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傳奇

西漢時轉筷子奇算 暗藏的寶都給算出來

作者:仲翁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96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曹元理是西漢成帝時玄菟地方的人,精算術。他曾經為朋友陳廣漢做事,他不知道陳廣漢的家業有多大,直到有一次,廣漢要他算一算穀倉中的米量。從用筷子計算米數量開始,後來曹元理展開了「奇算」,讓陳廣漢很驚奇,更讓陳廣漢臉紅。怎麼回事呢?

這一天陳廣漢對曹元理說道:「我有兩穀倉的米,忘記了各有多少石,你替我計算一下。」只見元理取來筷子,轉了十幾轉,然後說道:「東邊穀倉裡有米七百四十九石二升七合。」又把筷子轉了十幾轉,說:「西邊穀倉裡有米六百九十七石八斗。」

陳廣漢在他推算完後就將穀倉門緊緊封閉起來。後來,從兩個穀倉中把米取出來,西邊的穀倉有米六百九十七石七斗九升,比曹元理計算的少了一升。原來西穀倉中有一隻老鼠,大小恰恰一升米的體積;那東邊穀倉的米數則和元理說的數目完全符合。

西漢時代就有筷子計算奇術。(pixabay.com)

次年,曹元理離開陳家後路過那一帶,順道登門拜訪了陳廣漢。廣漢把出倉的米的數量告訴了他,元理感到羞愧,用手大力往坐處一擊說:「我怎麼就不知道老鼠和米不一樣呢?計算錯了,真是沒臉見人呀!我這張臉皮都不想要了!」

陳廣漢替他拿來酒,佐酒菜有幾片乾鹿肉。這回,元理又推算說:「你家甘蔗地有二十五區,應該收到一千五百三十六根甘蔗;芋頭地有三十七畝,應該收六百七十三石芋;牛有千頭,能生產二百頭牛犢,雞有一萬隻,將會孵出五萬隻小雞。」還有羊、豬、鵝、鴨等等,元理一一說出了牠們的數目;另外瓜、果、熟魚、熟肉、蔬菜等等擺放的位置,也一一被說了出來。

元理轉筷子一一推算出資產富饒的陳家的家禽家畜數量。(pixabay.com)

元理接著說:「府上家大業廣,資財豐富,為什麼招待我的這麼寒酸呢?」廣漢慚愧地說:「有倉促到來的客人,但沒有倉促得來的主人,作主人的來不及準備。」

元理說:「案板上有蒸小豬一頭,廚櫃裡有荔枝一盤,都可以作佐酒菜呀!」

廣漢聽完,再三道歉,親自去屋裡將這兩樣佳餚取出來,讓朋友歡樂一整天。曹元理的算術奇技後來傳給南季,南季再傳給項瑫,項瑫又傳子陸,但是都失去了玄妙,各自只是得到了一些數術的東西。@*#

資料來源:《西京雜記》

-點閱【古今傳奇】系列-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圖為宋 劉貫道《夢蝶圖》。(公有領域)
    因人們不同的選擇,產生了兩個不同的結局。只因人們動一善念,得到上天的嘉獎,又因嘉獎的方式出其不意,成就了這樁奇聞。
  • 惟獨道人寫的詩依然還在,字跡猶如新寫的一般,清晰可見。詩中云「遣回往」,由於呂洞賓綽號「回道人」,於是人們推測,這名道人一定是八仙中的呂洞賓。
  • 敦煌10世紀彩繪經卷《地獄十王經》
    中國古代,從平民百姓到當朝大臣,對另外空間的探索,從未停止過,而且有些方面認知很超前。古人對另外空間的認知,除了記載的天國世界,還有對地府結構、生命形態及職能的介紹。
  • 明朝正德初年,有一位王姓商人,是安徽人,已經年過三十還沒有子嗣。他的姑父擅長相面術。有一天見到王某,其姑父面露憂愁之色,對他說:「你到十月應該有大難,不能夠逃脫,怎麼辦呢?」
  • 岸上有一棟高樓,半夜裡,突然失火,大火熊熊燃燒,樓中人張惶呼叫,亂成一片。林孝廉忽見一個少婦,只穿內衣短褲,從樓上墜入船中。林孝廉見少婦衣不蔽體,急忙把自己的狐皮長袍拿過去,給她蓋在身上。又叫人把她扶進船艙休息。自己則挑燈站在船艙外面,守護著她。
  • 雷州半島南渡河畔小鎮窯家墟的各色小人物,在國家各項運動對個人命運深刻影響下,展現堅強生存的意志。(fotolia)
    徐生原可考上狀元第一名,但因他背女子過河時吟誦的詩句,流露出不正的想法,他中第一名狀元的資格便被褫奪了……
  • 根據《玉壺野史》卷一記載,曹彬滿周歲時,曹家舉行了慶生宴會。曹彬父母把上百的玩具和器物全都擺在宴席上。眾人也都好奇,小曹彬能抓到什麼呢?
  • 故事中的漁民救人不圖名、不圖利、不圖報,既幫淹死鬼修成了正果,自己因救了三個人積了很大陰德。自從淹死鬼做了土地神,漁民就再也不打魚了。而漁民也得到了福報,在神佛的護佑下,不管災年豐年,他家的莊稼年年豐收,家中事事順利,家境也慢慢富裕起來,他活到八十多歲無疾而終。
  • 《壽康寶鑑》裡記載的一個因果故事,引發了我的一些思考。故事中藍潤玉的行為,在現代人眼裡,不僅不算啥錯誤,很可能還會被人以「痴情」「追求愛情」等來看待,會看成一段有「浪漫情愫」的「暗戀」及「美好回憶」。可是,他的行為卻遭到了天譴惡報。
  • 北宋初年,在益津關一地(現今河北省霸州市),名將楊延昭成功運用「火牛陣」大敗韓昌的五萬鐵甲騎兵,重現了這場經典戰役。
評論