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劑先生」有仙方 煉藥為丸能治百病

文/顏丹
甘庸德給人看病從不拘泥於古方,可他煉製的神奇藥丸卻有起死回生之效。(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975
【字號】    
   標籤: tags: , ,

清代光緒年間,廣西平南縣有位「一劑先生」,名叫甘庸德(字元夫,一字玉山)。

他從小就很愛讀書,每天可讀上萬字。他不僅讀得快,背得也快;是凡能背下來的,就不再忘記了。甘庸德天資聰穎,在行文作詩上也頗具天賦。他十五歲在鄉塾裡學寫應制文(皇帝下詔命題的詩文)時,連教書先生都對他刮目相看。

除了聖賢書,甘庸德對岐黃之書也有著極強的領悟力。從鄉塾回到家中,他便打開《太素》、《脈經》等精深難懂的醫書,認真地讀起來。他還讀過金元四大家中劉完素和朱丹溪留下的醫書,並深得其真傳。

不久之後,鄉塾裡有儒生病了,他只開了一劑藥,就把那人的病給治好了。這事很快在鄉塾裡傳開了,可儒生們看他年紀輕,不相信他有如此精湛的醫術。於是,有同窗出了個餿主意:讓另一儒生裝病來試探甘庸德的醫術。

有一天,那同窗看甘庸德遠遠地往鄉塾走來,便立刻讓裝病的儒生躺下,囑咐他蒙上被子、痛苦地呻吟,然後就把甘庸德叫來。甘庸德診脈後,只說了一句「他沒病」就走開了。過了一會兒,儒生們又去找他,謊稱病人的病情加重了,讓他再去看看。他診脈後仍表示,那人沒生病。

儒生們這樣折騰了三、四次,到第四次時,甘庸德突然很失落地說道:「唉,他本來沒病,現在膀胱有問題了,尿液已擴散到四肢,怕是只有一個多月的壽命了。」裝病的儒生一聽,嚇得趕緊站起身來,可沒等衣服穿好,他就小便失禁,流得滿地都是了。

原來在那日,裝病的儒生正要如廁,但因甘庸德碰巧快到鄉塾了,他就只好先憋著尿、躺在床上。甘庸德第一次給他號脈時,他已經憋得不行了。但一想到要配合同窗演戲,好讓大家看甘庸德的笑話,他就繼續裝病,忍著不去廁所。最後,他把膀胱憋壞了,人也在一個多月後死了。甘庸德看其脈象,就能精確地診斷出他是否患病乃至生死之期,這讓後來聽聞此事的人都嘖嘖稱奇。超凡的醫術使他從此聲名鵲起,駕著馬車來請他去看病的人絡繹不絕。

甘庸德給人看病從不拘泥於古方,可他煉製的神奇藥丸卻有起死回生之效。這些藥丸並沒有統一的配方,只是以硃砂為衣,如綠豆般大小。他每次製好藥丸,就會放進同一個葫蘆裡;遇到病症不同的病人,便會倒出數量不等的藥丸來讓他們服用。有時只給三、四粒,有時又倒出了十幾粒,一般都沒有定數。但若發現有病人不適宜服用此藥,他就會再擬出一個新的藥方來。

一位姓梁的舍人要去外地供職,因路途遙遠,他擔心途中身體不適時無法就醫,便向甘庸德求購了上百粒藥丸,以備不時之需。後來,他在路上遇到了一些病重垂死之人,那些人只要吃了他帶的藥丸,病很快就好了。

梁舍人發現這藥丸能治百病,於是給甘庸德寫信,讓他再煉製一些,甚至還想以高昂的價格購買煉藥的方子。甘庸德看了信,又寄去了數千粒藥丸,但同時也告訴他,藥方是堅決不賣的。多年後,甘庸德去世時,梁舍人仍在輓聯中倍感惋惜地寫道:(你)濟世有方……仙方何不傳人。

以前,甘庸德有族弟病重,請了許多醫生去治都未有好轉。家人眼看著他性命垂危,都束手無策,只能站在床邊哭泣。甘庸德去探望,診完脈後對他家人說:「不妨事,當務之急就是去買些甘草回來,然後把粥熬上。一會兒先把甘草湯餵給他喝,等他發了汗,就能甦醒過來。他醒了,肯定想吃東西,你們就讓他把粥喝下去。」他家裡人照著去做,等到第二天,病人又服了一、兩劑湯藥後,身體就完全康復了。

