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大家.楷书四大家

后世圭臬 楷书四大家之欧阳询

路圣石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7016
【字号】    
   标签: tags: , , , ,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始于东汉。宋《宣和书谱》称:“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清代书法家翁方纲亦云:“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所以,楷书被普遍认为是由古隶演变而成。楷书以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简爽,可作楷模,故名楷书。

“楷书四大家”是对中国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楷书四体”,分别是指: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

欧阳询(公元557~641年),字信本,出生于衡州(今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欧阳询十三岁时其父欧阳纥因罪而致满门抄斩,他因藏匿而逃过一劫,后来投靠父亲的好友江总,住在建康(今南京)。

江总见欧阳询体弱瘦小,无法培养成武将,只好教其读书写字,没想到欧阳询非常聪明,能一目十行,少年时就博览古今,精通《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三史。后来,欧阳询在隋朝官居太常博士,唐朝时更封为太子率更令,所以也被称为“欧阳率更”。因其子欧阳通亦擅长书法,故欧阳询又被称为“大欧”。

欧阳询不但聪敏勤学,博通经史,尤其笃好书法,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他的书法成就早在隋朝就已声名远播。进入唐朝,更是人书俱老,炉火纯青。但欧阳询自己却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依然读碑临帖,精益求精。

有一次,欧阳询骑马外出,见路边一杂草堆中有一石碑,于是下马查看,原来是西晋著名的书法家索靖书写的碑文。他便站在旁边仔细观看了好一阵才离开,但刚走几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马观赏,赞叹之余竟这样来来回回数趟。

最后,欧阳询干脆铺上毯子坐下反复揣摩,竟在碑旁一连坐卧了三天,终于体会了碑文的笔法精髓才满意地离开。“率更令欧阳询,行见古碑,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还,下马伫立,疲则布毯坐观,因宿其旁,三日而后去。”。这就是【卧碑三日】的典故。

后世圭臬

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欧阳询的正楷,源自古隶,以二王体为基础,融合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并参以六朝北派书风,结体特异,独辟蹊径,自成一家。

其楷书的特点是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以“欧体” 之称传世。清代书学理论家包世臣曾说:“欧字指法沉实,力贯毫端,八面充满,更无假于外助故也。”就是说欧字骨气劲峭,强调指力,写出的笔画结实有力,骨气内含,轻重得体,长短适宜,恰到好处,被后代书家奉为圭臬。

欧阳询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在隶书等书体上也均有造诣。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怀瓘所着的书法品评著作《书断》称:“询八体尽能,笔力劲险。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扰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几旋雷激,操举若神。真行之书,出于太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

翰墨之冠《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询于唐贞观(公元626~649年)年间,以八十多岁的高龄逝世,身后传世的墨迹有《卜商帖》、《张翰帖》等,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等,都堪称书法艺术的瑰宝。

其中,《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七十五岁的作品,也是欧阳询的代表作之一。《宣和书谱》誉之为“翰墨之冠”,元朝赵孟頫说:“清和秀健,古今一人。”

铭文由魏徵撰写,记载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涌泉的事,欧阳询奉敕书。此碑书法用笔慎重严谨,高华庄重,法度森严,笔画似方似圆,结构布置精严,上承下覆,左揖右让,局部险劲而整体端庄,无一处紊乱,无一笔松塌,被视为“楷书法的极则”,是历代学书者的楷模。明朝赵涵《石墨镌华》称此碑为“正书第一”。

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即:“如高峰之坠石,似长空之初月,若千里之阵云,如万岁之枯藤,劲松倒折、落挂石崖,如万钧之弩发,利剑截断犀、象之角牙,一波常三过笔。”

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中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

美名远播海外

据史书记载,欧阳询的形貌不佳,但深受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的器重,唐太宗于贞观元年就在“宏文馆”招集二十四名五品以上子弟,“敕虞世南欧阳询教授楷法”。

欧阳询的书法作品被人们视作世之瑰宝,名声更是远播国外。人们都争着想得到他亲笔书写的尺牍文字,作为自己习字的范本。

唐武德(公元618~624年)年间,高丽(今朝鲜)特地派使者来长安求取欧阳询的书法。唐高祖李渊感叹地说:“没想到欧阳询的名声竟大到连远方的夷狄都知道。他们看到欧阳询的笔迹,一定以为他是位形貌魁梧的人物吧!”甚至日本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最澄,从唐朝留学回日本时也带着欧阳询的书法作品回去。

直到现在,日本创刊百余年、最大报纸之一的《朝日新闻》报头的四个字还是取自欧阳询的碑帖《大唐宗圣观记》。其中“新”字没有现成的,只好把“亲”字去掉右边,“析”字去掉左边,进而并成一字而成。@*

参考文献
《新唐书》
《大唐宗圣观记》

责任编辑:郑之芬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他是中国史上少有的文艺全才,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他的书法入古出新,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为“宋四家”,并被尊为四家之首;他的文章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 “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是苏东坡耐人寻味的书法语录之一,意思是书写前没有刻意求好的作品,往往是自然天成的佳作.......
  • 宋四家苏、黄、米、蔡,各有自己的风貌,而四家当中最具艺术创新意识的当推黄庭坚。黄庭坚写字非常用功,年轻时虽然书法就已经相当出色,但他仍对自己的字不满意,原因是.......
  • 米芾(公元1051~1107年),初名黻,后改名为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鹿门居士,原籍襄阳(今属湖北)人,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他的母亲曾入宫服侍英宗皇后,米芾也得此恩荫而当了个县官,但他“全无富贵愿,独好古人笔札”,为了艺术,丢官也不在意。
  • 一日米芾悠悠醒来,见四周林木茂盛,芳草鲜美,幽静中泛着鸟语花香,仿佛置身桃花源。不远处有凉亭一座,依稀传来声响,于是缓步走向凉亭......
  • 蔡襄为人忠厚正直,是史上著名的好官,世人赞誉他为“端人正士”,谥曰忠惠。蔡襄除了是勤政爱民的政治家,优秀的书法家外,他对茶叶的研究及推广也有卓著的贡献..............
  • 宋徽宗赵佶,是南宋君王,中国帝王中艺术天分数一数二的皇帝。宋徽宗自幼聪敏,展现过人的艺术才华,长大后更是乐之不疲,山水、人物、花鸟、墨竹都十分精通,书法方面取法薛稷和黄山谷加以改变,自创“瘦金体”。
  • 康熙蘸墨落笔,不料灵隐寺中“灵”字上头的“雨”字写大了...
  • 颜真卿出身文人世家。祖上颜师古、颜之推都是有名的文学家。颜真卿的书法则透出刚正、坦荡的将帅之风,笔落处,大刀阔斧,不加雕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