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谏图

谏臣善谏的一句好话扭转乾坤

作者:怀忍忍
善谏的一句好话,扭转乾坤。(pixabay)
font print 人气: 1123
【字号】    
   标签: tags: , ,

直言似针砭,但是忠言常逆耳。有的人善谏,他们圆融智慧之语,能成人之美,三言两语就能见效。看两位善谏之臣,如何挽回死棋局,达到起死回生的“谏效”。

翟黄善谏魏文侯

战国初期,魏文侯(公元前472年―前396年)是魏国百年霸业的奠基人,让魏国在战国七雄中最先展露头角。他是个很好学的人,司马迁记载着这一点“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是时独魏文侯好学。”

魏文侯很讲信用,普遍受到当时各国敬重。秦国曾想攻伐魏国,有人讲了魏文侯礼贤下士又有仁德:“魏君(*文侯)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让秦国一时放弃攻打魏国,魏文侯从此在诸侯之间享有赞誉。

魏文侯和诸大夫宴饮时,总要大夫们评论一下他这个君王当得如何。在一次宴饮中,魏文侯又让臣下轮番说一说。有人说魏文侯有智慧,轮到任座时,任座说:“吾王不是贤君,攻下中山国[1] 不封弟,而封给自己的儿子,由此可知吾王不是贤能的君主。”文侯听了心中不高兴,不悦之情表现在脸上。任座看到了文侯不快的脸色,就离席快步走了出去。

下一个轮到翟黄,翟黄说:“吾王是贤君,臣下听说君主贤能,那么他的臣子就会正言直谏。现在从任座的正言直谏来看,吾王真是贤能的君主呀!”

文侯听了欢喜说道:“可以让任座返回来吗?”

翟黄对答:“怎会不可以呢?臣听说忠臣尽忠职守,而不敢远走客死外乡。任座应该还在门边。”

翟黄就前往查看,任座果然还在门边。翟黄就告诉他文侯召见他,任座就再入宴会厅。这时文侯看到他返回,离开王座下阶迎接他,宴会中一直让他坐在上客的位置。

魏文侯如果没有翟黄,几乎失去一个忠臣。翟黄能够顺应君主的心理来彰显贤臣,能成人之美,让双方都很受用并能正向发挥长处,真是个不简单的善谏者呀!

《帝鉴图说》插图《宾礼故人》,描绘光武帝刘秀把严光请进宫中,两人推杯换盏,把酒叙旧。(公有领域)
翟黄就前往查看,任座果然还在门边。图为《帝鉴图说》插图《宾礼故人》(公有领域)

弦章和晏子劝谏齐景公

春秋时代齐人晏婴(?~公元前500年),是个高德智慧又善谏的贤相,人称晏子。他历事齐灵公、庄公,在齐景公时任相。我们来看看他怎样发挥善谏长才,让齐景公停止喝酒,破解了僵局,甚至改变了一个好臣子的命运。

有一次,齐景公饮酒七日七夜不止,不仅醉酒,政事也停摆了。大臣弦章看了心里焦急,忍不住进宫以死直谏:“吾王纵欲饮酒七日七夜不休不止,臣章愿请君停止喝酒!不然,就将章赐死吧。”景公听了他的话,心里很不乐。

晏子入宫见景公。景公就对他说道:“弦章进谏寡人说: ‘愿君停止酒吧!不然,就让章赐死。 ’如果寡人就这般听从他不喝酒了,则是君王受制于臣子;不听他的,寡人又爱惜他,不愿他死啊!”

晏子马上说:“弘章遇到吾君真是幸运啊!如果让他遇到夏桀、商纣那样的君主,弘章早死无疑了。”

听完晏子的话,景公释然开怀,于是就停止喝酒了。而弦章这方呢,他的死谏也见了效,他也保全了性命。晏子真是个好臣相,让君臣双方都得以展现出最好的作为。

晏子死后十七年,齐景公宫中的臣子都对景公阿谀奉承以求利,没有人说逆耳的忠言。有一次齐景公饮宴大夫,大夫们都一口奉承他。弦章来了,景公对他说:“章!自晏子死后,寡人就不再听到不善的事了。”

弦章的劝谏能力经过十七年已经提升了不少,具有晏子遗风,他答说:“君好之,则臣服之;君嗜之,则臣食之。”他进一步举喻说,“尺蠖这种昆虫吃了黄色的树叶花果身子就是黄色,吃了青绿色树叶花果就是青绿色。”

景公警觉道:“善!吾不吃谄臣的谄媚话语了。”

《吕氏春秋》说“败莫败于不自知”!“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但是人不容易“自知”,在上位的人主尤其是容易陷入不自知的迷障,所以需要直言之臣以举过失。直言之士就像准绳规矩一般,“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直言之臣似针砭,直言又善谏之臣则是针砭中的美玉瑰宝,激发人主的道德之光。

注[1] 魏文侯令乐羊将而攻中山,使太子击守之,三年而拔之。乐羊返而论功。

资料来源:

《吕氏春秋.劝学》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晏子春秋集释.第八卷外篇第八》

@*#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君子、小人之别不是绝对的。君子与人为善,包括对小人在内,不能嫉恶如仇。19世纪美国总统林肯在第二次就职演说中讲“对任何人都不怀恶意,对所有人都心怀慈悲( With malice toward none,with charity for all.)”,这应该也是我们理解本章的题中之义吧。
  • 君子为什么能“温故而知新”和“不器”呢?是因为君子“志于道”。本篇是讲“为政”的,君子“温故而知新”和“不器”是重要的但还不够,所以本章强调了第三点——“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样为政更能令人信服、政令畅通。
  • 夏至是节气的重要标志,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含:夏至是一年节气的中点(从冬至算起),夏天的中点,也是盛暑之至,阳气之极。还有“古人不贺夏至”,这是为什么呢?展现什么中华文化哲学,给我们的当下生活什么启示呢?
  • “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孔子赞美子贡为“瑚琏之器”,以宗庙里用来盛黍稷的贵重礼器为喻,称许其堪为大用之才。那么“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远境界?
  • 话说,曹寅履职的南京,那是十三朝古都,汇聚天下人文精华的故地金陵,更是前朝大明的留都,是前朝风流客、东林党人的云集之地。而读书人读圣贤书,所持有的固执观念,自然是汉人天下,汉家血脉主宰神州。
  • 天下之义理无穷,而人之闻见有限。若专靠记问,则胸中所得,能有几何?若能于旧日所闻的时时温习,如读过的《诗》《书》,听过的讲论,都要反复玩味,而不使遗忘,又能触类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渐渐理会过来。将见义理日益贯通,学问日益充足。
  • 古中国有个敬老孝亲的传统习俗,就是子女给年迈的父母做寿。即使平民百姓也会吃长寿面、蒸寿桃(面点),贴个窗花什么的。富贵人家就讲究了,《红楼梦》里贾母的80岁大寿,张灯结彩,大摆酒席,还有戏班子唱戏呢!
  • 分析这个人做这个事情的方法和过程、心理和动机。即使为恶的人,也要看他是迫于无奈还是心存恶念,抑或好心干了坏事?至于行善的人,也要看他是真心为善还是沽名钓誉。
  • 颜回十三岁即拜孔子为师,学习、修身十分用功,二十九岁就头发全都白了。孔子曾称赞颜回“不迁怒,不贰过”、“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不幸短命死矣”。 他去世的时候,孔子痛呼“天丧予,天丧予”。
  • 陈宣帝陈顼像,出自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公有领域)
    《历代名画记》是唐代张彦远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为后世研究中国美术史和传统文化留下了宝贵的史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