有人好奇,問他為何要先煮甘草湯。甘庸德回答:「我這個弟弟本來是沒病的,可那些醫生卻給他服了不少溫補、瀉火的藥,這些藥在他體內如水火交戰,才會讓他感到頭暈眼花,像得了重病一樣。甘草能解百毒,我這是先治其標,再固其本。」那人聽了,直稱讚他的醫術出神入化。後來,縣令尚政文得了重病,按甘庸德開的方子服藥後,病也很快好了。他親手書寫「才堪華國」四個字,做成匾額送給了甘庸德。

甘庸德曾在大安墟開了一間藥鋪,他與城裡的黎、梁、胡、龍等名門望族交往頗深。他精通藥理,又樂善好施,當地人無論貧富貴賤,都對這位「一劑先生」禮敬有加。他畢其一生,寫出了《藥性賦》、《錫葫蘆賦》、《藥王遊獵賦》等醫藥名篇,但除了這些能公之於眾的醫書外,他其它那些為糾偏以及收錄各類祕方所編撰的書冊,就只有他最親近的子孫看過了。

參考資料:光緒九年《平南縣誌‧列傳》@*#◇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朝正德初年,有一位王姓商人,是安徽人,已經年過三十還沒有子嗣。他的姑父擅長相面術。有一天見到王某,其姑父面露憂愁之色,對他說:「你到十月應該有大難,不能夠逃脫,怎麼辦呢?」
  • 岸上有一棟高樓,半夜裡,突然失火,大火熊熊燃燒,樓中人張惶呼叫,亂成一片。林孝廉忽見一個少婦,只穿內衣短褲,從樓上墜入船中。林孝廉見少婦衣不蔽體,急忙把自己的狐皮長袍拿過去,給她蓋在身上。又叫人把她扶進船艙休息。自己則挑燈站在船艙外面,守護著她。
  • 雷州半島南渡河畔小鎮窯家墟的各色小人物,在國家各項運動對個人命運深刻影響下,展現堅強生存的意志。(fotolia)
    徐生原可考上狀元第一名,但因他背女子過河時吟誦的詩句,流露出不正的想法,他中第一名狀元的資格便被褫奪了……
  • 根據《玉壺野史》卷一記載,曹彬滿周歲時,曹家舉行了慶生宴會。曹彬父母把上百的玩具和器物全都擺在宴席上。眾人也都好奇,小曹彬能抓到什麼呢?
  • 故事中的漁民救人不圖名、不圖利、不圖報,既幫淹死鬼修成了正果,自己因救了三個人積了很大陰德。自從淹死鬼做了土地神,漁民就再也不打魚了。而漁民也得到了福報,在神佛的護佑下,不管災年豐年,他家的莊稼年年豐收,家中事事順利,家境也慢慢富裕起來,他活到八十多歲無疾而終。
  • 《壽康寶鑑》裡記載的一個因果故事,引發了我的一些思考。故事中藍潤玉的行為,在現代人眼裡,不僅不算啥錯誤,很可能還會被人以「痴情」「追求愛情」等來看待,會看成一段有「浪漫情愫」的「暗戀」及「美好回憶」。可是,他的行為卻遭到了天譴惡報。
  • 北宋初年,在益津關一地(現今河北省霸州市),名將楊延昭成功運用「火牛陣」大敗韓昌的五萬鐵甲騎兵,重現了這場經典戰役。
  • 鐵甲騎兵,是騎士與戰馬都穿著堅固鐵甲的兵種。他們同時具備極高的防禦與攻擊能力,主要用以前線衝鋒擊破步兵之方陣,在東西方戰史上都有過輝煌戰果的紀錄。在北宋時期的遼國也有著這樣一支精銳部隊,一度讓宋軍陷入苦戰,但這支部隊最後是如何被打敗的呢?這便是在河北當地流傳千年的楊門女將大破鐵甲騎兵的傳說......
  • 傳說大禹治水留下的海眼,在江陵縣城的南門外就有一個。「海眼」有龍、各種神獸或神靈鎮守,不能輕易移動、打開,否則海水就會倒灌陸地,形成洪水災害,江陵城就發生過這樣的事。
  • 唐總督只信鬼話勘案,不重證據,差點造成一樁冤案;而江蘇司郎中紀容舒與刑部主事余文儀,雖遇奇事,仍盡忠職守,詳實勘查案件,最後讓一樁沉冤得以昭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