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那些只是把你当作人脉的朋友

江明

劈你的雷正在路上(圆神出版社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304
【字号】    
   标签: tags:

你一定遇见过这样的朋友,平时三百年不联系,一联系就问:“在吗? 在吗? ”也不说什么事,但最后一句总是落在“能帮我个忙吗? ”有时候是向你借钱,有时候是想拜托你介绍工作,有时候什么都不为,只是想你在网路社群中给他小孩的照片按个赞。

这类朋友往往和你没什么深交,有的是在朋友聚会上认识的,有的连长什么样都忘了,但是每次碰到什么话题说起你的时候,他总能装得好像已经跟你熟得不行的样子,并且在需要你的时候厚着脸皮找到你!

说实话,有时候我很佩服这种人,每次麻烦别人都表现得这么理直气壮,以至于你要是不帮他搞定这件事情,就会觉得理亏了,觉得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文卿是一名视觉设计师,有很大一部分的收入来源于私底下接一些案子,帮朋友的网站、杂志、新媒体做一些插画和banner。身边有一个做视觉设计的朋友,是件很美妙的事情。但是在文卿看来,她的手艺却成了人际交往中一个很大的障碍,很多朋友找她做设计的时候,都想尽可能多地压低价格,有的甚至请她帮忙免费设计,在那些朋友看来,画一张图对于一个视觉设计师来说,是一件随手就可以搞定的事情。

这让她痛苦不已,一方面碍于友情,看着对方那么渴望的样子,拒绝的话怕失去朋友,不拒绝又为难了自己,于是常常陷入两难的境地。她说:“很多时候,都觉得他们是因为我有这门技术,才和我做朋友,弄得我现在一看到他们的大头贴在萤幕右下角闪烁时,就会觉得心慌不已。”

这样的情况其实很多。当你掌握了一门技能或者拥有一些资源的时候,之前早已淡出你社交圈子的朋友,又会重新进入你的生活。但是真正靠感情来维系的朋友—就是那种当你危难的时候,第一时间想起的朋友,却越来越少,这让人感到抑郁。

每当这种感觉来临的时候,TwoTwo先生几乎喘不过气。他是北京一家网路公司的公关,因为工作关系,认识了许多媒体圈和网路圈的朋友。就在他准备在公司做一场大型线上行销活动时,他才发现,原来很多平时称兄道弟的朋友,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尽管他有八百多个好友,但来到现场助阵的用一双手就可以数完。

他说:“回想起之前在工作中认识的那些人,尽管意料之中很多都是点头之交,但是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美国一项针对当今社会交友的研究发现,越是想要把朋友当作人脉来结交的朋友,就往往越靠不住。因为一旦你离开了某个平台或职位之后,你对朋友说了一次NO,那么这段脆弱而又敏感的关系,就会很快宣布结束。

报告中指出,现在社会由于网路和社交平台的兴起,让人们相识的门槛变低了,同时,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也在很大程度上被拉开。你更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投入一份对你有利的关系中,以及参加各种可以结识大量人脉的饭局聚会上。

在职场,因为同事经常变更,这样的情况就更明显。

八八是某部门的一名公务员,因为工作关系常年往返于北京和海外。按理说在首都中央机关当一名公务员,是一件非常让人羡慕的事。但是对八八来说却头痛不已。不光是老家那些来北京求他托关系办事的亲戚,还有各种来北京参观旅游的同学需要接待,每次从国外回来的那几天,都要被这些人搞得神经衰弱。

“很多人都是办完事情,吃完饭抹抹嘴巴就走了,有时想要很坚定地拒绝,但真的很难说出口。”

自私鬼、势利眼、自大狂,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他们很少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不管这件事会不会麻烦到你,只要能达到目的,他们就能开口肆无忌惮地要求别人。

我们到了某个阶段,交朋友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多年以来朋友圈子基本已定型,什么人可以肆无忌惮,什么人可以把酒言欢,其实在你人生较早的时期已经注定。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本来就不需要太多朋友,只要他能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你身边就好。他可能没有很优秀,没有那么多技能,也可能不懂咖啡,甚至不通人情世故,说话笨拙,但是他们身上也会有很多闪闪发光的点,值得你去付出你的真心。

至于那些只是把你当作人脉的朋友,当然离得越远越好!@

摘自   《劈你的雷正在路上:架设人生避雷针的50道修练》 圆神出版社提供图文

责任编辑:颜静莲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这几年下来,因为在夜校教书之故,披星戴月早已成了习惯,某天下班,车上了高速公路,广播里传来一这首熟悉的卡农,乐声承载的回忆又让我想起了母亲,彰化到台中不过几分钟的车程却足以让我泪眼婆娑,下交流道后车停在路旁的我泣不成声,情绪再度溃堤……
  • 他说:“我并不以完成14座八千公尺高峰(世界上14顶峰)的 ‘纪录’感到骄傲;我不把它视为一项纪录。我也没有为我期盼已久的成功感到自豪,只以我存活下来这件事为傲。”
  • 婆婆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母爱,然而,她对儿孙倾尽心力的付出,表现出她伟大的母爱,她不愧是一位杰出的慈母。
  • 大人的思维终究与孩子不同。大人关心名次,而孩子关注参与的过程。整个过程中的体验对孩子来说是新鲜的,他们便感到快乐。拿到什么名次,并不影响孩子的心情。
  • 回顾从前,当我们认真审视自己的内心,总会发现:点燃灵魂之光的,往往正是那些对当时被视为苦难遭遇或事件的觉察和努力。“尽人事,听天命”,了解这个道理,即使时光无法倒流,那么,对于得失、成败,也能够处之泰然、无所罣碍了。
  • 然而,父亲节的缘起,却是一个令人伤感和深思的故事。这个故事,不断地在提醒我们,行孝要及时,莫要等父母去世后才追悔莫及。正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让人伤痛不已。因此,记住这个深刻的教训,才是父亲节最大的意义。
  • 记忆中的母亲是一个聪慧好学、做事有效率的人。而且,她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学什么像什么,往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更上一层楼。
  • 中华传统的母亲花又叫忘忧草。(农粮署桃园提供)
    Yoki几乎没有感受过母爱,3岁时父母就离婚了。长大后,她正憧憬拥有一个自己的幸福家庭时,又被嗜赌的母亲连累,关进了拘留所。这样的成长过程,让Yoki觉得前路一片灰暗,看不到人生的希望。但是,转机出现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