一点的孩子则穿起雨衣跑出去砍笔筒树,于是屋里至少就会有两小时以上的安宁⋯⋯

“干嘛砍笔筒树?”

“做磨板把蕃薯磨成泥啊!”

“磨板跟笔筒树有什么关系?”

“笔筒树的叶梗有坚硬、密集的刺啊!”

⋯⋯ 最后发现,我甚至必须动用图解的方式,让他们搞懂“笔筒树磨板”制作过程的时间往往比蕃薯粿如何煎煮还要来得长,而且朋友们对当时矿村生活的情景以及孩子们后来一个个的去处和发展的好奇和兴致,好像也比蕃薯粿本身热切得多。然后许多人似乎也感触良多地纷纷说起自己难忘的食物、过往的生活,以及遗忘已久的亲人、旧友。

“为什么不写下来呢?”他们说:“至少可以提醒我们也有自己的时光和生活啊!尽管和你的不同。”

这句话似乎就是写下这些文字的最大动力。

因为始终相信这世间每个人的人生必然都是一本书,都是累积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因为最平凡的永远最真实。

三餐饭菜寻常过,但特别记得的必然伴随着难忘的人物、难得的时光、难舍的情谊或情义,如果没有这些,即便是米其林星级的“美食”,对许多人来说可能也都只是一场应酬、交际,或者装神弄鬼、虚无矫饰的印象而已。◇

——节录自《念念时光真味》(自序)/ 圆神出版公司

(〈文苑〉)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能够听到叶落,那或许整个驿站没有多少客人吧,甚至是只有自己。夜半时接待人员应该也歇息了吧。 整个诗篇,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孤独、失落。
  • 清明之际,舍妹夫妇远携父母灵骨而归葬于故乡,余在海外,阻于国难不能奔赴,乃吊之以文,曰: 呜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驾鹤,亦近三月。忆思双亲,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济亲族。力有大小,唯尽本分。载入家谱,亦有光矣。
  • 神韵交响乐团演出的西方交响乐曲,经常有有十分贴心的安排,乐曲的选奏也极富巧思,不论观众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响乐,在精彩的乐音引领下,总会体验到层层的惊喜与无尽的感动。
  • 只记得那个衣衫褴褛的长头发的女人,拖着一跛一跛的腿,挨个翻着垃圾桶找吃的,他一边找一边咧着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说的,我们村老人给我讲过的苦命女人。其实提起来,乡下的人,哪个不觉得自己命苦:干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担不完的惊,受不完的怕。
  • 凤飞飞的歌声无疑是台湾近代流行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页,她演唱的台湾歌谣作品,为数虽然不多,寥寥数十首,创作年代却从晚清到近代,风格迥异多元;更重要的是,身为台湾的女儿,面对每一首作品,无论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绎,都展现出歌者对传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与信念。
  • 我要写篇短文纪念我刚过世的朋友,林建兴。林大哥生前写道:“人一走,茶就凉,属自然规律;人还在,茶就凉,为世态炎凉。”我喜欢喝茶,虽不擅焚香煮茶,但我知道,好茶哪怕茶凉了,余韵袅袅,还是会让人回味无穷。
  • 什么是四联体格式(tetractys)呢?“四联体格式”是现代英国诗人雷‧斯特宾(Ray Stebbing)发明的一种诗歌形式,由至少 5 行 1、2、3、4、10个音节组成。
  • 这是我父亲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他的生命 留下 留下来的散文诗 多年以后 我看着泪流不止 我的父亲已经老得 像一个影子
  • 刚开始,经常是在半路上,新一就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口水都会流出来。慢慢等他大一点,他会拉着我的手,自己走几步。再大起来,他就喊着广告词,变换着起步、正步、踏步,有力地甩着胳膊,走在我的前面。 我们欣赏龙山路华灯初上的夜景,路人也欣赏着我们这一对母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