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新艺术博览会

【水彩行家】微光.漫游

会员参展活动系列报导
陈品华
font print 人气: 154
【字号】    
   标签: tags: ,

黄腾萱水彩展—微光.漫游

荣获国内外许多大奖并多次参加国际交流展的黄腾萱,是位杰出的画家。今年她很荣幸被选为最具创作潜力的艺术家,并获得企业赞助,在“艺企相投‧艺企风发”专区展出作品。也许是因为她居住台中,又少参与画会的活动,所以画友们对她有些陌生,我也因撰写会员参展艺博会的活动报导,经明祺介绍才初识。见面那天,腾萱美丽的脸庞带着一脸的笑意为我介绍她展出的作品。她的作品主要以复合媒材的技法画在粗的法国水彩纸上,题材以风景花卉为主,由于复合媒材的表现多样性,所以每张都有独特的创意,色彩鲜明、层次丰富、肌理的变化及笔触效果都让人看得目不转睛。在此主要是介绍她的水彩画作,虽然现场展出件数不多,可是值得欣赏。

黄腾萱_六月华尔滋_78x56cm_2012

“六月华尔滋”作品是腾萱去年的代表作,有印成画卡在会场分送给人欣赏。画的是轻柔雪白的油桐花三三两两的飘落在溪畔形成生动的景象,这样的布局让我想到谢明锠老师常提的构图原则—画面安排要注意聚散有致,太紧或过松都违反疏密原则,只有好的关系才能形成好的韵律。无疑的腾萱对画面结构的巧思安排使作品像一曲柔美的旋律回荡在溪旁。再仔细瞧瞧溪底腐烂的落叶及深褐色的小石子并非一笔草草带过,而是用心仔细的藏在高明度的桐花底下层层叠染,那丰富的暗色调正以低音大提琴的节奏应和着,整张画充满音效感,谁会不想来聆赏呢!
黄腾萱_六月华尔滋_78x56cm_2012

“紫色旋律”作品充分展现腾萱惊人的写实功力,背景灰紫色的山沉稳浑厚和前景高彩度的鸢尾花拉开了空间的距离,遥远的湖面迷濛一片,诗意漫漫…微光幽幽…看着这片迷人的紫花,那高高低低的节奏好像翩翩起舞的紫蝶,正为我们表演她最新的舞曲,看着看着…感觉心好像也飞起来了,人也浪漫起来了,不知腾萱是否也像她的画一样浪漫?
黄腾萱__暖春_78x56cm

“暖春”作品同样充满着音乐的节奏,而且请来了一群可爱的小麻雀来伴唱。洁白的小花丛流荡着特属春季的清新气息,快乐的鸟儿呼唤着同伴,看来寒冬真的被前景暖呼呼的黄褐色调给赶走了。

(图文由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提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这里除了有植物种类的展示之外,创园之初有计划的约束参观人数和时间造就园区的生态特色,成为台湾最佳典范,在这里写生成为我的最爱之一...
  • 台湾水彩画因日治时期石川钦一郎(1871-1945)的提倡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后更培养出第一代的水彩画家,如倪蒋怀(1894-1942)、蓝荫鼎(1903-1979)、李泽藩(1907-1989)等。石川钦一郎将西方写生观念引入,借给这批年轻画家一副重新观看台湾风土的眼镜,形成一股“以自然为师”、“对景写生”的全新美学观与自然观,使台湾风景题材与西方绘画表现方式接轨。
  • 百年来水彩可以他特有的文化性、方便性与经济性在台湾成为最受喜爱的媒材之一,如果能藉由教育的更普及、创作水准的再提升而让水彩艺术成为深耕于民众的“国民艺术”,应该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课题。
  • 张明祺水彩展—光影的转角 作品以大自然为师,生活体验入画,要创作自然而不抄袭自然,强调韵律节奏,有主有宾,统一中有变化。 王文琮水彩展—情寄旷野 光影色彩幻化交织的绮丽世界,引领我的悸动,恣意泼洒在画纸上,大地苍茫中,拥抱一份人文的关注,最能撩动人们的心弦。
  • 振文的水彩世界 来自他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平凡的小花草小人物,来自他走过沧桑际遇的印痕、生命点滴的体悟,来自他珍惜家人亲友的支持与温暖,来自他一颗细腻敏锐的心、悲天悯人的情怀,来自他对创作柔韧的坚持、才气纵横却谦冲致和的胸襟,来自他追求形灵合一的理想境地。
  • 对于一位18世纪女性艺术家来说,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艺术生涯非同寻常。她出生于瑞士一个贫寒的画家之家,作为独生女,她仍接受了广泛的教育,在十几岁时就已展现出肖像画和歌剧演唱的惊人天赋。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英语,这为她日后在国际上取得成功──成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家、欧洲上流社会的杰出女性奠定了基础。
  •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的陆羽,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亲自踏访考察各地茶乡,从种茶、制茶、焙茶、饮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茶叶的生长和气味,更讲求煮茶技艺、饮茶的配置与器皿,因而写就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
  • 美国风景画家阿尔伯特‧比尔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成了沟通东西两岸的一座桥梁。他凭借对这片土地的原始之美、希望与力量的深刻感知,捕捉到了美国西部的精神,为那些永远不会亲自冒险西行的观众开启了一扇窗,让他们得以一窥落基山脉的雄伟壮丽。
  • 1990年林布兰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风暴》在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窃,还有其它两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