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的靈丹妙藥 仙風道骨孫思邈的千金之道

孫思邈的靈丹妙藥:以德養性、以德養身
作者:大陸法輪功學員
藥王的孫思邈一生行醫秉著「大醫精誠」,活人無數,他說:「人命至重,有貴千金。」(公有領域/大紀元合成圖)
font print 人氣: 2091
【字號】    
   標籤: tags: , ,

唐代孫思邈是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大醫學家和藥學家,人稱「藥王」。孫思邈淡泊名利,仙風道骨,不慕仕途,相傳他活到141歲,外貌非常年輕。他一生行醫,活人無數,他說:「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踰於此。」因此把自己的救急藥方集命名為《備急千金要方》。從他行醫的小故事,展現了孫思邈力行大醫救濟蒼生的「千金之道」,其活泉源頭來自何處呢?

後周宣帝時,王室多變,孫思邈隱居太白山,朝廷以國子博士徵召他,他稱病推辭。孫思邈通古今之道,能預知未來,他曾對親近的人說:「再過五十年,當有聖人出世,那時候,我才能幫他救濟世人。」

以「貞觀之治」輝耀天地的唐太宗即位時,下詔延請孫思邈。太宗見他仙風道骨,容貌非常年輕,感歎道:「有道之人真是令人尊敬呀!像羨門、廣成子這樣的神仙原來世上果然是有的,怎麼會是虛言呢?」太宗要授他爵位,他堅決推辭不受,只願修身養道,濟助蒼生。

不祈禱怎得福  不求壽怎延年?

孫思邈一生修德為本,救濟蒼生,他在《備急千金要方》中寫道:「德行不充,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壽而自延。」意思是說:如果人的道德不好,就是吃仙丹妙藥,也不能延年益壽。如果道德高尚完美,不用祈禱,就多福多壽,這才是生命的真諦。

亂世行醫 義診換人參

在隋朝末年,天下紛亂,但是孫思邈仍然四處行醫。有一天,孫思邈行醫到江西九江地界,不料發生意外,被一夥占山為王的強盜誤以為是「探子」。孫思邈當時年已七十,卻顯得年輕,被當成探子,綁架到山寨。

有人對山大王說,這是個探子,孫思邈對山大王說:「我不是探子,是醫生,已七十歲了,怎麼會是探子呢?」綠林好漢們覺得詫異,他看上去才三四十歲,「你難道是神仙?」

山大王一看果真是醫生,就要把他留下來,給山上的眾老少看病。山大王自己本來對這個醫者並不在意,「本大王如此壯實,怎有那許多毛病?」然而孫思邈說:「您是否常有胸腹發脹,便乾燥,尿頻細綿,失眠多睡,早起口苦,牙齦出血……」聽完之後,山大王大為吃驚,明白了這不是一個普通的醫家。

一位與山大王結拜為兄弟的人,患重症,但缺一味關鍵的藥材人參,山寨沒有,要下山採購。孫思邈向山大王說明之後,山大王:「搶,去搶來。」孫思邈忙道,此法「不妥」,治病救人豈可行不仁之事?而山寨並沒有足夠的銀兩去購買昂貴的人參,孫思邈說,倘允許下山,他可順利解決。

山大王擔心他一去不返,便讓一個人跟隨,限期為六日。孫思邈說,治病救人要緊,誓言返寨。

到了山下一個藥店,店裡有人參出售。孫思邈向店主表明自己行醫,可以在此坐堂看診三天,報酬是三兩人參。店主叫一個伙計,測試他的醫術,孫思邈診得此人胃寒腹滿,已有三年,店主一看了得,便提出條件,坐堂八天,否則換不來人參。孫思邈想著和山寨大王六天的約定,於是提出商量條件,可在六日內趕工趕點,一天幹兩天活兒,並許諾日後得空,可再上門,君子之言,駟馬難追。

坐堂之後,上門求診的患者一天比一天人多。三天過去,孫思邈接診人數,竟超過該藥店開張半年的總和。患者接踵而至,店關得很晚,孫思邈疲勞之至,但都堅持下來。劍及履及實踐他說的「蒼生大醫」精神之一:「不分晝夜寒暑,飢渴疲勞,一心赴救。」

六天之後,終於換得三兩人參。當他回山寨時,已經知道情況的山大王頗為感激,還要給予獎賞。山寨的人服藥之後,病情立即好轉。孫思邈接受了山大王好意,卻謝絕獎賞,只提了一個要求,下山尋訪原九江太守。山大王被孫思邈一言九鼎的醫德所打動,痛快地應允。

在隋朝末年,暴君楊廣當道,民不聊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孫思邈心如止水,救死扶傷,在任何環境下,都一顆純善之心待人,並沒有貧富貴賤的分別,令見到他的人都被他的至善所打動,所謂「醫者仁心,人命至重」,在這亂世之中,正得到了恰如其分的體現。

古人在形容什麼是高尚的境界時,用了一句話「盡善盡美矣」,就是說,為了把一件事做到完美,而不惜任何代價,盡心、盡意、盡力,達到了忘我的程度,那真是令任何人都會讚歎的美德啊!

