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文化 庆贺新年珍玩

过个富贵风雅年 赏芝兰永寿《岁朝图》

作者:郑行之
慈禧太后之宝《岁朝图》传颂芝兰永寿、富贵百福。(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262
【字号】    
   标签: tags: , , , ,

【编按】:过年了,新年到!市井庶民们放鞭炮迎新年,文人们画画迎新年,过富贵风雅年!庆贺新年有专门的画吗?除了人们熟悉的“年年有余”、“招财进宝”,还有……?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文人画家的“岁朝图”就是专为庆贺新年而作的画;在现代,“岁朝图”又成了探索古代年俗的文献库。

从宋代开始,历朝历代留下许多精品《岁朝图》--“民俗岁朝图”、“岁朝清供图”。本文《赏〈岁朝图〉  过个富贵风雅年》将作系列的导览,带给读者喜气,也过个富贵风雅年!

清供雅玩入画 岁朝清供图

古代文人过年也是有讲究的,他们在新年期间摆“清供”,画“清供图”,久而久之,“清供图”就成了中国文人画的一个特殊题材。

“清供”,即清雅的供品,也有人称之为清玩。最早是供香花蔬果,后来发展开来,有人也将金石、书画、骨董、盆景都参与在内,再演变到最后,“岁朝清供”就成了新年之际将一些雅玩陈列于书斋、案头,不一定当做供品了。有些画家就将这些富寓意的东西作为描绘对象,称为《岁朝清供图》。悬挂于室,既自赏清高,也与来访高朋雅士共享。这样的雅兴,历史悠悠,长达千年。

我们这个年代,虽然可能还存在着文人雅士,然而,多数人案头摆的是电脑了。

新年期间,就让我们回顾一下,欣赏历代文人雅士各具自我风格与特色的《岁朝清供图》吧:

融会中西画风的《岁朝图》

清 张为邦《岁朝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先介绍一幅反映时代特色、融会中西画风的《岁朝图》,清 张为邦的《岁朝图》。张为邦(参注)是扬州人,曾跟郎世宁学习西洋画法,所以他的《岁朝清供图》的手法十分接近古典派油画,画面没有留笔触。在细致的涂抹中,明暗变化、色阶的转换几乎完全不着痕迹,这般苦心经营的结果,不但花瓶的外观给人一种实体、厚重感,而且瓶身的色泽还透出国画少有的醇厚,触手温润,细看还微微地透出“开片”(冰裂纹),从而予人一种高雅价值感。

张为邦这幅《岁朝图》的花叶用同一手法处理,也一样逼真生动。复瓣花朵的外形圆实、层次分明,叶片自然有序地重叠交织,既有西画的真实感又富有中国画的蕴藉含蓄之美。一旁的方形盆栽植着兰花、灵芝、湖石,象征“芝兰永寿”。

“清”“吉”雅趣的《岁朝清供图》

画家在描绘“清供”时,除了经营艺术形式之外,还可以考虑如何透过各种物象的搭配,传递出吉祥寓意。下列提供二幅明、清名家力作,同样是展现“芝兰永寿”意涵的《岁朝清供图》,以供欣赏清玩。

明末清初 八大山人《芝兰清供图》

八大山人是明宗室之后,明末四僧(也称清初四僧)之一。因国破家亡,长期郁抑致使他的性格变得孤傲不群。他的画作也因而形成极特殊的风格。他笔下的鸟儿很多都是单足站立,白眼向天。他画中“八大山人”的署名更是一绝,看起来似哭又笑,哭笑不得。

八大山人这幅《芝兰清供图》则是难得的贺福之作,以灵芝和兰花入题入画,以“芝兰永寿”贺福新年,传递传统中国年的意涵。在风格上,相对于上述张为邦《岁朝图》的写实手法,则呈强烈对比。《芝兰清供图》全然以中锋的运笔,风格精简,稳重中洒脱奔放。

