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文化域外绽放的古韵

京都风致寻唐风古韵 处处寺庙瓣瓣心香

作者:任采真
京都风致——净与敬的风华。(任采真/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742
【字号】    
   标签: tags: ,

说起日本文化的风采,聚睛的焦点非京都莫属了。京都是日本平安朝时代(公元794年~1192年)的古都,也是个观光之都。每年超过二千万个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士来到这里,大多是风靡京都的风致,为了一亲这个千年古都的文化味儿。

京都风致——枫红。(任采真/大纪元)

京都风致寻唐风

四季中无论春、夏、秋、冬,京都的山与水、京都的传统建筑与庆典人文都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非其莫属的古韵味儿。追根溯源,你可知这些吸引世人的“京都风致”揉入了多少华夏神州唐风的丰韵?

日本京都枫红时节,大原山区的味噌屋。(任采真/大纪元)

时代过客摩肩擦踵,大唐京都长安风华土下埋!在神州大陆上曾经绽放过辉煌异彩的大唐神韵何处寻?在日本京都文化中,依稀还可以寻到那么一点高格调的风致,让人想起盛唐文化在域外绽放过的丰采与风韵。

日本京都代表着日本古代平安时代的京韵风华,上溯大和奈良时代、飞鸟时代,展现的是仰慕、模仿、复制盛唐中土文化的风致与成就,在日本称为“唐风”、“唐样”。踏访京都的山与水,回忆历史的光与影,从大和京都风物的历史中,揭露唐风古卷的一角,娓娓道遗华……

踏访京都的山与水,品味唐风与唐味。京都寂光院山门前的台阶。(任采真/大纪元)

京都风致  寺庙心香溯唐风

今天你到京都旅游,走出车站或是下了大巴、小汽车,放眼看京都几乎都是现代建筑风格了,让人艳羡的京都古传统遗华几乎都要往寺庙里寻。京都的寺庙建筑代表着平安时代鼎盛的精神信仰文化。换句话说,如果失去了传统的神传文化的信仰,那么,京都也不存在了!

京都留下的寺庙非常多,这些富有古风和历史的建筑物,典藏在京都市中心区域、也点缀在郊野间,或是散落在山林中。而且不管是市中心或是郊野山林,京都的古寺庙建筑成串聚集在一起并不少见。

日本京都保存着对神传文化的信仰,在山中、在城中典藏着。(任采真/大纪元)

京都北郊外的大原山区,有著名的“三千院”等等寺院;平安时代的揽胜风致区岚山、山城高雄一带的名寺呈现带状分布;离京都车站很近的东福寺一带,更是大小寺院紧密地结集。这些古名寺的建筑物与信仰文物就是今天在京都散发优雅的文化古味的主要来源。

散步在京都寺院间,谁能无感于京都的信仰氛围?接触了京都文化的内涵,京都风华来自于敬天信神的中华古文化也就赫然明现了。今天看京都遥想盛唐时的精神信仰,想必更是心香瓣瓣处处绽吧!@*#

责任编辑:方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日本,作为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国,与中原有着数千年的交往史,最早在关于先秦的奇书《山海经》中出现过。其《海内北经》记载:“盖国在巨燕南、倭北,倭属燕。”倭,即古代日本的称谓。既然有“倭”的记载,必定有来自“倭”的人,也有去“倭”而返回的人。这说明中日交往在先秦时就已经存在。据考证,最早的中日交往的踏板是朝鲜半岛,从半岛南部乘船依靠海流前往日本,或从日本到达半岛,再从陆路去往中国的辽东。
  • 当历史走入大唐王朝时,唐朝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与当时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形成鲜明的对照,以致在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上一路遥遥领先。特别是初唐时期唐太宗李世民缔造的“贞观之治”,如一轮皓月照亮人类历史的整个夜空。她在文化、经济、政治、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等各个方,都远远超越以往的所有时代。其中央集权的律令制度,从法制严密、机构完备到官制规范都令人叹服。唐朝还开创了官修正史的先河,由朝廷设专职史官,负责撰修前朝的历史。
  • 辉煌的大唐文明对日本的影响体现在文字、经学、史学、文学、艺术、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宗教、礼仪、建筑、自然科学、社会风俗等许多方面,迄今仍清晰可见。不妨先说一说大化改新。
  • 秋天被视为前往日本观光的最佳季节,这除了因为此时气候宜人之外,也因为各景点会被火红的枫叶点缀得格外动人。时值秋天,旅游网站TripAdvisor的用户票选出日本30个最佳赏枫地点,其中以京都市的景点为最多而且获选第一,以下列举前10名。
  • 君子为什么能“温故而知新”和“不器”呢?是因为君子“志于道”。本篇是讲“为政”的,君子“温故而知新”和“不器”是重要的但还不够,所以本章强调了第三点——“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样为政更能令人信服、政令畅通。
  • 夏至是节气的重要标志,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含:夏至是一年节气的中点(从冬至算起),夏天的中点,也是盛暑之至,阳气之极。还有“古人不贺夏至”,这是为什么呢?展现什么中华文化哲学,给我们的当下生活什么启示呢?
  • “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孔子赞美子贡为“瑚琏之器”,以宗庙里用来盛黍稷的贵重礼器为喻,称许其堪为大用之才。那么“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远境界?
  • 话说,曹寅履职的南京,那是十三朝古都,汇聚天下人文精华的故地金陵,更是前朝大明的留都,是前朝风流客、东林党人的云集之地。而读书人读圣贤书,所持有的固执观念,自然是汉人天下,汉家血脉主宰神州。
  • 天下之义理无穷,而人之闻见有限。若专靠记问,则胸中所得,能有几何?若能于旧日所闻的时时温习,如读过的《诗》《书》,听过的讲论,都要反复玩味,而不使遗忘,又能触类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渐渐理会过来。将见义理日益贯通,学问日益充足。
  • 古中国有个敬老孝亲的传统习俗,就是子女给年迈的父母做寿。即使平民百姓也会吃长寿面、蒸寿桃(面点),贴个窗花什么的。富贵人家就讲究了,《红楼梦》里贾母的80岁大寿,张灯结彩,大摆酒席,还有戏班子唱戏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