以德養性  以德養身

孫思邈曾經在中原焦作一帶行醫,長達二十餘年。一開始,他在小山村一戶人家住下,在門口置一張小案几,他坐在几後,正對面就是患者座位,盡可能與病患縮短距離。

孫思邈對於上門的患者,只收取微薄的藥費,剛夠成本。遇上家貧者,則分文不取,實際上他的行醫相當於義診。

孫思邈,不僅堅持對患者少收費或不收費,還反對醫者在病人面前笑語喧譁,自顧其樂。孫思邈很有惻隱之心,很能易地而處為身在苦難中的病患和其家屬著想,當病家滿堂不樂、病人苦楚的時候,醫者怎能安然歡娛,怎能傲然自得呢!這是神所恥,至人不為的。

孫思邈在鄉村行醫的名聲日顯,上門求診者越來越多。為了不讓患者跑得太遠,他採取了「巡迴診療」方式,即在一處住一段時間後,就移居他處,盡可能兼顧各地的病患。

唐代孫思邈一生「好生為德,廣愛為仁」,實踐大醫的精誠,廣濟蒼生。(Fotolia)

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護惜身命。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深心凄愴。

他提出「大醫精誠」,意在闡明真醫者對病患要一視同仁,當作至親:「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又說大醫治病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護惜身命。見彼苦惱,若己有之」。他還寫道:「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踰於此。」因此把自己的著作加上「千金」二字。他以德修身,以身作則,並將常見的疾病藥方,刻在石碑上,立在住所路旁,讓人自己照方治療,不取分文。

孫思邈以德養性、以德養身,「好生為德,廣愛為仁」,演繹了中華五千年傳統文明中「敬畏天道,以德為本」的深刻內涵,成為後人了解華夏道德傳統的楷模與佳話。(*本文文字略有修改)@

(部份資料引用自《大醫精誠——孫思邈傳》一書)

──轉自明慧網:孫思邈的靈丹妙藥:以德養性、以德養身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中國古代,民間一直流傳著「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說法。這話在學儒之人中頗為流行。因古代的儒學與醫學皆源於上古之道,於是儒生與醫生所承擔的入世使命便有了相通之處。
  • 在中國古代,像名醫扁鵲這樣對「病」與「死」有著極佳判斷力的醫生還有許多。本篇將介紹明朝醫籍中記載的幾位。
  • 古代的中醫博大精深,某種程度上就在於它所蘊藏的神奇力量。望、聞、問、切是古代中醫的基本技能,診病方式看似簡單,但成效要想達到極高層次卻並非易事。這其中的每一項都神妙莫測。不抱著「普救含靈之苦」的「大慈惻隱之心」,古代那些藥到病除的醫術、能斷人生死的脈術都是練不出來的。
  • 中國古代醫者懸壺,大多都懷揣著濟世救民、扶危助困之心。從豐富的史料中不難看到,「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不只是那些被撰寫在《大醫精誠》中的字句;「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已在歷代許多身懷奇術的醫生身上得以展現。
  • 死生有命,富貴由天。人一生的福、祿、壽乃至各種疾病的發作都是有定數的。時間到了,臉上的氣血之色、脈絡的運行狀況都會呈現出異常的變化。縱觀古今,惟有精通醫道或修佛修道之人才能讀懂身體密碼,參透箇中玄機。中國歷朝歷代都不乏這樣的高人,本篇將一展明朝幾位市井大夫僅以望、切就能知人生死的奇妙醫術。
  •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books and herbs on the table.English Translat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used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has the function of rehabilitation.
    歷代良醫不僅能治人久病不癒的頑疾,而且也多有在須臾間起死回生的醫術。掌握這種醫療神術的醫生,首先都必須有救人濟世的慈悲心和高尚的醫德。看清代名醫熊慶笏和劉道景起死回生的醫德、神術。
  • 針灸一些救命穴位,可以救治情況危急的病人。
    中國古代醫道相通,出神入化的醫術比比皆是,沒親見、親歷過的人或許很難相信。但許多醫生一針即瘥、一匕立起、一劑回生的案例卻被詳實地記錄在史籍中。無數個神奇的瞬間在過往千年中都真實地發生過。本來中醫就是「道家醫學」,有道之士自然能悟懂、參透人體之玄奧。
  • 中國古代有許多令人稱道的民間大夫,他們不僅醫術高,也是重德行善之人。對於他們施行仁術的功德,《太微仙君功過格》是這樣評定的:以符法針藥救重疾,一人為十功;小疾,一人為五功;施藥一服,為一功。
  • 望、聞、問、切的治病方法在中國古代被承傳了千年。僅切脈一術,就令人歎為觀止。無需用大型設備來拍片照相,亦無需將器械插入體內進行窺探。醫生僅用指尖搭在病人的手腕上,就能準確地查出病灶,並洞悉發病原因。西方的儀器構造精良,卻看不到遍及人體的脈絡運行。中醫通過切脈,就能立刻對症下藥,甚至藥到病除。
  • 在中國古代,沒有高尚的德行,即使再聰明的人,也不會被名醫授以超凡的醫術。懸壺濟世、成為醫者之前,此人必得心懷仁善、且有著治病救人的志願。正因為心胸寬廣、豁達,只為福蔭於百姓蒼生,才放得下自己的名利得失,才會一心利他卻不求回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