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談

《論語》說(24):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論語說》(公有領域/大紀元製圖)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十一》)

【注釋】

溫故而知新:大體兩種理解:一為在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現;一為溫習已經學過的東西,並常求知道所沒有學過的。

【討論】

什麼是仁、什麼是孝、什麼是好學等等,《論語》中許多處都講了,孔子因材施教,說法各有不同。但講「可以為師」者,僅有本章,而且講得言簡意賅,只有五個字「溫故而知新」。

怎麼理解「溫故而知新」呢?一種說法是,「溫故」與「知新」是並列關係。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論語‧子張》)有人說「溫故」就是「月無忘其所能」,每月不忘記以前所已學會的;「知新」就是「日知其所亡」,每天知道自己以前所不知的。學過不溫習,久了就忘;未學過的不學,學問就止於此。一個能夠活到老學到老的人,應該能為師吧。這種理解比較樸實,人人可行。

朱熹卻另有解讀:「溫,尋繹也。故者,舊所聞。新者,今所得。言學能時習舊聞,而每有新得,則所學在我,而其應不窮,故可以為人師。」《禮記‧學記》也說過,「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朱熹的講法自有道理。(當然,也有人說朱熹「義雖高而難做,恐非經意」。)

古人也講「殷鑑不遠,在夏后之世」(《詩經‧大雅‧蕩》),「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戰國策‧趙策一》)。記取前車之鑑,也算是「溫故而知新」之一種吧。

《論語》中曾子講三省,其一是「傳不習乎」,這也是溫故。溫故而能知新,有新發現,舉一反三,而不只是記問之學,這才可以為師,這才不會誤人,而且能使學問代代傳承、發揚光大。孔子的用意很深。

這裡有個問題,「溫故」何以能「知新」?從經學的角度講,因為「故」中有「道」。孔子一生「志於道」,「溫故」其實就是「溫道」。孟子《離婁下》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比較而言,張居正對「溫故而知新」講解得最清晰:天下之義理無窮,而人之聞見有限。若專靠記問,則胸中所得,能有幾何?若能於舊日所聞的時時溫習,如讀過的《詩》《書》,聽過的講論,都要反覆玩味,而不使遺忘,又能觸類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漸漸理會過來。將見義理日益貫通,學問日益充足。人有來問的,便能與之應答而不竭。有疑惑的,便能與之剖析而無遺矣。豈不可以為人之師矣乎?此可見君子之學,不以記誦為工,而在於能明於理;不以聞見為博,而在於善反諸心,學者不可以不勉也。

至於「可以為師」,後來荀子有所發揮。其《致士篇》講「師術有四,而博習不與焉」。哪四種呢?「尊嚴而憚,可以為師;耆艾而信,可以為師;誦說而不陵不犯,可以為師;知微而論,可以為師。」(有尊嚴而令人敬畏,可以做老師;年長而令人信服,可以做老師;誦讀講說經典而不超越,不違背,可以做老師;知道做人精微之理而能論述,可以做老師。)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十個字,理解起來就不止千言萬語。這也是孔子所說的「學而不厭」的表現之一。

主要參考資料

《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標點本,李學勤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四書直解》(張居正,九州出版社)

《論語新解》(錢穆著,三聯書店)

《論語譯注》(楊伯峻著,中華書局)

《論語今注今譯》(毛子水注譯,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論語三百講》(傅佩榮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論語譯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論語本解(修訂版)》(孫欽善著,三聯書店)

看更多【《論語》說】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