清 八大山人《芝兰清供图》

画中以极沉、极缓的枯笔走速勾勒而出的瓶身,宛如一座稳重小山,正好承载了瓶上动势十足的兰花和竹子。古花瓶中的竹叶及兰花、小盆中的灵芝,时而奔放、时而凝敛--奔放时,浓墨豪情干云、如剑似戟;凝敛时,淡然宁静、圆融自适,构成了一个张力无限的小世界。兰竹、灵芝和古瓶,看似单纯而静止,其实在快与慢、动与静速度交错的笔意中,时空交会的韵味也自在地流转,“芝兰永寿”贺福新年的意涵,也跨越古今流转不息。

清 沈焕《春元如意图》

沈焕的《春元如意图》展现“清”“吉”的意象。以勾勒手法贯穿整个画面,让人感觉在精致中另有一种雅趣。首先是松竹梅,象征岁寒中不惧霜雪的贞宁意志。在这个清吉的如意图中,也包含了象征“芝兰永寿”的兰花、灵芝、湖石等祥瑞的供品、雅玩,表示开春元日贺寿之意。

清 沈焕《春元如意图》(天津博物馆藏)

参注:张为邦父亲是张震,在康熙、雍正两朝供职于宫廷。张为邦步父亲之路,在雍正之朝时也进入宫廷,成为供奉画家。张为邦又推荐儿子张廷彦奉宫廷入画院,张氏祖孙三代成为供奉宫廷的绘画世家。

有关这一家三代供奉宫廷画院的情况,清代周道的《读画辑略》中有这样的记载:“画猫狗,名重一时。山水、界画楼阁、花鸟以及写生,俱称入格。自维邦(为邦)父子俱供奉画院。”@*(本系列待续)

点阅【过个富贵风雅年】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对于一位18世纪女性艺术家来说,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艺术生涯非同寻常。她出生于瑞士一个贫寒的画家之家,作为独生女,她仍接受了广泛的教育,在十几岁时就已展现出肖像画和歌剧演唱的惊人天赋。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英语,这为她日后在国际上取得成功──成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家、欧洲上流社会的杰出女性奠定了基础。
  •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的陆羽,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亲自踏访考察各地茶乡,从种茶、制茶、焙茶、饮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茶叶的生长和气味,更讲求煮茶技艺、饮茶的配置与器皿,因而写就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
  • 美国风景画家阿尔伯特‧比尔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成了沟通东西两岸的一座桥梁。他凭借对这片土地的原始之美、希望与力量的深刻感知,捕捉到了美国西部的精神,为那些永远不会亲自冒险西行的观众开启了一扇窗,让他们得以一窥落基山脉的雄伟壮丽。
  • 1990年林布兰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风暴》在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窃,还有其它两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 春天莅临纽约!摩根图书馆和博物馆(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推出波特小姐的精彩特展:“碧雅翠丝‧波特:拥抱大自”(Beatrix Potter: Drawn to Nature)。波特小姐是广受大众喜爱的《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还有其它儿童读物的作家和插画家。
  • 卡拉瓦乔的《老千》有巨大的影响力,激荡出无数件类似的版本;欧洲的艺术家复制了三十余件作品。然而,20世纪大部分时间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乔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欧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现。
  • “落竹三千, 成就一亩茶。”古人以竹自许君子品德,今人以竹制焙笼泡出一壶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汤的甘甜,此间一件件竹编器具透过竹编师傅落款标记,成了审美的主体,传世千古的好手艺。
  • 老子《道德经》说道:“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 墨竹是文人画重要的题材之一,竹可言志,也可以寄情,一方面也体现士大夫的人格操守。文同是北宋画墨竹首屈一指的人物,人称“湖州派”。对后世墨竹发展影响极大。他的表弟苏轼亦曾为其写过许多首题画诗。今天我们就从文同最出色的、最引人注目的《墨竹图》来看看,这幅画为何让人过目难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