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遊大發展 生態平衡令人憂

【大紀元1月2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田野2007年1月1日華盛頓報導)中國的旅遊收入迅速增長,但如何在發展旅遊業的同時保護人類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如何兼顧當地民眾的利益,引起學者專家的關注。

*旅遊勝地人滿為患*

故宮、長城、黃山、桂林,……中國這些世界知名的旅遊勝地每年吸引著無數的中外遊客。而隨著中國政府向聯合國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和人類文化遺產,以及一些電影的拍攝與熱播,許多原來並不為人所知的地方近年來也人滿為患了。

*《臥虎藏龍》使宏村名聲大振*

以安徽的宏村為例,20年前,宏村古樸的建築和藍天綠水每年吸引著幾千人前往。但一部《臥虎藏龍》使宏村名聲大振。現如今,一天就有幾千名遊客湧入。

*村民收入並未增加*

宏村的村民們發現,往日的寧靜被破壞了,清澈的溪水被污染了,但他們的收入卻並沒有因為遊客雲集而增加。2005年,宏村接待遊客53萬,門票收入230萬美元,其中三分之二歸北京中坤集團,其餘大部份進入地方政府財政,宏村村民人均所得只有大約90美元。

*旅遊發展三個原則*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旅遊系主任於良教授強調指出,旅遊發展必須堅持的三個原則。

於良說:“第一,保護當地的資源,如果保護不好,旅遊資源的可破壞性很大;第二,使當地居民受益,從旅遊上掙的錢一定要分流到下面的社區和居民;第三,要使遊客滿意。”

於良分析到,中國一些地方政府急於利用當地的旅遊資源,推動經濟增長和政府財政收入,因此不去考慮持久發展戰略,而且往往忽略對旅遊收入的合理分配,沒有使當地老百姓得到應有的份額。

*旅遊資源和生態平衡*

不過,於良教授認為,中國各級政府已經越來越認識到,保護旅遊資源和保護生態平衡等問題的重要性,並開始採取相應措施,例如九寨溝的管理就已經實現現代化和電子化。

在中國,許多旅遊景點由公司企業開發經營,這些以盈利為首要目的公司能夠劃撥多少資金用於自然資源和文化遺產保護就很難說了。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評中國對文化遺產的管理不善之後,中國中央政府從2002年開始禁止公司企業參與管理文化遺產,並限制對一些古蹟的開發。但是,相關規定尚未得到有效實施。

*中國的情況通常是…*

設在華盛頓的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中國項目主任裴敏欣指出,中國的情況通常是,中央政府的各項指示越往下執行得越不力,所以,只有保證相關規定在地方上得到落實才能產生預期效果。

喬治華盛頓大學旅遊系主任於良教授說,如何在利用自然遺產人類文化遺產推動旅遊和保護這些遺產之間取得平衡仍舊是政府和學者專家們正在探索的題目。

於良說:“我想還是應當嚴格管理,一是在數量上進行控制,還有就是建立科學的檢測系統,每天對土質、水質和植物的各方面都要進行檢測,用它們作為晴雨表,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調整。”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斷掌疑詐保 法官判免賠
武宜三:一個令人絕望的民族
關於中國山西省科技專家協會秘書長賈甲先生脫離中共尋求國際政治庇護的聲明
張希欽:海峽兩岸險阻 旅遊平台攜手交流順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